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父回去的路上都笑呵呵的。
“东子,你这原价进原价出还真是办对了,看到一个个刚刚的兴奋劲,眼睛都快掉地上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叶耀东心情也很好,他现在不差这几万块钱,刚刚一个个情绪价值给够了,他少赚一点也开心。
“嗯,他们会记着这份人情就好,花小钱办大事,以后可是能拿出来说一辈子的。”
叶父点头附和,“对对,到时候讲起来就是,想当年要是没有你的那几条船,就没有他们的现在。”
“戴好头盔了。”
“哎好,现在船算是都属于他们了,他们也更安心了,今年都能过个好年了。”
叶耀东加足了油门,冲出去后,他爹也闭嘴了。
此时已经很晚了,10点多了,但是街道上的车却不见减少,大车小车都装满了各类海鲜,路面湿哒哒的都是海鲜滴落的海水,空气中都是各种海腥味,可以说整一个城市都是海味。
有的街道巷子里照样人来人往,许多商铺都还照样开着门做生意,一些吃食的摊子上还坐满了人。
现在的夜晚是越来越热闹了。
也是城市跟农村的区别。
这会儿农村应该是夜深人静,偶尔再夹杂着几句狗吠声。
等摩托车往城外郊区去时,人才逐渐少了。
也因为是郊区,比较荒凉,他才还能有地方扩张。
现在城里面已经人满为患了,中心不断往外移,今年刚开发完的地方,现在已经格外的热闹,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就有消费。
政府还在不断的规划扩张。
他琢磨着等明年再申请一次,趁着现在拿地还比较容易,一点一点的扩张。
到时候再多招几个人,估计还能赶上国改制,下岗潮,多招几个管理人才。
或者可以直接去魔都招,让造船厂的张主任给帮忙留意一下,刚好人家现在搞中介也搞得风生水起,人脉也广。
今年他在魔都盖的房子,也通通都委托张主任那边的中介出租,省事太多了。
这年头大多都是看公告栏,居民区楼下、火车站、汽车站等等的公告栏找,太难得有一个专门的房屋中介。
那里生意也火到爆,他房子虽然体量大,位置也不好,但是却都是新盖的,也特好租。
也因为是他给张主任提的建议,他的那些房子也都挂在他们中介,他现在已经是人家心里头的头号贵宾,贵客中的贵客。
每次一去造船厂,张主任都格外郑重对待,再忙都得腾出手来先招待他。
他的所有单子也都是亲自盯着的,时不时给他汇报进度,当初下单的时候还给他申请优惠。
等明年想要让张主任留意找点大厂的管理人才,肯定都能给他办妥妥的。
叶父等摩托车停下来,下了车就道:“东子,现在小船也都转让了,大船你也得盯紧一点,下个月就回家了,这个月务必把船开回来。之前又是调试又是测试的,到现在都还没好,太费时间了,可不要拖着年前都到不了手。”
“知道,也就月底事多,我腾不出空去魔都,现在该办的事也办了,月初事情少,等过两天我就去魔都盯着。”
“嗯,那晚上早点睡吧,明天你都还有一堆的事,现在也很晚了。”
叶耀东点点头跟他爹一块往宿舍楼去。
东渔一号的事,他比他爹还上心,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等元旦后就过去一趟。
临近过年,不去盯着一下不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要是拖到年后,那得气死他。
他还等着这么大的船开回去震惊全码头。
全国现在根本就没多少条这样的千吨渔船,有也都是属于国营远洋渔业公司的资产,像他这样的私人小厂,现在还没几个,5个小指头都没有。
毕竟他是属于个体,当时他想要预定时也没那么容易,也要立项、审批,然后一点一点的确认细节,等审批下来才能着手生产。
不过有了第一回后,第二回他再去预订手续就简单多了。
他抽了个空,特意选了礼拜一工作日过去,去之前也提前打过电话联系张主任了。
刚一到门口就有人汇报,然后张主任急匆匆跑出来,笑容满面的热烈握着他的手。
“哎呦,叶老板可算是到了,昨天接到你的电话,今早我啥活都往边上放,就待在厂里,等着接待你。”
叶耀东也笑着回握,“张主任有心了,你现在可是大忙人,我不提前预约可不行。”
“说哪的话,再忙能有你忙吗?你都能抽出空过来,我怎么就不能提前预留出时间这么等你。”
“多谢了,哈哈。”
“走,往里头去,江畔风大。”
厂里头的墙面上都还印刷着“讲百年信誉,造一流舰船”,里头工人来来往往,各自忙活手头的事,巨大的船坞中,济济一堂,生产线更是忙碌不停。
一年半了,感觉里头一点变化都没有,但是以后,这里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造船基地之一,这里的一举一动,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
张主任穿过一片空地又穿过一个个忙碌的船坞,路上还不忘了跟他拉家常,边走边恭维。
直到来到了一栋办公楼前,他们才停下脚步。
“张主任,咱们直接去看船吧,边看边聊,顺便把工程师叫过来。”
“知道,咱们先去办公室坐一下喝口茶暖暖身子,我已经让人去叫工程师了,人来了我们就去。”
“那就在门口晒晒太阳吧。”
张主任应和,又赶紧吩咐人去倒热茶,端出来。
叶耀东站在船厂办公楼前,抬头望着不远处黄浦江畔,那艘崭新银灰色的千吨级远洋渔船,如钢铁巨轮静静停泊在码头上。
阳光照在船体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节奏,伸手指了指。
“就是那条?”
