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6章 超级门阀,朱氏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江淮之地,鱼米之乡。

因为大唐圣旨昭告天下的缘故,这里也有人在筹备和商量观礼。

有一座巨城,以前叫做石头城,北云被狼族灭掉的时候,赵构带领门阀南渡建立朝廷,把这座城纳入了南云的版图。

可惜那一阵由于太过动荡,趁机崛起了好几个不小的势力,其中有江南士族暗地资助的一方势力,挨着南云的旁边建立起了后周。

南云由于刚刚立足,再加上门阀暗中使坏,因此,这座城被后周夺了去。

连带着周围几个州域,也成落入后周的掌控。

后来,大唐江北道发生水晶巨宝惨案,那个犯事的世家仓皇逃窜,所去之地便是后周的地盘。

于是让秘密大白天下,原来后周是门阀扶持的势力。

杨一笑暴怒之下,发兵横扫这一片,不但把犯事的门阀斩尽杀绝,而且还顺手把后周地盘打了下来。

顺带着有周围九个小势力,一起宣布归顺加入大唐。

那一阵子,曾经让天下震惊到目瞪口呆,各方势力赫然发现,原来九家小势力全是杨一笑的弟子。

后周的地盘,加上九家小势力归顺,版图纳入大唐之后,便是现在的淮北道。

这一片庞大地域,有着一个超级门阀,当时也跟着归顺,成为杨一笑的另一家姻亲。

没错,正是江淮朱氏。

所谓超级门阀,指的是数代乃至数十代传承,不但盘踞一地实力庞大,而且无论经济还是官场全都盘根错节。

因此朱氏虽然归顺大唐,但是世代经营的祖地一时半会无法割舍,基本盘仍然在这里,庞大影响力也在这里。

尤其石头城一带,历来是江南重镇,朱氏老家就在这里,财富和影响力位列第一。

只不过,现在这里不叫石头城,归入大唐之后改了名字,而且是杨一笑亲自给改的名。

建康府!

大唐淮北道的治所就设在此处。

……

夜色迷离,明月高垂,朱涟儿和柔嘉母女,在一处庭院坐着观赏月色。

不远处有小家伙的笑声,是几个侍女在照看小孩玩耍。

朱涟儿自从当初北上之后,被徽宗老爷子做主和杨一笑睡了,由于道门补药的缘故,动不动就给杨一笑猛补,结果珠儿一直不愿意生,倒是别的女人全都连续怀孕。

比如朱涟儿就很猛,几年时间生了仨娃,如果加上早前的柔嘉公主,她现在已经是四个孩子的娘。

女人三十,如狼似虎,她比杨一笑大一岁,今年刚刚三十一,正是虎狼之年,说不定还能生。

最主要的是,她漂亮啊!

整个大唐后宅之中,虽然她年龄是最大的,但如果所有妃子比拼相貌的话,朱涟儿能把大家甩出好几条街。

比如顾朝露,相貌算一般,由于练武的缘故,有女子不具备的英气,可是,论漂亮肯定是不行的。

唐绣娘更差,几乎就是个农村柴火妞的级别,如果不是当初唐青云玩硬的,杨一笑和唐绣娘不可能成为夫妻。

赵明月算漂亮的,毕竟出身是皇族,云朝传承一百多年,代代皇族都娶漂亮女人,哪怕最初的基因相貌不好,一百多年也变好了。

然而,赵明月跟朱涟儿的相貌还是差一截。

就连号称大美女的李清瑶,乃是超级门阀精挑细选的联姻女,相貌虽然顶级,但是仍然跟朱涟儿有差距。

这所有妃子,都比不上朱涟儿……

毕竟是曾经的皇后啊。

她生了四个孩子之后不但不减美貌,反而多了一份少妇的诱人风情,再加上端庄大气缘故,堪称是天下女性诱惑力的第一名。

前不久杨一笑做出安排,让她带着柔嘉来江淮老家省亲,既是为了方便柔嘉帮助宋寄远赈灾,同时也是为了让朱涟儿回来走动走动……

除此之外,还有潜藏起来的意图,这才是最核心的本质,让朱涟儿影响整个朱氏。

现如今整个大唐有几家姻亲,说起来势力都算是能上台面了,然而真要是比拼起来的话,唯一能和李氏掰手腕的就只有朱氏。

徽宗老爷子当初就跟杨一笑说过,再强大的帝王也要使用平衡手段。

无论皇权多么稳固的皇帝,也无论这个皇帝的能力有多强,但是一人之力无法治理天下,终归是要让手底下人去负责。

而如果群臣百官抱成一团,皇帝就会被架空变成真的孤家寡人。

所以,必须让底下人出现派系。

派系越多,越好平衡!

