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臣估计经过王文成的事情之后,王掌柜太过小心,所以一直都找不到可信任之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王玄策猜测王洪福就是害怕了,他怕在找一个王文成过来。
到时候他的身家性命可就不一定能够保得住了。
所以一直都在犹犹豫豫。
“那要是他一直找不到,本王的西州产业就不要了么?”
李慎不管是什么原因,他要的只是结果。
西州的产业不可能一直群龙无首,现在他在这里还好,但要是他走了呢。
根据现在的情况,他很有可能会在元正前离去。
只要前方的西征军回到安西,他就可以回长安城。
而且现在天降大雪,他估计西征军已经开始开拔回来了。
“是,臣这就给王洪福写信。”王玄策领命。
“顺便让他把最近一段时间纪王府的事情也禀报一遍,本王不在快半年时间了,王府里的事情一直都没有过问。”
李慎补充道。
“是。”王玄策行礼之后退了出去。
“道务,你也写一份书信吧,到时候顺便让人带回长安城。”
李慎看向剩下的周道务说了一句。
“多谢王爷。”
说完周道务也跟着退出书房。
李慎想了想还是起身再次来到书案前,拿起笔开始写起信来。
第一场雪并没有下多久,李慎在西州休整了三日,王宝在第二日便拿着李慎交给他的书信和周道务的书信回了长安城。
他要在真正入冬之前赶回去。
这三日,西州的百姓发现城内开始大兴土木,不断的从城外运进来一车一车的土。
还有一些石头之类的东西。
军营中的士兵,叛军的俘虏都在不停地出入西州城。
还有不断运进来的黑色石头也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
李慎的三万多套御寒军备已经发放了下去。
西州军两万人,还有保护李慎的一万府兵,再加上侍卫营的三千多人,每人都发放了一套。
当府兵们感受到了棉花装备带来的保暖效果时,全都对李慎心存感激。
这样的一套御寒物资,少说也要几贯钱,纪王竟然一次拿出三万套,这就好几万贯。
三日后,李慎带着侍卫营坐着马车前往工坊区,他还带着剩下的一千多套装备。
李慎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工坊的不远处已经粗略的围上了一片区域,
应该是作为庄子的地址。
整个区域不时的就有一队人马巡逻。
看到李慎的大部队过来,立刻就有人跑过来查看,也有人跑回去送信。
看上去训练有素,有点李慎想要的样子。
“小人参见纪王殿下。”
很快一批人马就跑了过来,为首的是当初归降的三位叛军首领,此刻三人一身劲装,容光焕发,
已经不是当初那般落魄的样子。
他们自认为做出了最英明的选择,当初他们就算是首领也没有现在的生活好。
手下两千多人,全都听从他们的命令,纪王府的物资充足,可以让他们顿顿吃肉,大口喝酒。
做叛军的时候也做不到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用在提心吊胆,有时候西州军过来巡逻,他们还主动迎上去检查。
这让他们心里甭提多爽了,以前哪里这般啊,听到官兵两个字他们都得连夜逃跑。
所以他们现在对这样的生活非常满意,而他们的手下更是如此,生活安逸,吃喝不愁,每日只要巡逻就行。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免礼吧。”李慎从马车里钻了出来,身披紫色斗篷,站在车辕上四处眺望。
“先去纺织工坊,顺便把脱粒工坊的徐金元召来。”
李慎看了一圈,然后缩了缩脖子,这里的寒风有些凉。
三位首领答应了一声,李慎的车队继续前行,一直来到防止工坊。
“恭迎纪王殿下。”马文昌已经在门口等候。李慎的马车刚停下,他便带着几个下人躬身行礼。
李慎被搀扶着下了马车,来到马文昌面前。
“小人见过纪王殿下。”马文昌连忙行礼。
“嗯,进去说话。”李慎点点头,外面有些冷。
马文昌答应了一声在前面引路,把李慎带到了他的书房也就是办公室。
屋子里很暖和,还烧着炉子,里面烧的应该是碳。
“这里近况如何?”
脱下斗篷扔给一旁的石头,李慎坐在主位上问道。
“回王爷,一切都很好,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工匠们也很勤快。”马文昌禀报道。
“那就好,今年发生了一些事,会让棉花的价格上涨。
本王猜测一定会有其他商贾借机发财,所以你们的速度要快。
本王不希望棉花的价格涨的太多。”
李慎点点头,棉花这个东西李慎是准备给老百姓用的,他不会去赚这个钱。
但因为他血洗了贵族的工坊区,所以很有可能导致棉花价格上涨。
他不知道其他的勋贵世家手里有没有存货。
“王爷放心,小人已经督促他们加快进度,而且前不久王掌柜派人来运走七千多匹,说是长安城急着用。”
“王洪福运走了一批?什么时候的事情?”
听到马文昌的话,李慎有些惊讶,为啥这事自己不知道。
虽然自己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是个甩手掌柜,但他在西州呢,为啥没听说?
“回王爷,就在十天前,当时来人传王掌柜的话,说是这次运往可能就要等明年春季才能够在运了。”
马文昌想了想回道。
“十天前....行吧,本王知道了。
你的工坊很重要,无论是棉衣还是其他棉花制品,都需要你的布匹。
如今我们材料充足,若是不加紧的话,恐怕明年一年都做不完。
本王打算继续招募工匠,扩大纺织工坊的规模。
已经入了冬季,百姓们也应该没有什么事情做了,让他们赚点钱也好。”
李慎这次抢的东西太多了。整个西州部落的棉花,外加勋贵世家这些人的棉花,
一年的产量全都入了他的囊中,他估计就算加班加点的干,恐怕一年都不一定能干完。
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落后,虽然新研发的梭子纺织机比传统的要快,但还是人来操作,速度有限。
只能依靠人力来提高产量。
喜欢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