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耀东等洗干净回屋了,才把存折跟账本拿出来给她看。
林秀清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这一串的数字……各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她压低了声音数着,生怕给人听去。
叶耀东小声的说:“不止这些,有一部分货款没收回来,压在那里,得年后再去催,反正催来催去,货卖来卖去,总是会有货款压着。”
“这也没关系,反正货有人要就行,给欠着也没事,催着总能要过来一部分,也是源源不断有钱进。”
“今年也花了1\/4在渔船跟机器上,部分尾款还没付,货款上也还一小部分没收回来,反正进进出出抵消一下,这里大概是一半的进账。”
“等明年3月税务汇总,到时候估计也得交一大笔税,再也不像以前不用交税的那时候了。”
林秀清拿着存折来回翻看着流水,“这么多钱都存在里头,安全吗?家里的钱我都不敢存进去,就只敢少少的存一点,就当压箱底备用,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应该安全,财务每天往银行跑,没有哪一天不去银行的,我们现在也是银行的大客户。”
“每天都去银行,那还好……”
林秀清看着存折上面的数字来回重复的数,心跳都快了一点。
她小声的说:“咱家现在现钱跟存款加起来就快千万了……”
叶耀东得意的翘起二郎腿,“算上不动产可能都有2000万了,明年至少能再翻个倍。”
林秀清脸上的笑容更大了,“这辈子啥也不怕了,你也不要让自己太累,这么多钱,我们已经花不完了。”
“败还是能很快就败光的,现在好赚钱就继续赚,反正班底都已经拉起来了……”
两口子聊了一会儿后,林秀清就先出去看一下叶母收尾工作做的怎么样。
等忙好后,赶着几个孩子回去睡觉,她才回屋。
叶母现在都住在这边,连带着叶父晚上也都住在这。
老家那边给林秀清请来帮忙的几个娘家亲戚住了。
现在大家都回来了,林秀清也想放假休过年,第二天就宣布二十四小年放假,只要今天再干一天就行了。
而她一早原本还想着出去采买一下年礼,等晚上下班发给大家,再把工资结算了,就能痛痛快快的休息过年。
叶耀东听她说了一下,连忙道:“不用出去买,厂里备的年货年礼有多,我的装船带回来了,等会我们要去镇上卸货,到时候带回来,数量只多不少,等下午下班正好发了。”
“你怎么定那么多?家里也有好几十号工人。”
“肯定得多订一点啊,数量越多越好谈价钱,而且这个又不单单只是送员工,往来的客户都得送,回来后一些有交集的也得送。”
“行吧,有现成的,那我也省得琢磨买啥了。”
“你先让人把工资算一算,今年我在上面也给大家发了一份年终奖,这年终奖是多发一个月工资……”
叶母眼睛都瞪圆了,“什么?多发一个月工资?”
林秀清也惊讶的瞪他,“这么多?”
叶母见她这反应也知道自己没听错,“你吃错药了?还多发一个月工资,这一个月工资得有多少啊?有的人工资都200块,给这么多?”
“往年都是包个二三十红包意思一下,讨个吉利,你疯了吧,今年给这么多,直接翻好几倍……”
叶父帮着叶耀东说话,“东子今年大赚钱了,所以多给一点,也是辛苦大家了。”
“那也不用给那么多啊,过年休息那么长时间本来就有工资,现在还多给,钱多烧的慌,你也不打电话过来给阿清商量一下。”
林秀清也皱紧了眉头,觉得给太多了,虽然今年赚的多,但是现在这样给,以后肯定不能给的比现在少。
她看向他,“为啥要给那么多?也不给我打电话提前商量一下,加工厂加船上工人,合起来都有三四百个人了,平白得多支出六七万啊。你上面都给那么多了,家里这叫我咋办?”
叶耀东给他们解释了一下是要做给领导看的,都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发展,现在舍点小钱而已。
“不用心疼这点钱,今年赚的多,以后只要多给点扶持,随随便便就赚回来了。”
林秀清有些犹豫,“那家里也得这么给了?”
“有干满一年以上的就多给一个月,没有干满一年的话,少给一点。”
叶母不乐意道:“家里不比上面,大家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没把作坊关了,就该偷笑,还给这么多?”
叶父反驳她,“都是村里人,都是一个老板,上面的工人都多拿一个月年终奖了,结果家里这边还抠搜舍不得?没必要,大头都出了,还差这点?”