争斗越厉害,皇帝越稳固。

……

今晚夜色很好,江南已经是初夏,既不炎热,也不觉冷。

有凉风习习,让人心情舒畅。

朱涟儿现在感觉日子很美满,她完全是一种有子万事足的心态,不但闺女柔嘉有了归宿,而且她后面还生了儿子闺女,因此,这一辈子肯定舒心。

她端起一盏茶,慢悠悠的品着,目光盯着庭院,听着孩子们的欢笑。

闺女柔嘉陪她坐着,偶尔会起身照顾一下玩耍撒欢的弟弟妹妹,如果看到弟弟妹妹太调皮,她偶尔会假装严厉呵斥一句。

这对母女最近一段日子过的很舒心。

忽然,庭院有脚步声响,很快就看到几个中年人出现,举着灯笼直奔她们坐的地方。

柔嘉一向聪慧伶俐,瞬间就微微皱眉,低声对朱涟儿道:“是大舅他们,没有家丁跟着!娘,他们必然有什么不想让下人知道的事,否则的话,不可能亲自举着灯笼来。”

朱涟儿微不可察点点头,道:“锦衣玉食久了,习惯摆谱被人伺候,如果他们是过来找咱们闲聊,肯定要让家丁打着灯笼照亮……”

她说着一停,目光闪烁精明,接着道:“现在他们却自己亲手提灯,确实有可能是你猜测的情况!”

“他们啊,有事不愿意让下人听到。”

娘俩小声说话的时间里,远处的几个中年人已经走近,人还没到跟前,已经笑着打招呼,十分亲切道:“涟儿妹子,柔嘉丫头,喜事啊,朝廷通知你们回京。”

这几人说着到了跟前,领头的中年先是冲朱涟儿点头示意。

然而此人笑呵呵的伸出手,在柔嘉小脑袋上揉了揉,语气颇为慈爱,温声问道:“外甥女,这些日子过的可还舒心吗?”

柔嘉连忙起身,屈膝微微行礼,举止落落大方,表现十分乖巧,道:“谢大舅关怀,柔嘉过的很舒心。”

“哈哈哈哈,舒心就好!”

中年人笑声洪亮,顺势也坐在石桌边,他目光看向朱涟儿,同时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

“妹子,你看,下午刚收到的朝廷正式通报公文,和之前收到的飞禽传书相互印证,让你们回京,结束这一次省亲。”

朱涟儿点了点头,面色平静没有波澜,淡笑道:“原本还想多住一些时日,想不到这才一个月就催了。”

说完之后,像是有些感慨,假装叹息道:“唉,可惜没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这一次回去啊,怕是要被别家比下去了。”

几个中年人的脸色明显一变。

尤其是领头的老大,目光之中闪烁忧虑,忍不住开口道:“妹子,这件事摆不平吗?”

朱涟儿像是很无奈,再次叹息了一声,语气故作苦涩道:“怎么摆平?你们让我如何摆平?此次大唐遭遇雪灾,堪称是一次国难,各家姻亲都在出力,唯有咱们朱氏纹丝不动……”

“你们不在京城,不知道那边的动作,那简直是令人感动啊,各家都在拼命的想办法。”

“比如唐家,就是门下省宰相唐青云那个唐家,人家小门小户的,全族只有几十口人,男的走街串巷去做小生意,女的在家里彻夜织布做衣服。”

“那么小的一个家族,几个月时间向国库捐赠了两三万贯……”

“你们也许会认为那是唐青云捞的钱,又或者认为是唐家沾了宰相门庭的光,所以,伸手在各行各业捞到了钱。但是我要告诉你们,那两三万贯是唐家全族用双手赚取的。”

“堂堂宰相之家,连肉都舍不得吃,从牙缝里节省,硬生生的省出来那么多。”

“他们不但向国库捐赠,而且还在城外搭建粥棚,想尽一切办法筹措粮食,缓解朝廷向流民施粥的压力。”

朱涟儿说到这里时,再次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她目光盯着几个中年人,语气比刚才显得更苦涩,继续道:“唐家只是一例,各家其实都这么做。”

“比如宋家,中书省宰相之门庭,人家为了赈灾之国事,连犯事的儿子都押进天牢。”

“原因仅仅是宋丞相的儿子准备倒卖粮食……”

“没动手卖呢,仅仅是念头,可就因为起来念头,就被宋丞相治了个死罪。”

“几位哥哥,你们说说,大唐这些姻亲在为国出力的时候,咱们朱氏却一直缩在家里装聋作哑,如此对比之下,你们让我如何抬起头?”

