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开局一条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2章 回鹘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外面的纷纷攘攘,李唐端坐王府冷眼旁观,任它波诡云谲风高浪急,我自巍然不动。

有着部署在太空中的天眼卫星监察天下,加上总控智能星辰对手机终端二十四小时监控,不论是中原朝廷方面的猜忌、草原回鹘人的试探,还是高原上吐蕃高层的隐忍,都未曾偏离李唐设置的既定航向。

他的“苟道”方针,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北王府的核心议程上,战争与扩张被暂时搁置,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更为基础,却也更为宏伟的词汇:大基建。

在李唐的蓝图中,一个强大的文明,其根基并非仅仅是锋利的武器和雄壮的军队,而是高效、通达、能够承载海量物资与信息流动的社会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水利、通信……这些才是文明的骨架与血脉。

“轰隆隆——”

巨大的轰鸣声响彻在兰州城外的黄河故道上。

一台由“船山城”兵工厂出品的“开山者一型”蒸汽挖掘机,正挥舞着它钢铁的巨臂,每一次落下,都能挖起数吨的土石。

在它身旁,数以千计的劳工,正按照工程图纸的规划,在冷面工程师(t800-b工程机器人)的指导下,紧张而有序地铺设着枕木与铁轨。

这里,便是“大唐铁路总公司”承建的兰长铁路(兰州至长安)西段的施工现场。

经过长达半年的利益博弈与政治角力,中原的世家门阀与长安朝廷终于在西北王府抛出的巨大蛋糕面前达成了妥协。

他们或许不理解铁路背后所蕴含的工业革命的伟力,但他们能清晰地看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和足以改变一地兴衰的运输效率。

于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庞然大物——大唐铁路总公司,应运而生。

朝廷出人、出钱、出地,并以皇权背书,协调沿途州府;各大世家则踊跃出资入股,提供大量的劳力与物资;而李唐的西北王府,则牢牢掌控着最核心的技术、设备制造与工程标准制定权。

这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李唐用超越时代的股份制和工程承包理念,巧妙地将所有势力的利益捆绑在了这条钢铁巨龙之上。

从此,保护铁路,就是保护他们自己的钱袋子。任何试图破坏铁路建设的行为,都将成为所有股东的公敌。

李唐稳坐兰州,却将整个大唐的政治经济格局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很清楚,这条铁路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

它是一条深入大唐腹心的血管,未来,无论是工业品的倾销,还是兵力的快速投送,都将依赖于此。

当崇德汗再次风尘仆仆地赶到兰州时,他带来的不再是试探与机锋,而是满脸的震撼与近乎谦卑的恳求。

在返回回鹘汗国的途中,他亲眼目睹了兰长铁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那喷吐着黑烟的钢铁巨兽,那一日千里的铺设速度,那种组织严密、效率惊人的工程能力,彻底颠覆了他对“工程”二字的认知。

回到牙帐后,他将所见所闻,连同李唐描绘的农业蓝图,一并呈报给了父汗保义可汗。

保义可汗,这位在夹缝中求生的草原雄主,在长达数日的沉默后,终于意识到,时代变了。

过去那种依靠骑兵劫掠、以战养战的生存模式,在西北王府展现出的“科技”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原始。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由西北王府通过商队和“科技教”传教士有意散播出去的口号,如同草原上的野火,迅速在回鹘上层贵族中蔓延开来。

他们或许不懂其中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但他们能直观地理解:有了路,就能把牛羊更快地运到兰州换取精美的瓷器和丝绸;有了路,就能把西北王府的粮食和工具运回部落,安抚那些饥肠辘辘的牧民。

于是,崇德汗再次出使,带着他父汗的最高指令,向李唐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请求——恳请西北王府,为回鹘汗国修建一条铁路。

“王爷,父汗已经深刻认识到,封闭与落后只会导致灭亡。回鹘汗国愿以最大的诚意,学习西北王府的先进技术,走上文明富强之路。”

崇德汗再一次在李唐面前深深下拜,姿态放得极低,语气诚恳:“我们希望,能有一条从兰州,经由我汗国腹地,直达牙帐王庭的铁路。为此,我回鹘汗国愿付出任何代价!”

李唐端坐于主位,面色平静,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他等的就是这一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如果“渔”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授人者手中,那么对方就将永远成为另一方的附庸。

“殿下的请求,本王原则上同意。”

李唐缓缓开口,每一个字仿佛都敲在崇德汗的心坎上,“要想富,先修路。保义可汗能有如此远见,实乃回鹘之福。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修建铁路,是一项耗资巨大、工程浩繁的系统性工程。其难度,远非开垦几片农田可比。有些条件,我们必须提前讲明。”

“王爷请讲!只要西北王府愿意援手,任何条件我们都可以谈!”崇德汗急切地说道。

李唐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资源。铁路的枕木需要木材,铁轨和火车需要海量的钢铁,而驱动火车头的蒸汽机,则需要源源不断的煤炭。

贵国境内,凡铁路沿线二十里内的所有森林、铁矿、煤矿,其开采权必须归属‘大唐铁路总公司’回鹘分部所有。我们负责勘探、开采与冶炼,并向可汗缴纳一成的资源税。”

崇德汗心中一凛。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资源掠夺。但他转念一想,那些矿藏埋在地下,对游牧为主的草原人而言本就是无用的石头。用这些“石头”换一条能带来财富的铁路,似乎并不亏。

“小王……可以代父汗答应。”他艰难地点了点头。

“第二,治权。”

李唐的语气愈发严肃,沉声说道:

“铁路沿线的安全,必须得到绝对保障。因此,铁路沿线五里范围内,将设立‘铁路保护区’,由我西北王府派驻‘铁路警察’进行管理。

任何在保护区内发生的争斗、抢掠行为,都将由我方按律处置。贵国的军队和官员,非经许可,不得进入。”

崇德汗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这已经不是经济渗透,而是主权的割让!一条横贯国境的“国中之国”!

“王爷,这……这恐怕……”

“殿下。”

李唐摆手打断了他,意味深长地微笑着说道:

“没有绝对的安全,就没有绝对的效率。本王投入巨资为贵国修路,不是为了让它成为部落间械斗的战场,或是某些贪婪贵族劫掠商队的乐园。如果连最基本的秩序都无法保证,那这铁路,不修也罢。”

李唐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喙。

他显然是在用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强行推行他的标准。要么接受我的规则,享受铁路带来的便利;要么拒绝,继续在贫穷落后中挣扎。

崇德汗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他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好,小王会将此条呈报父汗,相信父汗为了汗国的未来,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第三。”

李唐的目光扫过崇德汗,带着一丝洞察世事的深邃,语气平和地说道:

“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工。本王可以提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基础劳力,需要贵国自行招募。

所有参与铁路建设的回鹘劳工,必须接受‘科技教’的教化,学习统一的汉话和基础的劳动技能。他们的薪酬,将由铁路公司以粮食和布匹等实物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任何部落头人、贵族不得截留。”

“同时,铁路沿线的每一个站点,都将配套建设一座‘科技教’学堂和一座医院,免费为沿线所有牧民的子女提供教育,为所有民众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

如果说前两条是对回鹘资源和主权的侵蚀,那么这第三条,则是对回鹘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性颠覆!

直接向底层民众发薪,意味着削弱了贵族对牧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建立学堂,传播“科技教”和汉话,是在挖断回鹘的文化根基。建立医院,用现代医学取代原始的萨满巫术,是在争夺信仰的最终解释权。

崇德汗浑身冰冷,他终于明白了李唐的真正意图。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晚唐:开局一条船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