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恶毒了。
它攻击的,不是军队,而是民生。
它要摧毁的,不是工事,而是信任。
很快,大量的、由日军印制的“太行币”伪钞,就开始通过各种秘密渠道,流入了根据地。
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但随着伪钞数量的急剧增加,市场的混乱,开始显现。
物价,开始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一些地区的黑市上,甚至出现了用几张“太行币”,都换不到一盒火柴的现象。
百姓们开始恐慌,一些人,开始囤积物资,甚至拒绝使用“太行币”,重新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根据地的金融体系,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的考验。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合的案头。
“冈村宁次这个老狐狸,终于还是使出了这一招。”张合看着桌子上,那几张真假难辨的“太行币”,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是经济战中,最难缠,也最致命的打法。
单纯的查抄和堵截,根本无济于事。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新币。
但是,发行新币,需要强大的技术和信誉作为支撑。否则,只会加剧人民的不信任。
而新币的防伪技术,就成了重中之重。
“我们的印钞厂,能做出比鬼子更难仿制的纸币吗?”张合问李云龙。
李云龙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旅长,难啊。咱们的设备,都是缴获来的,技术早就过时了。鬼子那边,有德国最新的印钞机和技术专家。咱们在硬件上,跟人家,根本没法比。”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的解决方案。
是凌峰。
这位前重庆方面的王牌飞行员,在担任了几个月的“飞行教官”后,已经彻底融入了独立旅这个大家庭。
他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更是一个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渊博的“技术宅”。
“旅长,各位首长,”他在一次会议上,主动发言道,“单纯地,在纸张和油墨上做文章,我们很难胜过日本人。但是,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
“什么思路?”张合问道。
“我们可以,在每一张纸币上,增加一个日本人绝对无法仿制的、独一无二的‘防伪标识’。”
凌峰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美元,指着上面的一个头像,说道。
“比如,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无数细微的点和线,构成的……二维码。”
当然,他说的不是“二维码”,而是一种类似的、基于精密数学和光学原理的“微缩图案”。
他解释道,这种技术,需要将一个极其复杂的图案,通过光学设备,微缩到只有针尖大小,然后再印刷到纸币的特定位置。
这种图案,肉眼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但只要用高倍放大镜,就能看到里面清晰的、无法伪造的复杂纹路。
而制造这种图案的“光学雕版机”,虽然精密,但其原理,并不比制造一台航空发动机更复杂。
以兵工厂现有的技术,和伊藤先生的光学知识,再加上他从美国带来的理论,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台简易的样机。
凌峰的这个提议,如同在黑暗中,划亮了一根火柴,瞬间照亮了所有人的思路。
“好!这个办法好!”张合一拍桌子,当即决定。
“凌峰同志,我任命你为‘根据地货币改革技术小组’的组长!伊藤先生,担任副组-长!兵工厂,全力配合!”
“我要你们,在一个月之内,给我拿出新版‘太行币’的设计方案和防伪技术!”
“冈村宁次,想跟我们打金融战。那我们就用技术,把他,彻底地,碾压过去!”
凌峰,没有辜负张合的信任。
他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这项全新的、充满挑战的工作之中。
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和伊藤一起,日以继夜地,进行着光学实验和机械设计。
他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设计出了一个由数万个微观几何图形组成的、复杂到无法复制的防伪图案。图案的核心,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雄鹰的每一根羽毛,都由更细微的、不同的纹路构成。
他将其命名为——“太行之鹰”。
而伊藤,则发挥出了他那国宝级的匠人精神。他用兵工厂能找到的、最好的水晶和钢材,亲手,打磨出了一套高精密度的微缩镜头组。
在一个月后。
当第一张带有“太行之鹰”防伪标识的新版“太行币”样币,从一台经过改装的、简易的印刷机上,走下来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张合拿起一张样币,对着光,用一个高倍放大镜,看向那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放大镜的视野里,一只栩栩如生的、充满了力量感的雄鹰,清晰地,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那复杂的纹路,那精密的细节,都宣告着,这是一种,以当时的技术,绝对无法伪造的、顶级的防伪技术。
“成功了!”
实验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新币的诞生,吹响了根据地金融反击战的号角。
赵刚的政治部,和李云龙的贸易总公司,立刻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声势浩大的“货币兑换”和宣传运动。
他们在根据地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集市,都设立了兑换点。
工作队的同志们,拿着新旧纸币的对比图,和放大镜,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百姓,讲解着新币的防伪技术和伪钞的危害。
“乡亲们,看清楚了!鬼子印的假钱,就是想让我们手里的血汗钱,变成废纸!咱们的新币,上面有咱们自己的‘太行鹰’,鬼子他就算长了三头六臂,也造不出来!”
百姓们,在亲眼见证了“太行之鹰”的神奇之后,对新币的信心,空前高涨。
他们踊跃地,将自己手中的旧币,兑换成新币。
而在兑换的过程中,锄奸科的同志们,也顺藤摸瓜,揪出了好几个潜伏在根据地内部,负责散播和兑换伪钞的日特分子。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根据地的金融秩序,就重新恢复了稳定。
而冈村宁次,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印制的数亿元伪钞,则彻底变成了一堆无人问津的废纸。
日军的这场“金融战”,以一种最彻底的方式,宣告了破产。
冈村宁次,在听完技术部门,关于“太行之鹰”防伪技术,已经超出帝国现有仿制能力的报告后。
他只是,默默地,吐出了一口鲜血。
他知道,自己,在任何一个层面上,都已经,无法再与那个名叫“张合”的对手,进行抗衡了。
“同时,”他看向楚云飞,“你的‘凤凰’,立刻进行针对性的、反装甲作战的特训。我要让你的每一个战斗小组,都成为一个高效的、致命的坦克猎杀单位!”