“你们问问如何摆平?”

“咱们还有必要摆平吗?”

“朝廷没说过要治罪,陛下也没有任何不满,虽然咱们没有出力,可是按照国法咱们也没犯法呀,既然如此,你们让我去摆平什么?”

朱涟儿说到这里,作势起身要离开。

并且,她顺势对柔嘉吩咐一句,道:“闺女,喊你弟弟妹妹别玩了,收拾收拾,准备启程。”

柔嘉何等聪慧,立马领会母亲意图,于是连忙假装焦急道:“我也早想着回去呢,毕竟家里有人虎视眈眈,崔小存那个死丫头,她肯定趁机和小虎头搞好关系。”

朱涟儿假装一叹,道:“和虎儿搞好关系无碍,毕竟那丫头是定下的正妻。我心里担忧的是,你的平妻被别家抢了。”

“前阵子我就听陛下说过,准备给虎儿确立正妃侧妃,一旦开始册立储君,这件事立马就办。”

柔嘉顿时表现的更加焦急。

而那几个中年人,则是脸色全都剧变。

只听一个人声音微微颤抖,由于吃惊以至于喉结滚动,语气慌张道:“刚刚还接到另一个消息,大唐发出圣旨昭告天下,要,要,要册立储君……”

朱涟儿其实心中早有预测,这时却表现的像是恍然大悟,连连道:“难怪了,难怪催促我回京。”

“这不但是让我回去参加册立大典,恐怕还要参与商讨储君的婚事。”

“如此一来,更让我担心了……”

“咱们朱氏这几年的表现,恐怕已经冷了整个朝堂的心,一旦有哪家想抢柔嘉的位子,恐怕没有任何大臣帮咱家说话。”

几个中年人脸色再次一变。

领头的老大长叹一声,神情明显变的苦涩,喃喃道:“我多次警告你们,不要一毛不拔,可是,你们总是不听。”

剩余几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声争辩,道:“当初咱们归顺之时,送上了一大笔财富,难道,难道那不算贡献吗?”

老大冷哼一声,但却没有回答。

朱涟儿则是假装萧索,默默坐在那里擦眼抹泪,女人嘛,演戏是天生的。

小柔嘉负责撕破脸皮,冷笑道:“四舅,你有脸说?”

“当初那一笔财富,你真以为是贡献吗?那是朱氏一族的买命钱,否则大唐军队为何放过朱氏?”

“这些年以来,你们动辄宣称是大唐姻亲,可是,你们做过什么吗?”

“朱氏号称超级门阀,自以为有个联姻的名分就能稳固,甚至,还打算各行各业赚取利益。”

“可你们有没有跟人对比一下,你们怎么不去问问人家李氏怎么做的?”

“现如今的李氏,已经被列入核心,每次皇宫之中重臣商量大事,李家那位都被父皇喊过去。”

“然而,朱氏一直没资格参与。”

“外翁他在京城好几年了,担任的官职仅次于尚书,可是,外翁他一次都没能参与皇宫之中的大事商讨。”

“舅舅们,朱氏跟李氏没法比了啊。”

柔嘉这一番话,故意把一个小丫头的气愤和不满表现出来。

很符合她的年龄,属于冲动容易说实话的情况。

这所谓的实话,不至于让人脸面挂不住,如果是朱涟儿说出来,则可能让人下不来台。

果然,几个中年人都未意识到柔嘉是有意引导他们思考。

他们个个脸色凝重,想的全是朱氏现在的局面。按照柔嘉刚才的说法,朱氏在大唐已经岌岌可危,不但没达到当初跻身核心的意图,反而满朝文武连一个帮忙说话的都没有。

这对于联姻势力而言,乃是最严重的危机。

……

【第三更送上,这一章4000多字大章,今天8000多字,这么多了,山水算是偷懒喘口气歇一歇,明天继续爆发】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