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哥儿不好武,却好酒,十一二岁的年纪,也没有旁人教导,自己悄悄地酿出酒来,没把任广田吓一跳。
于沈秋梅来讲,大女儿和亲远嫁,难得归家,二儿子入了神机营,更是不可能回家,唯有这小儿子将来必定是要养在身边的。
所以沈秋梅不想小儿子太过有出息,想学武倒也教,不愿意学也舍不得逼迫,唯有读书,小的时候沈秋梅亲自教,后来大些了,也有王府请的夫子教导,如今来了岭南,暂时耽搁,没想到这孩子酿起了酒。
齐哥儿的事且是后话,先说任荣长和三百带着府卫去了庾岭商道,正是俞家的那一截官道处,父子二人做起了“山匪”。
没两日,俞家的三支商队都在庾岭商道出了事,货物被劫,商队人员神秘失踪,而他们运输的正是南郡急需的粮油、布料。
这个时候俞承泽想起了杨铠那日夜里发的狠誓,心头愤怒无比。
杨铠要绝了他们俞家的商路,此事岂能罢休,先前蒋家女之事,恐怕也是杨铠一手策划,他不想娶蒋家女,便故意设下此计,毁了两家婚事。
眼下俞承泽不得不向杨赤献了五万两银钱平息此事,还得由大儿子娶了蒋家女为妻,当真是有苦难言。
好在码头保住了。
可杨铠竟然还不放过他,敢在他的官道上劫走他的商队,此仇不报,他不姓俞。
俞家与刘家结盟,于是俞承泽私下见刘家旺说起商队一事,两家便想到海道上的胡商。
这些胡商休市本是杨铠的计谋,可那些胡商未必甘心,暗中有人走私商船,还走的是他们两家的码头。
尤其这一次转运使重新制定了盐引的规矩,这些胡商不出面,决定暗中买下盐引获利,倒也是他们出手的绝佳时机了。
于是这两人一商量,决定从胡商着手,抢走他们千辛万苦得来的盐引,想来这些胡商为了利益反而杨铠。
俞府屋顶上,任荣长摸了摸石三百的额头,说道:“咱们走。”
石三百犯困,这会儿清醒了,立即点头跟上。
护国府,阿力将账本送上,是这一次先后劫走俞家商队后盘点的数目。
宋九看得仔细,就见父子二人回来,她放下手中账本,得知俞承泽果然中了计,心头一喜。
一切就绪,不日便能破局,她家二哥的冤情也能大白于天下,再也不必躲在那桂花巷里。
“眼下这些得来的粮食和布匹,却是没有办法运送入城,颇为头疼。”
阿力叹了口气。
水陆皆被人把控,胡商又休市,他们有什么举动会很快被人发现呢。
宋九来回踱步,想了想说道:“倒也有个办法,不会令人怀疑。”
阿力疑惑,他生在岭南,太了解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事作风,绝无可能逃得过他们的眼睛,而且为了城中的百姓强行将物资运入城中,必定引起俞、刘、杨三家的重视。
那先前的布局,可就白费了。
宋九看向她家夫君,说道:“先前阿奇说公子楚带着蜀地的绣品、干货正往岭南而来,想必也快到庾岭商道了吧。”
任荣长点头,夫妻二人当真是心有灵犀,特别有默契,两人相视一笑。
这些货交由公子楚一并带入城中,既不被俞家人发现,也不会与他们护国府有何干系。
只是半路拦下公子楚,可得做得隐密些,而这事交由她家夫君去,必不会出事。
这一路上,她家夫君不知甩了多少尾巴,还带着三百得以历练,皆是好事儿。
庾岭商道的驿站里,一袭白衣的公子楚正将一把陈年旧琴拿出拭擦,突然屋中烛火闪动,公子楚皱眉,头也没回,沉声问道:“何人来访?”
“楚叔叔。”
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公子楚错愕,回头一看,就见一对父子面色轻松的看着他。
认出是贤王,公子楚连忙起身行礼,倒不曾想才到庾岭驿站就遇上了贤王,看来阿奇已经将他们的事尽数告知。
任荣长抬手示意,公子楚这才起了身。
三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桌案上是公子楚给三百备下的吃食,都是商队管事从那批蜀地来的货中挑选出来的干肉干果。
石三百觉得这一趟跟着阿爹出来可是来对了,这么多见都未曾见过的美食,说是蜀地最出名的,于是石三百抓起一块牛肉干啃了起来。
啃了好半晌,牙都酸了,但嘴里的牛肉干却是又麻又辣的很是过瘾,一张小脸也是红彤彤的。
“慢些吃,喝口茶润润喉。”
公子楚递上茶水,石三百狼饮起来,转头差点儿吐了出来,“好苦。”
公子楚笑了,笑容还如年一般如沐春风。
中年人的公子楚,脸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唯有那双眼睛多了岁月的沉淀,反而更加深邃迷人。
任荣长见了,心头还有微微担忧,心想着以后见公子楚,还是自己出来见就成,他家媳妇还是不要见才好。
公子楚和煦的摸了摸石三百的额发,应下了任荣长提出的要求,待天亮后,商队还如往常一样往岭南去,暗中他会派一队人跟上他们父子,取了那批货加入商队中。
第二日,任荣长父子二人带着公子楚的人来到一处山洞前,要不是知道他们的来历,当真以为他们是山匪了,这山洞找的好啊,极为隐蔽,且在这庾岭商道要塞处,尤其还瞒过了所有人。
南郡百姓缺粮食,缺商人,天南地北的商人和工匠即将到来,却困在了这水陆要塞之外,着实是令人恼怒。
公子楚可是见识过贤王和贤王妃的厉害,当年泰安郡主都吃了亏的,这些岭南的官员是怎么敢的,竟想不开与贤王和贤王妃对付。
待公子楚的商队入城时,那阵仗可谓是浩大,城门处围满了百姓。
终于有商队敢来他们南郡了,听说来的商队可不是普通商人,是远在巴蜀的泰安郡主安排来的人。
泰安郡主的令牌在城门处亮出,传闻得以证实,街头百姓议论纷纷,有人猜测巴蜀的特产会是什么。
没想一入城,驴车上的粮食袋子就不小心划破落了下来,里头竟然有北地的粟谷。
《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