叶耀东也道:“家里这些妇女杀鱼,这几年工资也没咋涨,不像他们出海的工资涨得厉害,还是统一吧,本身工资也拿的不一样,就多拿一个月而已。”
林秀清道:“家里除了固定的几个,基本都是按劳所得,尤其是杀鱼,都是干一天算一天。有时候一个月拿的多有七八十,有时候一个月都没咋干,十几块也有,都没那么固定。”
“那就一人发个50块。”
“行吧,我让人算一下工资,红包提前准备了。”
一人50块,没有超出心理预期,林秀清还能接受,就当做善事,他们家也全靠村里维护。
叶母听到一人50块也没意见了。
比起船上工人多发了200块,这边工人多发50块也不算事了。
“你们不是还要去镇上码头卸货吗?赶紧去了,很多人已经在外头等着了。”
叶耀东站起来看向他爹,“吃好了没有,走吧。”
叶父赶紧放下筷子,跟他一块出去。
从魔都机器厂申请带回来的技术员,跟他们到了舟市,昨晚又一块抵达了镇上,叶耀东不想带陌生人回家,也怕人家不自在,昨晚就给他安置在了镇上的招待所。
父子俩要去镇上卸货,也打算先把机器搬运了,让技术员在厂里安装,而他们再继续卸其他货。
小作坊里面多了一堆的机器,还有人在组装,大家也都好奇极了,但也不是都不知道。
“又多了一台机器,这下子大家可以放心作坊不会没了。”
“我的心也放回了肚子,去外头打工,哪有家里好,家门口就有工作,我那一堆亲戚,谁不羡慕?”
“前段时间听叶婶说这边小作坊要关了,我的心都提起来了,家里就指望着我的这点收入。”
“还好第二天大家找阿清问了……”
“还是他们家好,为了大家就还开着,不然估计他们家早就一家子都搬去城里享福了……”
林秀清当时听了叶耀东打电话提了几句,也是有心眼的,没有自己跟那些妇女讲,而是跟叶母说。
反正,叶母天天也是跟那些妇女凑在一块滴滴叨叨,正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叶母透了一下作坊可能要关的风声,让大家紧张害怕了一整天。
第二天大家追问她的时候,她再安抚,大家瞬间都感激涕零,更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
这会儿又看到不止没有关,还给作坊增添了新机器,大家都欣喜若狂,不用担心过个年就没工作干了。
不过惊喜还在后头,等下午,打扫完作坊的卫生,一个个除了领到工资,还领了年礼红包,嘴巴都笑开花了,好话不停的往外冒。
等偷看完红包,许多人都震惊了,传了几句,更多人偷看了。
“哎呦,咋给这么多?去年就给20块钱就已经很多了,今年都两倍多了……”
“我们这么多人,得发多少钱出去?”
“何止啊,在船上干活的说是多发了一个月工资,发了200块。”
“我的乖乖,这也太大方了……”
议论了几句,有人又去拉着叶母讲。
叶母大嗓门笑着说:“那是东子大方,赚了钱了也没忘了大家。本来也要把这里关了,搬到市,那增加的机器本来也是要放到市里的,想到村里给他的帮扶,东子念着咱们村的好,就还是放到村里。”
“阿东是个好的……发达了也没忘了村里人……”
瞬间一片赞誉声。
同样的事情,办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他要是直接把机器拉回来放到作坊,可能夸奖的没啥真心实意,只会说越做越大,钱都给他赚了。
现在把从想关闭作坊,又为了乡亲们没有关,还增添了机器,话风直接都变了,全是各种赞誉的好话。
叶母高兴的也说了东子要给他们盖小洋房,明天早上就杀猪,把猪圈清理了,日子他都看好了。
新一轮的恭维又变成叶耀东孝顺……
叶耀东卸货这事儿都忙了一整天,中午也没回家,就在镇上吃,晚上就被洪文乐拐走吃饭喝酒去了。
叶母想跟他说开工的日子,跟去省城的日子,都还找不到他,只能等次日,人睡醒了才能通知。
叶耀东捧着挂历又开始排自己的行程。
明天二十五去省城,待两天,二十七回来去温市,二十九回来,三十除夕。
他想了一下,只能今天去市里拜访干爹,明天再自己去省城,跟他们不一路去了。
年年他都得忙到除夕,才算是能坐下来喘口气。
前一天晚上也算是跟洪文乐还有其他老板聚过了,也算打过招呼。
所以说温市那边该舍的也得舍,得给自己腾出时间来,不然他回家忙得连一丁点时间都没有。
“那阿海他们结婚的日子得放到年后了。”
叶耀东翻看着挂历,往后翻,看看正月有没有好的日子。
过年头几天出门走亲戚都是需要看日子的,日子不好肯定不能去。
“肯定得放在年后,年前还哪有时间啊,就这么几天,匆匆忙忙的也赶不及。等正月再张罗好了,时间也充足。”
叶母已经盘算好了,“明天先去省城把阿海的婚事谈下来,等回来了再去成河对象家谈,把两人的日子都定下来后,过完年再置办东西。”
“现在那些店铺都趁着过年东西好卖,纷纷跟着涨价,年后办喜事也好,还能省一点。”
叶父也跟着说道:“这出门的时间定好了,开工本来也是明天,我让师傅过来敲两下就也可以了,人不用在也没事。”
“那开工红包要给的。”
“这个知道,我红包准备了,到时候让阿清给师傅就行。”
叶耀东看向林秀清,“你不去?”
