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1章 大唐双龙传(洛城 中)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洛阳的规模非比一般小城,南城便开有三门,中间的城门名建国门,左为白虎门,右为长夏门,型制恢宏。

宽达百步贯通南北两门的大街”天街”,在眼前笔直延伸开去,有七、八里之长。

街旁遍植樱桃、石榴、榆、柳等各式树木,中为供帝皇出巡的御道,大道两旁店铺林立,里坊之间,各辟道路,与贯通各大城门的纵横各十街交错,井然有序。

洛阳城以南北为中轴,一条洛水横贯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

若论内外水陆交通的便利,天下没有一个城巿可及得上东都。

除洛水贯穿其中外,还有东瀍河、西谷水、北金水渠、南通津渠、通济渠、伊水、漕渠、道渠、重津渠、丹水渠与大街小巷纵横交错,车船相接方便无此。

在城中逛了一个时辰,易华伟与单婉晶随意步入一间茶楼。

茶楼客人人不多,两人上了二楼选了张靠窗的方桌坐下。

穿着粗布衣衫的小二快步走来,用布巾擦着桌子,弯腰笑道:“两位客官用点什么?”

“一壶清茶,两碟点心。”

单婉晶开口道:“点心要素馅的。”

小二点头退下。

单婉晶的目光扫过茶楼内。这里约有十余张桌子,五桌有客。最里面一桌坐着三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在低声交谈。靠楼梯口一桌是个独坐的老者,慢悠悠地品茶。他们右侧一桌是一对年轻男女,衣着普通但料子不错。

窗外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几个小贩在叫卖,一个卖人的老汉推车经过。

易华伟笑了笑:“你觉得洛阳如何?”

单婉晶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看向易华伟:“街道很宽,商铺很多。但巡逻的士兵比我们天道盟辖下的城市多一倍有余。城门口盘查严格,但对胡商反而宽松些。”

停顿一下,单婉晶继续道:“物价偏高,一石米要三百文,比襄阳贵五十文。但比长安便宜些。”

“不错,观察得还挺仔细。”

易华伟微微颔首:“继续说。”

“城中势力复杂。”

单婉晶压低声音:“王世充控制着主要城门和官仓,但城南的市集多是独孤阀的人在收保护费。李密的人在码头活动频繁,刚刚我看到三艘挂着李密旗号的货船在卸货。”

“客官,您的茶!”

这时,小二吆喝着端来茶点和茶水。

单婉晶停下话头,等小二摆好东西离开后,才继续道:“城西有净念禅院,城东有李阀的宅邸。虽然李阀主力在关中,但这里留有足够的人手。”

易华伟提起茶壶,倒了两杯茶。

茶水淡黄,热气袅袅升起。

“洛阳是中原枢纽,谁都想控制这里。王世充占了先机,但守不住。”

单婉晶端起茶杯,没有立即饮用:“师父认为洛阳会落入谁手?”

“李密有兵但无根,独孤阀有势但无兵,王世充有城但无民望。”

易华伟平静道:“李阀有关中为根基,兵精粮足,更有能人辅佐。若我是李渊,必取洛阳。”

单婉晶抿了一口茶:“但我们天道盟…”

“我们暂时不会插手。”

易华伟打断她:“让李密、王世充先耗着便是。”

这时,隔壁桌三个商人的谈话声传入耳中。其中胖商人说道:“听说天道盟在南方推行新农具,租金低廉,不知是真是假。”

另一个瘦一点的商人接话:“确有其事。我表弟从竟陵来信说,他们租用了新式水车,灌溉效率提高三成,三成啊!这天道盟,果真不不同凡响!”

第三个留须商人压低声音:“更厉害的是他们引入的新作物。据说一亩地能产八百斤番薯,耐旱耐瘠,荒年也不怕饿肚子。”

两人对视一眼,骇然道:“竟有此事??”

见易华伟目光微垂,似乎专注于手中的茶杯,单婉晶便知道师父在凝神倾听,便不再说话,也注意听着周围的谈话。

楼梯口那桌的老者招呼小二续水,随口问道:“听说天道盟主无名先生,一夜之间平定竟陵叛乱,可是真的?”