“对,没错,等工程师来了,我们再一起过去给你讲解……”
说曹操,曹操到。
“叶老板,欢迎您来接收新船。”
工程师李国强快步走来,热情地握住叶耀东的手。
“恭喜恭喜,东渔一号已经全部完工,就等着您来验收了。”
叶耀东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工,辛苦你们了,这艘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不辛苦,应该的,走,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走走走……”
他早就按耐不住了。
人到齐后他们就沿着码头走向那艘庞然大物。
随着距离的缩短,渔船的轮廓越发清晰,全长65米,型宽11米,排水量1200吨,船体线条流畅而有力。
在现在这个年代,他这条千吨级渔船堪称渔业界的“航空母舰”。
“我靠,牛逼!”叶耀东都有些激动了。
他这辈子竟然早早的就拥有了这么大的船,这放在刚重生那会儿,想都不敢想。
现在他都感觉有点在做梦,这该不会是南柯一梦吧?
“卧槽,走进了更壮观,东哥你这也太牛逼了吧,这感觉一套房子都搬上船了。”
今天他小助理跟保镖都带上了,毕竟身上大包里带了几十万。
“老板,这船也太壮观了吧?至少得一两百万吧?”
叶耀东笑着点头,“对啊,做着做着,因为配置改动,早就已经超出了预算。”
还超出了不少,主要这一年多来,造船业不停的改进工程,引进新设备。
他知道后哪有不升级的道理?
这下子就越做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本来价格也高,直接让他的成本又多了一半。
“牛,老板你真的是神了,才30出头就这么牛逼,以后还得了?不得成船王了?”
叶耀东摇头,“船王不了,前些天才转让了十七条船,数量急剧下降。”
“那你手头的数量还是不少,更何况质量还更高了,当地除了渔业公司,哪还有人比你渔船更多的?个人当中,你可是第一个。”
张主任也很配合的道:“叶耀东同志也太厉害了吧?”
“先别夸了,这会也不是夸的时候,赶紧先了解一下船。”
工程师等他们聊好了才道:“按照后面合同升级修改后的要求,我们配备了小日子进口的导航系统,德国制造的主机,冷冻能力达到每天20吨。”
李工边走边介绍,“这艘船的续航能力超过6000海里,完全满足远洋作业需求。”
叶耀东的手指轻轻抚过船体冰冷的钢板,感受着金属的质感。
这艘船代表了现在国内捕渔业的最先进水平了。
“这船现在应该还很稀少吧?”
“对,你这后续还加了不少的东西,该升级的都升级,又有一条加工鱼粉的流水线,全国现在都没几条船是带加工的,10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更何况你这个还是私人小企业。”
叶耀东听了格外的满意,“现在可以上去了吗?”
张主任道:“当然可以,就等你来验收了,走,我们上去看看。”
登上舷梯,叶耀东的皮鞋在金属踏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甲板宽阔平整,足够同时进行多网次作业。船尾的拖网绞车比普通渔船大了一倍有余,钢丝绳足有成年人的手腕粗细。
叶耀东让自己带来的人在甲板上等着,随便参观,他们先去驾驶室看一下。
三人一同进入驾驶室,宽敞的驾驶舱内,各种仪表盘闪烁着指示灯,跟他远洋1号船有些类似。
但是这艘船的驾驶室空间更大,仪器也更为精妙,更加先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台小日子产卫星导航设备,在这时候,这也是绝对的奢侈品了,贵都贵在这里。
“这套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到0.1海里,”李工骄傲地介绍,“即使在太平洋中心也不会迷失方向。”
叶耀东点点头,伸手抚过光滑的操作台:“你们办事我放心。”
“你可以先试一下,看完驾驶舱,我们再去楼下。”
他已经先上手了,嘴里顺便也问着,“冷冻舱怎么样?”
“好着呢,采用双层保温设计,温度可降至零下30度,鱼获保存一个月都不会变质。”
“嗯。”
他将所有精密的仪器都开机试了一下,确认都没问题,才往冷冻舱走。
冷冻舱占据了船体中段近三分之一的空间,打开厚重的保温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李工拍着舱壁说:“今早我们刚调试完,所以这会儿温度还很低。”
叶耀东看了一下觉得也没问题,“去看一下加工区。”
“好嘞,在这边。”
李工熟门熟路的领他到了加工区,加工区配备了现代化的处理线。
是他后面要求加上去的,图纸都改进了好几回才定下来。
这么大的船,每天捕上来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些深海货都得放血处理内脏,就这么浪费了也太可惜了。
所以他后面又临时改动,增加了一个鱼粉加工。
加工机区里头有小型蒸煮罐和干燥机,可以将废弃的下脚料内脏等制成饲料级鱼粉。
蜕变废为宝,变为每吨价值800美元的高级水产饲料原料。
在船上就能加工完成,上岸直接就能搬运卖出。
叶耀东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从焊接点到管线布局,从设备安装到安全设施,这艘船耗资快超过150万元,也是他当前手头最贵的,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他的检查持续了一整个下午,李工跟张主任也都陪在他身边一个下午,就等着他确认验收。
ps:写睡着了,还做梦在打游戏,醒来只能先发出来,剩下明天补。
《重回1982小渔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重回1982小渔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回1982小渔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