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21章 蛟困云梦泽,龙出隆中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丹江口之处,战云密布。

李典和廖化合兵一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力量增大了,但是实际上是被曹仁用水军牢牢的困在了丹江沿线。

和李典在陨关之处的小打小闹不同,曹仁带领的原荆州水军,不管是在战舰数量,还是在战术技能上,都是远超了李典临时拼凑的汉中水军。

而从武关出击的廖化所统辖的『水军』,也就是些运输粮草的船只而已。

因此,在陆地上,廖化和李典合起来可以压制曹仁军,可是一旦在水面上,廖化和李典就立刻抓瞎了。

连续两次战斗,廖化和李典的合兵,都是在陆地上取得进展,然后立刻在水面上吃亏。

特别是原本处于后方的运输船队,遭受了重创之后,不单是损失了粮草,还失去了沿着丹江汉水迅速转移部队的能力。

李典试图用仅剩不多的船只设下陷阱,但是曹仁一改之前的畏缩姿态,在水面上打得极其凶狠,而不管是汉中还是武关的舰船都是属于临时性的水军,顿时几乎被打残了,严重挫伤了这些兵卒的勇气,使得他们在水面上越发的缩手缩脚,也就越来越无法和曹军水军抗衡。

曹仁在楼船上装载了投石车和弩车,射程从五十步一直覆盖到两三百步,即便是李典和廖化在岸边试图埋伏,但是一旦进入楼船的射击范围,就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如果说试图去攻击楼船,又必须突破楼船之前的斗舰艨艟,甚至是曹军登岸部队,这就导致李典和廖化要么就只能被驱赶得远离丹水汉水,但是一旦远离,就有可能被曹仁派遣小分队截断粮道,破坏后线……

再加上曹军在沿着丹水汉水,征发民夫修建了不少军寨水寨,使得李典廖化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任何有可能暴露在曹仁沿着江水的打击范围内的部队,既要防备从岸上的偷袭,也要小心会突然出现在屁股后面的曹军登陆部队,这就极大的增强了李典和廖化的进攻难度。

李典和廖化都清楚,想要顺利的进攻襄阳,首先就是要清除掉曹仁的水军舰队,可问题是要怎么打?

引诱和埋伏,会有一定效果,但是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曹仁。

因为曹仁是在水面上,他可以派遣小部队登岸。

如果李典和廖化发动大部队来吃这些曹仁的小部队,能不能包围吃掉是一回事,暴露了自己的计划目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时因为曹仁是在水面上,所以兵卒转场的时候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体力,而桨手什么的曹军兵卒,则是可以在登陆部队上岸的时候又得到休息和恢复。相反李典和廖化在岸上一方面要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又要来回奔走,即便是伏击了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效果。

当然李典和廖化也可以完全抛弃丹水汉水沿线,选择走陆地直扑襄阳,但是这么选也就意味着要和曹仁换家……

曹仁因为走水路,省力便捷,说不得可以先打了李典和廖化的后路,断了粮道之后再顺流而下回旋襄阳。

换家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这可不是什么即时战略游戏,一局不妙就直接GG,开下一把。

大多数的人,一旦失败,都没有再开下一局的机会。

因此李典和廖化,不得不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推进,相互掩护进军。

李典出击的时候,廖化在后面进行掩护,拦截,伏击。

然后等李典在前方扎稳了脚跟之后,廖化才拔营往前,然后轮到李典在后面掩护……

这样的速度慢,但是胜在稳妥。

起初这样的策略确实也让曹军老鼠拉龟,无处下口,但是很快的,李典和廖化就陷入了曹仁布置的更大的陷阱当中……

……

……

夏季的大雨,宛如瓢泼一般,遮天蔽日,使得四野完全陷入了一片混沌当中。

风卷雨疾,在天地当中连成斜线,一会儿扭到这边,一会儿又歪向了那一边,似乎空中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疯狂的,随意的,用这些雨水在大地上涂抹着。

隆中。

一个神奇的地方。

原本应该是默默无名之地,却因为某个人的存在,成为了传奇,闪耀着黄橙橙的光华。

在风狂雨骤之中,隆中县的曹军守兵,也如同荆州其他地区的曹军心情一样,谁也不知道这一场像是要摧垮曹操,摧垮大汉的风雨,什么时候才会停歇,也不知道他们自己,能不能在狂风暴雨之中存活。

隆中在襄阳之西。

在隆中往东,就是樊城和襄阳。

隆中西北是山都,在南面是中庐。

有山,有水,有人家。

历史上诸葛亮在这里『隐居』,其实也就是效仿关中的终南山。

有点距离,又不算太远。

在历史上,和诸葛亮一起『隐居』在隆中的人还有很多,但是最后没有诸葛亮出名罢了。

如今在隆中县城,也有驻扎曹军守军,只不过隆中毕竟地方不大,整个的县城也就只是三百的定额,再加上吃了四十二的空饷,所以也就两百左右的兵卒。

大雨之中,即便是穿了蓑衣,也很容易被风雨侵袭得浑身湿透,所以除了些被迫要出来值守的兵卒之外,大多数人都躲在门洞或是角楼里面,七歪八倒的半靠半躺。

说是兵卒,但是实际上跟叫花子也没什么区别。衣袍破烂,甲胄残缺,他们既不是什么重点县城的精锐守军,也不是什么勇猛战将渴望战斗动不动就是饥渴的大枪什么的,他们只是用来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而已。

