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赵云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9章 天下归一,解甲归田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襄阳失守后,荆州局势急转直下。诸葛亮深知再战无益,便向刘备谏言:“主公,荆州已不可守,不如暂退益州,依托蜀道天险,再图后计。何况赵云军已经渗透益州,死守梓潼,剑阁等地。”

刘备神色黯然,望着江陵城下的赵云大军,长叹一声:“也罢,不知翼德在益州如何,只是荆州基业毁于一旦,我愧对先主(刘表)啊!”

诸葛亮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主公仍在,他日必能卷土重来!”

刘备最终点头,下令全军撤往益州。赵云得知刘备退兵,并未追击,而是先稳固荆州,同时派马超、太史慈,徐晃分兵收取江夏、长沙等地,彻底掌控荆襄。

与此同时,高顺,马铁等人在梓潼,已经与张飞等人酣战已久,各有胜负。也幸亏了入蜀之路已经打通,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送来。

刘备对诸葛亮道:“梓潼乃入蜀要道,如今被高顺占据,法正等人又久攻不下!”

诸葛亮沉思片刻,道:“高顺,马铁等人虽勇,但孤军深入,粮草难继。可令黄忠、严颜率军围困,再令翼德断其粮道,逼其投降。”

刘备依计而行,命黄忠领精兵一万,严颜率蜀地兵马,合围梓潼。

高顺见蜀军四面围城,心知不妙,但仍镇定自若,对马铁,马休道:“我等受主公之命,占据此城,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

陷阵营将士齐声,还有马铁,马休等人呐喊:“誓死追随将军!”

高顺下令加固城防,并派斥候突围求援。然而,蜀军围困严密,信使屡次突围皆被截杀。

数日后,城内粮草渐尽,士兵饥疲交加。高顺亲自登城督战,激励士气:“再坚持三日,主公必来救援!”

赵云得知高顺被困,立即召集众将商议。郭嘉道:“高顺乃我军悍将,若失梓潼,益州门户大开,刘备必据险死守,再难攻克。”

赵云沉声道:“我亲自率军救援!”

郭嘉摇头:“不可,刘备、诸葛亮必在途中设伏,若贸然进军,恐中其计。”

赵云思索片刻,道:“既如此,可令马超率西凉铁骑先行,进攻永安,诱蜀军出战再令张鲁率军,绕道米仓山,奇袭蜀军后方!”

郭嘉赞道:“主公此计甚妙!另外庞德如今在剑阁,可令其领军进攻黄忠,吸引敌军的注意力,更有利张鲁的行动。”

马超依计而行,率军大张旗鼓逼近永安。刘备果然中计,以为赵云主力来攻,便令关羽率军迎战。

两军于城外激战,马超勇猛,连斩蜀军数将,关羽大怒,亲自出马,与马超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与此同时,庞德也率领三千精锐,进攻黄忠大营。黄忠见庞德居然敢出关,立即领军上前厮杀。

就在此时,张鲁领杨任,杨昂率精锐自米仓山杀出,直袭蜀军大营。张飞虽勇措手不及,营寨大乱。高顺在城上望见援军已至,立即率陷阵营,马铁,马休也领军杀出,内外夹击张飞领的蜀军大败。

黄忠见势不妙,只得收兵撤退与张飞汇合,退回绵竹关。高顺与庞德,杨任等人会师,抱拳道:“多谢诸位!”

众人连忙拱手回礼道道:“三位将军坚守孤城,已是大功!”

梓潼一战,蜀军损兵折将,刘备被迫从永安退守成都,关羽留守江州。益州各地守将见刘备势弱,纷纷动摇。

诸葛亮进言:“主公,如今唯有联合孙权,共抗赵云,方有一线生机。”

刘备苦笑:“孙权狡诈,岂肯真心助我?”

