费震、赵新、吴一川等人看向顾正臣,对于移民纲领三条,第二条、第三条,其他官员都赞同,唯独这第一条,是顾正臣力排众议,坚持要添加进来,而且是作为纲领第一条。
詹徽也不太理解顾正臣的思路,他应该很清楚移民有多难,尤其是大规模移民,那困难更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主动请愿为主,强制移民为辅,多多少少有些不切实际了。
移民,必然伴随强制,虽然未必需要动用卫所军士,可若是需要,军士就应该出现。
詹徽是愿为百姓发声,愿为惩治贪官污吏付出生命,可为了移民大局,该有的手段不能收起来。
主动请愿,就等同于自废武功。
顾正臣这样做,并不明智。
众官员也不议论了,都盯着顾正臣看。
顾正臣站在桌案旁,一只手撑着桌子,略显疲惫的目光里满是坚定:“主动请愿为主,字面上的意思大家都懂。往年朝廷移民,往往粗暴蛮横,点了谁,便是谁,没有商量的余地,甚至也不顾及百姓实际情况,强横移民。”
“比如说,这一家人身体不良于行,留下来,宗族邻里接济尚能活命,可偏偏添了其名字在移民名单之中,不顾实际,强行移民,到了地方之后,垦荒没体力,不垦荒便只能饿着,最终成为流民。”
“还有,一家分出三户,明明这一户适合移民,可衙门不给其商议选择机会,强行点出一户,也不问问这一户是不是有妇孺不便上路。总之,这样的事很多,百姓本就困顿,移民一来,成了雪上加霜。”
“故此,此番山西移民,便以主动请愿移民为主,这里的主动请愿,并非放弃强制移民,而是告诉百姓,移民是国策,移走一部分人,是不可抗力,任何人,任何家族,都无法改变。”
“但是——”
“这些百姓,可以自主选择,一家之中,哪一户去移民,落到每一户上,可以让其主动申请移民。先将政策抛出去,给百姓说清楚,讲明白,看看百姓能不能主动请愿。”
“若是没人请愿,或是请愿寥寥,无法达到当地的移民数量要求,那就只能对符合移民的百姓,以抽签法来决断,选到谁,谁移民,添名造册,不容改动!”
知县李准走出,喊道:“镇国公,下官斗胆一言。”
“讲。”
顾正臣看了过去。
李准言道:“下官以为,主动请愿基本行不通,虽可以交百姓一家多户,自主选择某一个户移民,可对于大部百姓来说,这被选中的一户移民,他们也未必会主动参与到移民之中。”
“与其浪费时日与口舌去讲这些,不如快刀斩乱麻,造册、通报、强制移民,以最短的时间走完,这样一来,县衙做事总归快许多,百姓痛苦也少一些,且可避免动乱发生……”
平阳知府吴一川站了出来,反驳道:“快刀斩乱麻?你将移民的大事,当做一团乱麻了?一刀下去,乱麻不是被解开了,而是被切断了!若是按你这法子强硬移民,还用得着镇国公来山西?”
李准低头,不敢反驳。
毕竟人家是知府。
顾正臣抬了下手:“吴知府,议事归议事,反驳的话尽管说出理由,没必要给下官施压。这位——李知县是吧,他的言论想来也是不少知县内心所想。毕竟许多地方习惯了使用这种强硬移民的法子,但这一次,你们需要学会改变了。”
“我知道,诸位与费布政使司等人的心思一样,主动请愿移民不具执行性,哪怕是说尽好话,讲清楚移民好处,百姓也未必会主动移民。”
“可在我看来,主动请愿移民的可行性还是存在的,一句话,那就是以利驱之。”
费震、詹徽等人错愕地看着顾正臣。
以利驱之?
利,是神马东西?
不就是分多少亩的田地,免五年税赋,三年徭役,然后还有一笔道里费、安置费等。这些东西听着美好,可现实并不太打动人。
离开熟悉的地方,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恐惧与不安,就这点利,还不如留下来苟活,一代接一代苟活。
顾正臣看着官员并不认可的目光,止住众人的声音,说道:“我没什么大智慧,也没什么大本事,领了这移民的差事,只想让百姓安安稳稳地移出山西,并得到妥善安置,落地生根。所以,以利驱之的法子就一个,砸钱。”
“砸钱?”
詹徽、费震等人震惊地看着顾正臣。
吴一川、叶林为等人也傻眼了,砸钱可以,可问题是,没钱可砸啊……
钱不会从西北风、东南风里刮过来,没钱,你砸什么去。
顾正臣也不在意众人的错愕,继续说道:“公布移民之策,主动请愿移民者,每一户领银十两,并可以在安置之地,以一文钱的价格买下一座朝廷打造的一分安置院,配以简单家具。”
“这十两,不计在道里费、安置费那三十两之内。也就是说,此番移民,只要是主动请愿移民的,便可以多获得十两。”
“若是被动参与移民,为朝廷抽签选中的,那这十两银便不会发给,同样不享有一文钱购置一分院的待遇,主动请愿移民的最后期限敲定,在这期间,县衙只负责给百姓讲清楚移民政策,说明白移民好处,更要反复讲清楚,主动移民的好处……”
费震、吴一川等人盯着顾正臣。
这也行?
不过说实话,相对以前的移民政策,最大的变化,那就是多给了十两银,还有一文钱的一分院,而这需要主动移民来换取。
单单论政策,确实比以前更为吸引人,说起来,一分院的价值虽然比不上十两银,可却很容易得人心。
毕竟风尘仆仆而去,没个小院,只能搭个茅草屋,一家人确实凄惶。
可若是有个一分院,到了就能入住,一家人也不必风吹雨淋,更容易扎下根来。
可还有个根本的问题,一户十两银,一万户那可就是十万两银啊,要是移民五万户,那岂不是要五十万两?
钱从哪里来?
布政使司?
别逗了,这是穷鬼衙门……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明:寒门辅臣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