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之白衣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0章 收复宁波攻略福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浙江巡抚范承谟在得知城内有人打开城门接应“蓼匪”大军进城以后,为了他们“范氏家族”的荣耀,他又不愿意向大汉投降,在绝望之下,服药自尽。

剩余的清军,除了满城内的部分死硬分子外,其余大部分将士在福建人、布政使曾化龙、将领林兴珠、何义、魏明的率领下,向大汉军投降。

张鹿远将一应投降的文武大臣派人给送到南京城面见张鹿安,他则再次履行浙江巡抚的职责,安抚百姓和招徕商旅,分配土地进行屯田,争取在来年春上,能够顺利将浙江全境的耕地全部开垦出来。

身在南京城的大汉国主张鹿安得知收复杭州城的消息后,内心大安,下令军中所有被临时征召而来的乡勇各自返回故乡,开展生产建设工作。

将浙江境内的大部分精锐力量,全部交给令狐云湘和索忠信,让他们二将,尽快完成收复宁波府后攻略福建省的任务。

大汉浙闽道行军大总管令狐云湘为了减少阻力,尽快取得突破,禀报张鹿安同意后,让施琅所部的水师第三镇提前发动,偷袭宁波城外船坞,摧毁了清军刚刚建好不久的船只。

包括清军将领刘仲锦、刘之源和佟岱在内,他们都是亲眼见证了施琅已经投靠了大汉这个事实,清军上下顿时士气不在。

既然无法逃走,打又打不过,那么只能选择投降了。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宁波府和台州府一带的清军陆陆续续向大汉军投降,人数至少有数万人,整个宁波府到处都是人心惶惶的末日景象。

失去了希望的清军士兵开始在各地作威作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这种情况下,不愿意坐以待毙的宁波本地人冯恺宪联络故友黄宗羲、金堡等人,开始在宁波一带积极串联,组织百姓暴动,策应大汉军剿灭“满清”。

仍然停留在宁波城内的张嘉言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趁着宁波混乱之际,悄悄地潜出,乘坐提前布置好的小船,向南找到了张煌言,报告了宁波城内的情况。

张煌言也觉得这是一个一举歼灭浙江清军的好机会,便将所部伤员交给了廖广德所部救治,他亲自率领罗蕴章、鲍国祥、罗伦和辛文豹等将,率领数百名部下乘坐小船在宁波松岙一带登陆,再由张嘉言联系冯恺宪、金堡等人,以亲戚、木工、劳力等名义,将张煌言一行人分为数十批带进宁波城,分别潜藏在冯、金家里。

等到大汉军在索忠信的率领下,逐步逼近了宁波府城,城内的清军在刘仲锦的率领下,还在负隅顽抗。

大汉军将领索忠信集中炮兵六个营的兵力对宁波城进行猛轰,极大震慑了清军将士。

腊月初一夜

张煌言率领部下将士,外加本地的士绅家里的族丁等一千余人,在宁波城内发动暴动,打了城内的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城外的大汉军也趁机发动猛攻,在罗蕴章的接应下,攻入了宁波城中。

城内刚从杭州逃出来的清浙江按察使谢三宾急的团团转,想派人向大汉军投降,却不料被黄宗羲和金堡带人给冲到他的家里,谢三宾急忙大叫道:

“黄太冲、金卫公,自己人,老夫也要反清复明啦!”

“狗贼!你看清楚了,现如今是大汉之天下,你是脑子糊涂了吗?”

黄宗羲和金堡等人不再废话,因为私怨很深(谢三宾曾经背叛士林,使得清军杀害了“宁波六君子”)带人上前将谢三宾和他的亲随给剁成肉泥,并将谢家给抄家。

其余清军将领比谢三宾的结果好不到哪里去,大将刘之源首先在慈城战死,清将佟岱和刘仲锦则是在宁波城内的巷战中战死。

大汉军得以收复宁波城,令狐云湘让索忠信继续带兵南进消灭台州境内的清军张杰和高功济两部;

派人将张煌言、张嘉言、冯恺宪、黄宗羲和金堡等人给送到了南京城,张鹿安大喜不已,亲切接见了张煌言一行人,当场任命张煌言担任新成立的兵部尚书一职。

得知冯恺宪为已故大明兵部尚书冯元飙之子后,张鹿安亲自向冯恺宪询问了一些问题,冯恺宪都是对答如流,张鹿安将其留在身边听用。

至于张煌言极度推荐的黄宗羲和金堡两人,张鹿安虽然表面十分客气,但是内心却并不感冒,表示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让他们二人暂时留在新成立的南京大学堂任职。

闲话休叙。

且说索忠信带兵来到台州温岭,张杰和高功济两部人马刚好造好了百余艘小船,沿着海岸小心航行,能够将所部万余人给运到福建。

只是他们的时运太背,刚刚出海的张杰和高功济两部,正好遇到了调整完毕正在南下的新编大汉水师第三镇,第三镇总兵施琅指挥水师船只轻而易举就将张杰和高功济仓促组织的“清军水师”给击败,张杰和高功济落海后下落不明,其部下数千人被施琅所部俘虏。

大汉水师总兵施琅继续率领水师南下泉州,招降了清军福建水师将领黄克辉,并将自己的家眷们给保护起来。

清国代理福建总督的赵国祚这才发现施琅已经叛变的确切消息,狂怒之下,亲自率领督标营数千人进攻同安,但是都被施琅组织兵力击败。

正当赵国祚继续从福建各地调兵的时候,大汉军索忠信所部已经分别攻陷了福建北面的仙霞关和分水关两地,并于腊月十二日攻入了福州城。

清福建巡抚许世昌上吊自杀,靖南王耿继茂因为还有两个儿子在北京为人质,让他有些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向大汉军投降,便想要率领所部人马向南退入广东境内投靠尚可喜。

但是耿继茂的这个主张却被他的长子耿精忠所否决,耿精忠坚决要求就地投降,以便于获取“从龙之功”,耿继茂却坚决不同意,并率先带兵向南逃跑。

耿继茂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他的儿子耿精忠,耿精忠亲自带领部下将领白显忠和马九玉向南追上了耿继茂。

(本章完)

喜欢明末之白衣天子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明末之白衣天子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