曹军队率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懒惰兵卒,也是无奈。

若是曹操如今势头正盛,那么这些曹军兵卒也说不得会有更好的精神头,但是现在曹丞相自身难保,这些偏远地方的守军兵卒也就是能过一天算一天就是。

而且对于隆中来说,西面有房陵,有筑阳,再不济还有山都,既然都没有送来什么报警的消息,那么自然就不需要天天戒备,紧张兮兮的。

大雨之下,闲极无聊,早晨喝的几碗稀粥,在肚子里面晃荡一阵,也就成为了尿水。

曹军队率摇晃着,走到了角楼边上,推开半边门,刚捞开衣袍,才掏出话儿来对着门外,就看见在雨雾之中露出了一张胡子蓬蓬的彪悍脸庞。

这彪悍大汉,带着兜鍪,身穿战甲。兜鍪上的红缨全湿了,只是黏在铁盔上头,在大雨当中不断地往下淌水。身上的铁甲也是被雨水冲刷得白亮白亮,尤其是胸口的那两片护心甲,被胸肌高高顶起,干干净净,仿佛在雨水当中也闪现出钢铁的寒气。

手中一柄战刀,刀刃显然磨得极为锋利,连雨水都在上面站不住脚,叽里咕噜的往下滑落……

很显然,这彪悍大汉是准备摸角楼,结果没想到还没到角楼门口,曹军队率就出来了。

双方的视线一交错,那大汉似乎还笑了笑,接着就是伸手一抓,像是抓小鸡一样的将曹军队率抓了出来,那战刀便是直接架在了其脖子上。

曹军队率身躯一抖,一泡尿便是控制不住,顺着腿脚便是往下流淌,好在是大雨当中,即便是有些黄色,也很快就被雨水冲刷掉了。

那大汉的声音,比手中兵刃还要冰冷,又透露着一种怪异的腔调,『别动,动了,死!』

曹军队率呆若木鸡,连点头都不敢点,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在乱世里面混日子的,都知道什么时候是充不得英雄,没本事就乖一点,而且曹军队率惊恐的看到,在大雨之中,不仅仅是那剽悍大汉一人,还有二三十条的人影,战甲兵刃精利,兜鍪之上红缨如血一般鲜红,从城垛之处攀爬上来!

……

……

隆中城外。

诸葛亮穿着蓑衣,里面还特意再加了一层的油布,头上带着斗笠。

这样即便是站在大雨之中,也能比较有效的避免被淋湿。

只不过鞋子和衣袍裤脚,就难以避免了。

就像是即便是不是诸葛亮亲自动手杀人,但是也难免手上沾染了鲜血。

从房陵一路而来,为了尽可能的隐蔽行踪,遮掩消息,诸葛亮也不得不下令以最为严格的手段来控制地区,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自然也就有一些人会因此失去性命。

有一些是守兵,也有一些是百姓。

战争啊,战争。

而年龄显然比诸葛亮大很多的蔡瑁,却像是跟班一样,低着头站在诸葛亮身侧后方不远位置上。

他知道蔡瑁故是意摆出这样的姿态来,诸葛亮也无所谓。

他现在没有多少心思和蔡瑁掰扯,而是在琢磨怎样利用他手头上的现有兵卒来做出最大化的收益!

旁人是前倨后恭,蔡瑁则是准备前恭后倨。

蔡瑁自从房陵被诸葛亮坑了一次之后,这一路上都是很安静,很配合,甚至有些谦卑。

但是实际上……

不是说蔡瑁想要捣乱,也不是蔡瑁怀有二心,而是蔡瑁想要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想要为荆州蔡氏争取更多的利益。

蔡瑁是老手,他很精明。蔡瑁知道如果直接上去商谈,要这个要那个,亦或是不给什么条件,就要如何如何,这样下等的手法不仅是会拉低了蔡瑁本身的价值,也会连带着降低蔡氏的『品级』,因此蔡瑁很巧妙的先将自己摆在了较低的位置上,配合,服从,没有二话。

但是,关键也就是在这个『没有二话』上。

如果某些事情,某些局面一旦诸葛亮搞不定,需要蔡瑁『额外』的进行协助的时候……

就像是冒着大雨,翻山越岭,不走山都县城,而是偷袭隆中,然后直接扑向襄阳的策略,蔡瑁就是一声不吭,即便是蔡瑁知道这样的策略很危险,也依旧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甚至还将自己手下的精锐蔡氏私兵,一并交给诸葛亮调配。

这才是聪明人。

没错,蔡瑁在等着诸葛亮失败,也在等着诸葛亮主动来求他。

可蔡瑁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快成功了!