小二一边倒水一边回答:“客官消息灵通。据说无名先生单枪匹马入城,次日叛军首领就开城投降了。”

靠窗那对年轻男女也被话题吸引。

男子开口说道:“天道盟治下税赋轻,商贾通行便利。我上月从襄阳回来,那里市面繁荣,物价平稳,比洛阳强多了。”

女子轻声接话:“但听说他们推行什么新科举,寒门子弟也能做官,这岂不是乱了纲常?”

易华伟微微一笑,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单婉明白这是师父示意她注意听,不由扭头看了那对男女一眼,在两人似有察觉时,及时收回视线。

这时,楼梯走上来了两个新客人。两人穿着普通的青布长衫,但步伐稳健,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是练家子。

两人在易华伟斜对面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茶。

其中一人低声道:“李阀这次又打了胜仗,二郎果然厉害。”

另一人应道:“薛举父子号称十万大军,被李世民五千精兵击溃,当真了得。”

易华伟的目光没有移动,但单婉晶注意到师父的耳廓微微动了一下。

第一个说话的人继续道:“李渊已经坐稳关中,下一步必定东出。这洛阳城,迟早是李阀的囊中之物。”

“王世充不会轻易放手。”

“王世充?”

那人嗤笑一声:“他连李密都应付不了,何况李阀大军。你听说没,李阀已经派人潜入洛阳,与独孤阀接触了。”

单婉晶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她看向易华伟,见师父依然平静地品茶,仿佛对听到的消息毫不在意。

那两人的谈话还在继续。

“李世民确实是个将才,但李阀内部也不平静。听说李建成对弟弟的战功很是不满。”

“兄弟阋墙是常事。但眼下李阀势大,连突厥人都给他们送马匹。”

易华伟轻轻放下茶杯,笑了笑:“李阀确有能人。李渊善于纳谏,李世民善于用兵,李建成善于理政。一家三人,各有所长。”

单婉晶皱眉:“但兄弟不和……”

“目前无妨。”

易华伟道:“外敌当前,内部矛盾暂且能压下。”

这时,那桌商人又谈回了天道盟。

胖商人说道:“据说无名先生武功盖世,曾独战散人宁道奇和天刀宋缺而不败。”

瘦商人摇头:“夸张了。但我确听说他改革吏治,重用寒门,许多世家子弟都很不满。”

留须商人压低声音:“不止如此。他还开放海外贸易,与东溟派合作,据说水师已经初具规模。”

斜对面那桌的两人显然也听到了商人的谈话。一人冷笑道:“天道盟主再厉害,也不过偏安南方。中原逐鹿,还得看李阀。”

另一人却道:“未必。听说天道盟暂停扩张是在积蓄力量。他们推行新政,储备粮草,训练新军。一旦出手,必是雷霆万钧。”

单婉晶微微倾身向前,声音压得极低:“师父,看来各方都在关注我们。”

易华伟点头笑了笑:“这是好事。让人敬畏好过让人轻视。”

楼梯又响,这次上来的是个说书先生模样的人,带着个少年。说书先生找了个空桌坐下,少年帮他摆好惊堂木。

几桌客人都看向说书先生,显然熟识。

小二赶紧送上茶水:“张先生今日讲什么?”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今日就讲讲李阀二公子大破薛举的故事。”

茶客们纷纷叫好。那对年轻男女显然很感兴趣,挪了挪椅子面向说书人。

说书先生拍了下惊堂木:“话说那薛举自称西秦霸王,拥兵十万,虎视关中。李渊命次子世民率兵五千迎敌…,两军对峙于高墌城。李世民深沟高垒,避而不战。西秦军求战不得,粮草渐乏……”

那桌两个练家子中一人低声道:“李世民此计甚妙。薛举性子急躁,必会强攻。”

另一人回道:“但听说李世民当时染病,军务交由刘文静和殷开山代理,二人轻敌出战,结果大败。”

说书人正好讲到这一段:“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李世民突然染病卧床,军务交由部下处理。那刘文静不听李世民坚守不出的指令,擅自出战,结果在浅水原大败!”