“那么多人去省城干嘛?我要走了,家里三个孩子呢?反正家里该买的东西已经买好了,我就在家里看家,去年也去过了。”
叶母也道:“阿清不去也没事,也挺多人了,我跟你爹还有你们三兄弟,你大嫂,阿海成河阿江三个也都去。”
“也行,那人也挺多了。”
他还打算把林光明跟林光文带上,正好去省城,去看一下他去年又订的大解放,已经可以开回来了。
叶父提醒道:“明天就开你那条东渔1号去。”
“没问题,开去给阿海撑场面。”
叶父高兴的直点头。
叶母好奇,“真的是全港最大的船啊?”
“省城不知道,反正在舟市跟家这边,目前肯定是全港最大的。即使不是省城最大的,但也是数一数二的。”
“开去震惊他们!”叶父裂着嘴笑,“咱家孩子娶省城的姑娘也是娶得起的。”
“你等会不是要去市里吗?”林秀清提醒他们。
“我等会先开去市里,你们明天去市里找我会合吧?”
“这个可以,我们出发前给你打个电话。”
“好。”
阿海的婚事其实也简单,从人家姑娘愿意跟他处对象,那肯定是经过家里同意的。
虽然人家本身也不愁嫁,本地青年才俊都能配得了,但是也得人家姑娘喜欢。
阿海也算是得了造化了,刚好朝夕相处,入了人家姑娘的眼。
而他干了好几年了,家庭背景厂里都清清楚楚,女方家里兄弟也都跟去家里瞧过了。
现在没有其他问题,就差两家坐下来谈婚事,谈彩礼,谈结婚细节。
也提前打电话说好了,就开去造船厂,然后再由阿海跟厂长带去家里坐下来谈。
这样也方便,不然开到港口停靠都还得再转个车,耽误时间又费劲,还影响他们装逼。
开东渔1号过来就是为了装逼,震慑他们,让他们瞧瞧,阿海家并不是普通的乡下泥腿子,小渔民家庭出身。
叶成海知道他三叔今天又要开着新船过来装逼,给他撑场面了,听说还是全港最大的船,他还没见过,一早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他对象白小琴也是一直等着他们过来,俩人时不时跑出去门口张望。
等听到外头传来一阵长长的汽笛声,两人都欣喜的赶紧往外跑。
岸边已经围满了瞧热闹的工人了,而叶父也正在忙活停靠的工作。
叶成海兴奋的挤到前面去帮忙挂缆绳,“辛苦了,你们可终于来了,等了一整天了。”
叶大嫂道:“我们夜里就从家里出发去市里,然后又从市里过来,总算赶到了。”
叶耀鹏:“等会再说,先把船停靠好,下去了再讲。”
“可以把舷梯放下来了……”
他们家人陆续的从船上下来。
有人已经问了,“阿海,我操,这是你家的船啊?”
