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农女种田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08章 两全其美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望海县,长坪村。

“为啥要往京城去?之前你们不是说,考完了放榜了,差不多就能回家了么?”王翠莲问。

其他几位长辈也都是满脸的茫然,尽管早些年,大安已经将这条路走了一遍,但还是那句话,即使这样,他们也记不住啊!

当时,当时那不是光顾着激动和高兴去了么?

杨若晴有点尴尬:“啊,这话当时是我说的,我这不也是一半懂,一半不懂么,嘿嘿,多包涵啊,还是让小安来跟大家伙儿说说吧!”

大家都对杨若晴投来善意的笑容,“好歹还是懂一半,不像我们,是连一半都不懂。”

杨若晴更加汗颜,这玩意儿,懂最好就要全懂,懂一半,和一半都不懂,其实没啥区别。

甚至,在某些场合下,懂一半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

小安说:“我来跟大家说说吧,咱大志这回参加的考试叫会试,榜上有名就叫贡生。”

“贡生又可以称为贡士,却不是进士,所以他们在会试结束后,还需要去京城参加殿试。”

“通过了殿试,就是天子门生,当年我哥,还有沐子川大哥,他们的状元,探花,都是这样来的。”

“小安啊,那你的意思是,这回咱志儿,还有锦陵,都要去京城?天哪,该不会中状元吧他们?”问出这话的人,不是王翠莲,更不是孙氏,而是大孙氏。

先前大孙氏听到这边的动静,也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计奔过来来。

“大舅妈,状元哪是那么好中的哟?全天下,这一波,也就出这么一个!太难了!”杨若晴轻轻摇头。

虽然,她承认志儿是有才华的,肚子里也装了很多的墨水。

但是,有一说一,她不会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就给他上美颜滤镜,不行就是不行,才华是有,但不足以问鼎。

就好比后世,你家孩子通过勤学苦读,以及还不错的智商,然后又有很好的家庭氛围,以及权利支持孩子,每年往补习班大把砸钱,一对一私教请到家……最后你家孩子如愿以偿考上了985.

对,这就是志儿的情况。

但是对于状元,那就是……你家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全特么都是学区第一。

同样的东西,老师讲一遍,其他同学还没理解,你家孩子就已经能举一反三。

才上七年级,就开始自学九年级的课程,到了八年级,直接跳级到高中。

高考都是直接保送的那种,甚至,初中毕业就能直接上国内顶尖985的少年班,即使想要体验正常的中学流程,参加高考,考出来的分数那也是本省的第一,放到全国都是前三的存在。

这样的人,讲真的,是天才,天生智商就跟一般人不同。

想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可不仅仅是寒窗苦读,辛勤与汗水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大志是肯定不行的。

大志能考中进士,甚至同进士,杨若晴就感觉这孩子已经尽力了,把他能力范围内的上限,给达到了,这就足够了。

至于锦陵,杨若晴总有一种感觉,锦陵这孩子虽然年纪比大志小五岁,但是,锦陵的能力上限,在大志之上。

也就是说,锦陵在学习知识这块的智商和能力,远在大志之上。

同时,锦陵文武双全,大志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墨客。

再比如,锦陵不仅文武双全,他还是墨家的唯一嫡系传人,他同时在学左君墨传授给他的墨家的知识。

再再比如,锦陵小小年纪,还是一个经商天才,左家那么大的生意摊子,他随时都能接手打理。

所以这次去京城参加殿试,搞不好,锦陵的成绩会在大志之上。

小安又跟大家科普了一番后,大家基本都听懂了,这下是真的懂了。

骆铁匠说:“这样也好,让孩子们一口气把该考的都给考完,后面就能长松一口气,要不然,三天两头看书,时时刻刻备考,总感觉脑袋上悬着一把刀,吃不好也喝不好,压力大。”

杨若晴非常认可骆铁匠的话,确实压力大,但凡能去京城参加殿试,几乎就没有落榜的,再差都是同进士。

进士,以及以上,则是天子门生,可以当官,为天子分忧。

可以拿俸禄,可以养活妻小,可以大展宏图,将自己毕生所学进行转化……

“对了,那这么算来,咱大志岂不是要好久才能够回来?”孙氏突然问及这个。

大家都在那掰着手指头算起了日子,现在是八月上旬,马上既要过中秋节了。

大志他们就这几天动身北上,他和左锦陵,以及长淮洲这边的一批上了榜的学子们结伴同往京城。

他们已经开始结交了,大家都是长淮洲出来的学子,去了京城,不管大家接下来成绩如何,将来在朝堂上,在翰林院,他们这些人都是同乡,少不得要互相照拂一二,报团取暖。

“从长淮洲到京城,他们走的官道,最快应该十二天左右能到。”

“到了之后在那边整顿十来天,便要参加殿试。”

“殿试之后到放榜,以及走各种流程仪式,再到归家……恐怕都到腊月了。”

“能赶在过年前回来,就非常不错。”小安说。

众人纷纷点头,“没事没事,这是大事,大事要紧。”

杨若晴忽然想到另一事,问小安:“那小乔呢?小乔和芍药是跟着大志去了京城?还是留在长淮洲?”

“姐,大志说下半年的京城太冷,外甥媳妇身体弱,经受不得北方的干冻,所以没带她同去。但也没有留在长淮洲。”

“那小乔在哪呀?”

“外甥媳妇和芍药随我一块儿往回走,目前在庆安郡,被莲儿拦下来了。”

“莲儿让我捎话给你,叫你放一百个心,她留小乔住几日,到时候再送回来。”

杨若晴笑着点头:“那敢情好,之前小乔这孩子一直陪着大志念书,估计压力也不比大志少。”

“如今大志快要上岸了,小乔也该放松放松,就让她留在莲儿那边好好玩几日吧!”

王翠莲笑着说:“估计玩不了几日就要回来,她惦记妮妮。”

孙氏也道:“是啊,这趟若不是因为要照顾大志,小乔怎么舍得离开妮妮呢?妮妮还这么小,小乔肯定想快点见到妮妮。”

“没事儿,等回头小安回庆安郡,我随小安一块儿去,我亲自去接儿媳妇回来。”杨若晴道。

小安会在家里待几天,过完中秋回庆安郡,届时杨若晴同去,这样一来一回,既让小乔在何莲儿那边得到了放松,也能很快接她回来和妮妮母女团聚,两全其美。

喜欢锦绣农女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锦绣农女种田忙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