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唐:开局一条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5章 这个时代的王者没有谁是易与之辈!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西北王府在七河流域的雷霆之势,以及随后在锡尔河畔展现的工业化基建能力,如同平地惊雷,震动了整个中亚乃至更远的西方世界。

一个新兴的、拥有着前所未闻的强大武力与组织效率的政权,以摧枯拉朽之势取代了旧有的部落秩序,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足以引发剧烈的地缘政治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便是黑衣大食。

哈里发阿布·贾法尔·阿卜杜拉·马蒙,这位素来以雄才大略着称的统治者,在得知东方突厥诸部被一个神秘的“西北王”李唐迅速整合,并且其军队装备着远超常规的“火器”后,立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他召集了帝国最精锐的将领和智者,对来自东方的所有情报进行严密的分析。

从那些惊恐逃回的商人和斥候口中,他们拼凑出了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悸的形象:一支纪律严明、火力凶猛的军队,以及一种能够“凭空”制造钢铁、修筑道路的奇特力量。

大食帝国立刻加强了河中地区的防务,并向呼罗珊总督下达了死命令,严禁任何东方势力越过锡尔河。

同时,大食的间谍网开始全力运作,试图渗透到这个神秘的“西北王府”内部,探明其力量的真正来源。

长安的大唐朝廷,唐宪宗李纯在收到西北王府的战报后,心情复杂至极。

一方面,李唐收复安西,驱逐吐蕃,无疑是光耀门楣的大功,让他这个皇帝脸上有光。

然而,李唐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以及他不受长安节制的“西北王府”体制,又让李纯感到深深的忌惮。

他深知,一个坐拥富庶之地、掌握强大军队,且远离朝廷掌控的藩镇,最终都可能成为尾大不掉的祸患。

只是眼下,吐蕃仍是心腹大患,南昭同样虎视眈眈。李唐的存在,恰好可以牵制这两股势力。

最让李纯拿不定的主意的,是原本在各地割据的地方藩镇在看到李唐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回鹘汗国后,一改之前的桀骜不训态度,该交税全额补上,该撤削的军队全部撤削。

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李纯选择了暂时安抚与观望,一方面继续加封李唐,并着重承认其大唐宗室子弟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则派遣一大批官员前往河西走廊,名义上是协助治理,实则暗中探查李唐的底细,顺带把朝廷的触角伸向北方大草原。

抛开跟李唐的皇权之争不谈,西北王府这次一举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最大威胁解决掉,对朝廷而言总归是利大于弊。

李纯现在还不知道,因为李唐的强势出击,大唐帝国避免了一场由回鹘汗国强硬提出的联姻要求,避免了一位大唐公主以身伺魔的可悲命运。

雪域高原,逻些王城。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此刻正坐在布达拉宫那高耸的宝座上,听着回鹘特使滔滔不绝的陈词。

药罗葛·图鲁,一个身材矮小却口若悬河的回鹘贵族,此时正声嘶力竭地痛陈利害:

“伟大的赞普陛下!您难道没有看到吗?那个来自东方的‘西北王’李唐,他是一个比大唐和回鹘加起来还要危险的敌人!

他们所使用的火器,能够轻易击穿我们的铠甲,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七河流域的部落,在不到一个月内便被他彻底征服!

现在,他已经将触手伸到了锡尔河畔,一旦他站稳脚跟,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回鹘,然后便是我们吐蕃的河西走廊,乃至整个雪域高原!”

图鲁的嗓音因激动而颤抖,他试图用最耸人听闻的语言,激起赤德松赞的危机感,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大唐安西大都护府的耻辱,难道赞普已经忘记了吗?如今李唐羽翼渐丰,他所图谋的,绝非仅仅是西域一隅,而是整个东方乃至更广阔的世界!

回鹘与吐蕃,虽然曾有宿怨,但在共同的巨大威胁面前,我们必须放下偏见,联手抗敌!唇亡齿寒的道理,赞普陛下难道不懂吗?”

然而,赤德松赞却始终面无表情,眼神深邃得如同高原的冰湖。

他端坐在宝座上,右手轻轻摩挲着镶嵌着宝石的权杖,心中进行着一番冷酷而理性的计算。

他很清楚,图鲁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李唐的崛起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其展现出的力量令人胆寒。但问题在于,吐蕃与回鹘联手,真的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李唐吗?

赤德松赞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关于李唐军队的零星情报:

射程远超弓箭的火枪,威力惊人的火炮,以及那种能够快速运输物资的“铁车”。

这些颠覆性的武器,让传统的骑兵冲锋和步兵阵列变得脆弱不堪。更何况还有那种能飞天九天之上释放雷霆天威的飞艇!

即使吐蕃和回鹘倾尽全国之力,集结数十万大军,面对这样一支拥有“神力”的军队,胜算几何?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侥幸能与李唐打成平手,甚至付出巨大代价将其击退,那么结果又会如何?

赤德松赞的目光转向了东方的地图。

长安的李纯,这位大唐的皇帝,绝非等闲之辈。他正在励精图治,试图重振大唐雄风。

如果吐蕃和回鹘联手与李唐血战,无论胜负,三方都将元气大伤。届时,长安的李纯铁定会趁虚而入,挥师进逼雪域高原,一雪前耻。

而且,不仅仅是李纯。西南的南诏王国,那个一直对吐蕃的边境虎视眈眈的蛮夷政权,也绝不会放过这个大捡便宜的机会。

一旦吐蕃主力被牵制在西北,南诏的军队很可能会越过金沙江,侵扰吐蕃的南部边境。

“死道友不死贫道。”

赤德松赞在心中默念着这句残酷的真理。

与回鹘联手,风险巨大,收益渺茫。一旦失败,吐蕃将面临两面受敌的窘境,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帝国的分崩离析。

而如果选择旁观,任由李唐与回鹘相互消耗,甚至与大唐的李纯产生冲突,那对吐蕃而言,无疑是坐收渔利。

赤德松赞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他看向眼前这个喋喋不休的回鹘特使,心中对“汉人精于窝里斗”的判断越发笃定。

他相信,李唐虽然强大,但终究是汉人,他与长安的李纯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这是汉人骨子里的特性决定的,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当这“两虎”都拥有问鼎天下的实力时。

“图鲁特使。”

赤德松赞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沉声说道:

“本王已明了贵汗之意。然,吐蕃与回鹘,素来各行其是,如今联手抗敌,恐并非良策。我吐蕃国力有限,边境绵长,实难再分兵西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强硬:“至于李唐,他虽强大,但其根基尚浅,且所图甚大,必将引来各方势力围攻。我吐蕃将固守边境,以观其变。至于贵汗的困境,我深表遗憾,但吐蕃此刻,也只能自保。”

图鲁特使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赤德松赞已经挥了挥手。

“来人,送图鲁特使回驿馆,好生款待。待他歇息几日,便送他启程返程。”

话音刚落,两名全副武装的吐蕃武士便上前,恭敬而强硬地将失魂落魄的图鲁特使带了下去。

赤德松赞看着特使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李唐与李纯,迟早会有一战。

而吐蕃要做的,就是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汉人内斗中,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最终坐收渔翁之利。

他要让大吐蕃王朝像一只蛰伏在雪山深处的巨兽,积蓄力量,以待天时。

喜欢晚唐:开局一条船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晚唐:开局一条船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