“冈村宁次,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那这个石原莞尔,就将是我们‘腾飞’计划的……第一块试金石。”
“龙牙”计划,在兵工厂的最高机密等级下,迅速启动。
这个计划,对于技术储备本就薄弱的根据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反坦克,是世界性的军事难题。
他们没有德国“铁拳”的图纸,也没有美国“巴祖卡”的样品。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张合,再次扮演了“总设计师”的角色。他将后世了解的、关于“空心装药破甲”的基本原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画图、讲解,告诉给了兵工厂的工程师们。
“……记住,我们不是要用动能去硬砸,而是要用一种聚焦的、高温的金属射流,去‘烧穿’它的装甲。”
这个理论,在当时听来,如同天方夜谭。
但伊藤和那些工程师们,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惊和怀疑之后,很快就沉浸到了这种全新的、颠覆性的武器原理之中。
他们成立了多个攻关小组。
一个小组,负责研究的配方,如何调配出能够产生最高爆速和温度的。
一个小组,负责研究药罩的材料和形状。他们用铜、用铁、用各种合金,反复试验,寻找能形成最稳定、最具穿透力金属射流的“黄金弧度”。
还有一个小组,负责设计发射装置。他们尝试过用滑膛枪管,尝试过用迫击炮的原理,最终,设计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却行之有效的、类似于“掷弹筒”的肩扛式发射器。
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爆炸。
在一个月后的试验场上。
当一名战士,扛着一个造型有些古怪的、长筒状的发射器,扣动扳机后。
一枚拖着尾焰的炮弹,呼啸着,飞出了一百米,准确地,命中了一辆作为靶子的、缴获来的日军九五式轻型坦克的正面。
“轰!”
一声巨响。
炮弹爆炸的地方,并没有出现巨大的弹坑。
但在那厚达12毫米的钢制装甲上,却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边缘呈融化状的、平滑的圆形穿孔。
一股青烟,从穿孔中,袅袅升起。
当战士们,打开坦克的舱门时,发现里面的假人,已经被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撕成了碎片。
“成功了!”
整个试验场,爆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烈的欢呼。
这支被命名为“龙牙一式”的单兵火箭筒,虽然射程近,精度差,但它却让独立旅的普通步兵,第一次,拥有了在正面,挑战敌军坦克的资本。
它,是步兵的“屠龙之牙”。
与此同时,在“凤凰”特战旅的训练基地里。
楚云飞的反装甲特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他将缴获来的、所有还能开动的日军坦克和装甲车,都变成了队员们的“活靶子”。
队员们,三人一组,被称为“猎杀小组”。
一个观察手,负责测距和判断目标。
一个主攻手,负责携带和发射“龙牙”。
一个掩护手,负责用机枪和冲锋枪,压制伴随坦克进攻的敌军步兵。
他们学习,如何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下,进行伪装和潜伏。
他们学习,如何攻击坦克最薄弱的侧后方、顶部和履带。
他们甚至,进行着最危险的、在坦克从自己头顶开过时,从散兵坑里,用集束炸弹和磁性雷,进行“贴身攻击”的训练。
每一个“凤凰”的队员,都被训练成了一个冷静、果敢、精于计算的“坦克猎手”。
他们等待着,关东军的“钢铁猛兽”,踏入他们精心布置的猎场。
初夏,热河边境。
关东军的“铁蹄”,终于动了。
石原莞尔,并没有一上来就发动全面进攻。
他派出了一个由五十多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和上百辆装甲车、卡车组成的、加强型的战车大队,作为“先遣队”,代号“利刃”。
其任务,是进行一次“武装侦察”和“惩罚性”扫荡。
他要用这支“利刃”,撕开独立旅在冀北地区的防线,探明对方的虚实,并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洗刷华北方面军的“耻辱”。
“利刃”大队的指挥官,是坂田信哲少将。一个在诺门罕,和苏军的坦克,进行过正面硬撼的、经验丰富、但也无比狂妄的装甲兵指挥官。
他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任何华夏军队。
“支那军的抵抗,就像是土拨鼠在阻挡推土机。”在出发前的作战会议上,他对着手下的军官们,狂妄地宣称,“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三天之内,向南突进一百公里,将沿途所有敢于抵抗的村庄,都从地图上抹掉!”
“利刃”大队,如同一条钢铁巨龙,卷起漫天烟尘,越过了长城防线,闯入了独立旅的控制区。
他们,没有遭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沿途的村庄,早已人去屋空。独立旅的地方部队,只是远远地,进行着象征性的骚扰,然后一触即溃。
这,更加助长了坂田信哲的嚣张气焰。
他认为,所谓的“独立旅精锐”,不过是一群闻风丧胆的懦夫。
他命令部队,放弃了稳妥的搜索前进,改为了不顾一切的、高速的、长驱直入。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