隆中啊,距离襄阳也就是一步之遥!

蔡瑁甚至觉得,如果不是诸葛亮需要在进入襄阳地区之前,好好休整补充一下,说不得就直接绕过了隆中,直扑襄阳!

在蔡瑁之前的认知里面,诸葛亮原本应该是一个谨慎的,小心的,甚至有些神经质……

哦,在大汉当下,还没有『神经质』这个词,顶多应该是『敏感』,或者是什么『神志难宁』、『心虚惊悸』等等。

原因很简单,诸葛亮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而且又是遭遇了徐州之祸,被迫要逃离家乡,千里奔波,这对于诸葛亮个人来说,无疑就是催化剂,逼迫着诸葛亮要快速成熟长大,但是也同样的,因为没有家族支撑,又是漂泊在外,所以必然就会有些『神经质』……

可是等到这一次,蔡瑁再次见到了诸葛亮的时候,感觉诸葛亮几乎就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小心谨慎依旧还有,但是同样的,也新增了眼下的这种『大胆妄为』!

关键是,这样的策略,还即将成功了!

大雨之中,沙摩柯破开雨雾,大踏步而来,胳膊下面夹着一个曹军兵卒,就像是夹着一条狗,到了诸葛亮近前啪叽往地上一丢,『抓来了!就这家伙,还尿我一腿!』

诸葛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看向了在地上泥水里面挣扎的那曹军,『骠骑有令,降者不杀,归乡有田……你可愿降否?』

……

……

大雨倾盆而下。

汉水翻涌如蛟龙出渊。

廖化站在泥泞的堤岸上,望着浑浊的江水漫过芦苇尖,将扎营的低洼地界染成墨色。

雨水顺着铁甲缝隙渗入里衣,使得他脊背上有些发凉。

他已经下令让手下前去寻找适合扎营的高地,但是目前暂时没人前来回报。

『校尉,粮车陷在十里坡了。』

一名传令兵急急而来。

『可曾见到曹军?』廖化没问粮车如何,因为那是假的粮车。

下雨天运粮,除非是真的急迫到了极点,否则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只不过廖化李典他们并没有什么即时战场联系的系统,所以李典按照原先和廖化商议好的策略,发出了假的粮车……

『没有见到曹军。』

兵卒禀报。

这种天气,确实是不方便,所以曹军不出动也很正常。

『校尉,粮车……』

兵卒见廖化沉吟不语,不由得提醒道。

『派两百人,前去帮忙推车。』

廖化吩咐道。

虽然粮车是假的,但是粮车里面运输的兵刃器械是真的。就算是没有这些兵刃器械,多一些辎重车到军中,也有利于下一阶段的移营做准备。

这场大雨来的又急又大。

白日里士卒们踩着齐膝深的泥浆加固营寨,入夜之后也难以在潮湿的环境当中休息。

廖化虽然下令让医师熬煮规避风寒的汤药,但是免不了还是听见一些咳嗽的声音穿透雨幕。

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暴雨第三日。

廖化揭开帐帘时,发现昨夜钉在泥地里的拴马桩竟浮出了半尺。

『这地方不能待了……』

新找到的营地,又不能用了。

紧急的吼声在雨幕里面响起,杂乱的脚步践踏着泥浆。

当第一辆辎重车陷在营门时,负责运输的军校还以为是拉车的牛在偷懒。结果等第三辆车也陷在泥浆之中的时候,才意识到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已经被雨水浸润冲刷得宛如沼泽。

荆襄之地,上古云梦大泽。

这曾经是上古九州中最为神秘的湿地秘境,如一块镶嵌在荆楚大地的翡翠琉璃。

横亘千里的水域,非后世之洞庭可比。

据说当年上古云梦大泽的烟波从深处涌出,就可以将荆襄的整片天地化作混沌初开的模样。

廖化不由得想起了这些事情,说是当暴雨倾盆时,蛰伏的应龙会展开垂云之翼,雷光在龙角间跳跃,将整片大泽化作连通天地的巨大镜面。

还有什么九头相柳,巨龟负书等的传说。

而现在,廖化渐渐地感受到了这些『传说』的威力。

他原本以为,因为他和李典是从上游往下游的荆襄攻击,所以不可能受到什么水攻的影响,也不会有什么水淹三军的局面,毕竟他和李典是轮番前进,上游如果曹军修建什么拦河水坝,他和李典一定会知道……

可是现在廖化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水攻,不仅只有拦河水坝这一种模式!

荆襄之地!

因为上古云梦泽的退化,使得荆襄地区一些低洼地方变成了陆地,但是从秦汉三四百年的退化,根本不可能让这些土地沉淀成为坚固的岩石。

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下雨,一泡水,即便是当下的小山丘,也有可能是上古云梦泽的水底!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即便是廖化找到了一些高地,也无法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所统领的兵卒……

一个丘陵,一个高地,能有多大?

这就是曹仁的杀招!

而接下来,隐藏在雨幕之中的曹仁战刀,又是会在哪里砍杀出来?

(本章完)

《诡三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诡三国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诡三国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