“我三叔的船。”
“我去,就是去年开了十几条船过来的你那个三叔?今年又换新的大船了,我操,这船厉害啊。”
“你家也太牛逼了吧?三叔那么厉害,你爹也厉害,你爹跟你二叔的船也能开回去了。”
叶成海笑呵呵的,“先让一让啊,我们有事要先走,晚一点再跟大家聊。”
“厉害了,难怪能把小琴娶回去……”
白小琴脸颊微红的跟在他身旁,对着他家里人打招呼,里头也就两个女人她认识,剩下的男人通通都不认识。
叶大嫂笑呵呵的给她把所有人都介绍了一遍,她也跟着叫人。
这时,白厂长也落后了一步出来迎接,大家相互握了个手,介绍了一下。
他惊叹的看着渔船,“这渔船起码得百万吧?”
叶父得意的道:“那可不止,得这个数。”
他故意往高了说,伸手比了一个二。
“叶耀东同志可真厉害啊,这是跟别人合伙的吧?”
叶父摇头,“那没有,这是我三儿子一个人的。”
白厂长惊讶,“啊?他一个人……的?这么大的船没有三五个人合?太牛了……”
“东子向来如此,他买船不喜欢跟人合来合去,顶多跟朋友合一下。”
叶耀东也道:“也是现在国家开放了,才能赚到钱,也才买得起。”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这一年没见,又厉害了。”
说完他又笑着看向叶耀鹏,“叶同志两兄弟的两条船也造好了,你们三兄弟可真厉害,每人都有好几条船,不得了啊,你们自己家都能比一个渔业公司强了。”
“哪里,一开始都是为了糊口,也是我们三兄弟关系好,才有现在。”
“都说兄弟齐心,齐力断金,这是一点也没错。走走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去家里。”
叶耀鹏笑着应和,“咱们先去家里谈私事,谈完私事明天来厂里咱们再谈公事。”
“对对对,没错,今天先谈私事,明天再谈公事,把大事先办了。”
他们人多,坐拖拉机方便。
白厂长家也没多远,主要是船厂偏僻临海,人烟稀少,车开起来也快,也就20来分钟就到宿舍楼下。
现在是上班时间,家属院人也不多,就一些妇女跟老人好奇的看着他们,并且跟白厂长打招呼。
现在的房子基本都是单位分房,按贡献跟工龄来分,他们家也是楼房,不过也有110平方,但却隔成了5间房,另外还有客厅厨房。
本来还算大的空间,看起来都更小了,他们人一走进去显得空间更挤。
但对于方下的房源来说,这房子已经是顶顶好的了。
女方家里人下午基本也都在家等着,这会儿也才2点多,他们来的也并不算晚。
两家人相互认识了一下,握了手后就坐下,直接切入主题。
叶耀鹏开门见山的说今天是上门来提亲,两个孩子也不小了,也到年龄了,要成全两个孩子,问一下他们家有没有什么要求。
“我们家也商量过了,阿海既然在厂里也干了好几年,以后肯定也是在厂里发展,两口子都在厂里,那么两人有一个房子就很有必要……”
叶大嫂笑着接话:“前两月我们就说了,也想给他们小两口在省城买个房子,给他们安个家……”
两家人你来我往的商量着谈婚论嫁。
一个诚心想娶城里儿媳妇,手头也宽松,要求也能达到,姿态也放得很低。
另外一个也见过对方的实力,觉得虽然是农村人,但是家里条件可甩城里人好几条街了,连房子都能直接应下买一个,那其他也都好说,不是啥问题。
这年头住房紧张,也是一个大问题,房子可比彩礼的花销大多了。
叶耀鹏两口子早在村里人面前都吹过牛了,这个媳妇肯定是得娶回去,也早就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
除了买套房子给小两口住,彩礼也谈好了给1800块,三金另外再打一套,这也是按照当地现在的行情,这倒也没有狮子大开口。
而女方那也给了承诺,彩礼不留下,都给带回去他们小家,另外也给叶成海打一条金项链当做回礼,其他的被子等嫁妆也都会有。
这几年特别流行买黄金,结婚男女双方都得买。
虽然叶成海这个对象要求对比叶成河那个高不少,但是好歹也都带回来,都给两小夫妻了。
他们也就多花了一个房子钱,这本来也是他们早就想过的。
现在双方和和气气的谈下来,都没有超出预期,也都格外满意。
叶大嫂抠搜的一个人,花这么多钱娶媳妇儿,但也高高兴兴的,毕竟儿媳妇能给她长脸,更何况花出去的钱也不是没了,都在两口子手里。
这是她最满意的,而且打出去的黄金也有回礼。
喜欢重回1982小渔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回1982小渔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