茶客们发出惋惜的叹息。单婉晶看到易华伟微微点头,似乎对李世民的做法表示赞同。

说书人继续道:“李世民病愈后,收集败兵,重整旗鼓。这次他仍旧深沟高垒,任西秦军如何辱骂挑战,就是不出战.”

易华伟忽然低声对单婉晶道:“为将者,最重要的是沉得住气。”

单婉晶点头:“李世民确实沉得住气。”

说书人讲到精彩处,又拍惊堂木:“如此相持六十余日,西秦军粮尽,士气低落。李世民见时机已到,命梁实率兵诱敌,将西秦军引至浅水原.”

那桌两个练家子中一人忍不住插话:“然后命庞玉从南原驰下击敌,自己亲率精骑从北原突袭敌后!”

说书人笑道:“这位客官说得不错!李世民亲率精骑,如天兵突降,直冲敌阵。西秦军大乱,被斩首数千级,薛仁果只得退守折墌城…”

茶客们听得入神,连小二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倾听。

说书人继续道:“李世民乘胜追击,将折墌城围得水泄不通。深夜,守军竟自相残杀,开城投降。薛仁果被生擒,西秦遂平!”

茶楼里响起一阵赞叹声。那对年轻男女显然对李世民很是钦佩,低声讨论着什么。

单婉晶看向易华伟:“师父,李世民果然是个劲敌。”

易华伟平静地添了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李世民此战看似精彩,实则冒险。若诱敌不成,反被围歼,关中危矣。”

单婉晶歪头笑道:“但他成功了。”

“所以他是劲敌。”

易华伟放下茶壶:“李阀有关中为根基,西无后顾之忧,东出只是时间问题。”

那桌商人又开始交谈。胖商人道:“李阀虽然势大,但听说太原并不安稳。突厥时常骚扰边境。”

瘦商人接话:“不仅如此。窦建德在河北势大,王世充占着洛阳,李密虎视眈眈。李阀要想东出,没那么容易。”

留须商人却道:“但我听说李渊已经派李建成留守长安,李世民继续征讨各方势力。照这个势头,不出一年,半个中原都将是李阀的。”

单婉晶注意到那桌两个练家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微微点头。她低声对易华伟道:“师父,那两人可能是李阀的探子。”

易华伟微微颔首,并不意外:“洛阳城内,各方势力的探子比比皆是。”

说书人已经开始讲下一个故事,关于李密与王世充的最近一次冲突。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呼。

易华伟站起身,放了几文钱在桌上。“我们走吧。”

单婉晶立即拿起长刀,跟随师父下楼。

阳光已经升到中天,街道上更加热闹。易华伟步履平缓地沿着街道行走,单婉晶紧随其后:“师父,我们接下来去哪?”

易华伟笑了笑:“你外婆应该到了,去见见她!”

…………

城西的街巷比城南更为狭窄曲折,易华伟带着单婉晶穿行其间。这里的房屋大多低矮陈旧,墙皮剥落处露出里面的土坯。几个孩童在巷中追逐嬉戏,见到生人立即停下,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

易华伟在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前停步。这门与周围数十扇门并无二致,木质斑驳,门环锈蚀。他抬手轻叩三下,停顿片刻,又叩两下。

门悄无声息地开启一道缝隙,一双警惕的眼睛在门后打量他们。易华伟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牌,在门缝前晃了一下。门立即打开,一个身着灰色短打的青年躬身退后,让出通路。

院内却别有洞天。

外面看似普通的民居,内里却经过精心改建。青石板铺就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西侧种着几株翠竹,东侧是一口雕石井。正屋的门窗都换成了新的,糊着洁白的窗纸。

院子中央有一口石砌的水井,左侧种着一棵老槐树,枝叶茂密。正面是三间相连的屋子,门窗都关着。(本章完)

喜欢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