诸葛亮道:“可遣使赴江东,许以荆州之地,诱其出兵。”

刘备无奈,只得派简雍为使,前往江东求援。

赵云乘胜进军,命令马超,童飞等人进军江州。亲自率领太史慈,徐晃等人由上涌出发,前往梓潼直逼绵竹关。益州世家大族见大势已去,暗中联络赵云,愿为内应。

郭嘉对赵云道:“主公,刘备已是穷途末路,若能劝降,可免益州生灵涂炭。”

赵云颔首,遂修书一封,射入成都城中:

“玄德公,天下大势已定,何必再作无谓抵抗?若开城归顺,陛下必定会以王侯之礼相待,保刘氏宗庙不毁!”

刘备览信,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天意如此,非战之罪……”

“主公三思,大局未定,我等有绵竹关,江州为屏障。赵云连续征伐,后勤补给一定十分困难?若是联合孙权,联合奋力反击,一定还有机会。”诸葛亮连忙对刘备说道。

刘备闻言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宪和(简雍字)可有回来?”

诸葛亮说道:“尚未回来,但是我想孙权定不会束手待毙。”

“也罢,集中兵力,前往绵竹关。我等与赵云一决胜负!”刘备坚定的说道。

刘备率领残部,还有关羽一同前往绵竹关,与张飞、黄忠、严颜等将会合。诸葛亮清点兵马,尚有三万余人,虽士气低迷,但仍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主公,绵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云虽强,但长途奔袭,粮草转运艰难。只要死守不退,待其粮尽,必可反击!";诸葛亮劝道。

刘备点头,沉声道:";传令全军,加固城防,多备滚木礌石,务必死守此关!";

与此同时,赵云大军已至绵竹关下。见关隘险峻,赵云对众将道:";刘备困兽犹斗,此战不可轻敌。传令全军休整三日,待攻城器械齐备,再行进攻。";

就在赵云围攻绵竹关之际,江东密探飞报:";孙权命吕蒙为帅,陆逊为军师,率五万大军进犯荆州,已攻占江夏!";

太史慈闻言大惊:";主公,荆州空虚,若被孙权所得,我军将腹背受敌!";

“主公莫急,孙权既敢集中兵力,想必也是做好了全力一战的准备。可令张辽,沮授全力突进江东。”

赵云沉思片刻,决然道:";准!另外刘备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传令华雄率一万精兵回援荆州,务必守住襄阳!";

诸葛亮得知孙权出兵,立即进言:";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可派关羽率轻骑出江州,袭扰赵云后方,与孙权形成夹击之势!";

三日后,赵云下令攻城。太史慈率先锋架起云梯,陷阵营顶着箭雨攀城而上。张飞在城头怒吼:";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战!";亲自持矛将数名赵军挑落城下。

高顺见状,亲自率死士登城,与张飞短兵相接。二人激战三十回合,难分高下。就在此时,太史慈率玄甲骑突袭城门,撞木轰然撞击,城门摇摇欲坠。

黄忠急令弓弩手集中射击,太史慈肩中一箭,仍死战不退。危急时刻,严颜率敢死队冲出城门,与玄甲骑混战一团。

荆州方面,徐晃虽奋力抵抗,但吕蒙用兵如神,连破数城。陆逊更施火攻之计,焚毁赵军粮仓。襄阳守将文聘独木难支,飞书求援。

赵云得知战报,陷入两难。郭嘉献计:";可令太史慈将军佯装撤军,诱刘备出关追击。主力则连夜回师荆州,先破孙权!";

次日,赵军果然拔营后撤。刘备见状大喜:";赵云粮尽退兵,天助我也!";欲率军追击。

诸葛亮急劝:";主公勿急,此必是诱敌之计!";话音未落,探马来报:";关羽将军已率军出江州,正与马超交战!";

刘备大惊:";云长中计矣!";急令收兵,却为时已晚。马超伏兵尽出,截断归路。赵云主力则悄然东进,在当阳大破吕蒙。陆逊见势不妙,率残部退回江东。

经此一战,刘备损兵折将,困守孤城。孙权见联军溃败,再不敢轻举妄动。赵云回师绵竹关,再度劝降:";玄德公,天下黎民苦战久矣,何不早降?";

城头之上,刘备望着疲惫的将士,终于长叹:";罢了,开城...投降吧。";

张飞闻言也是一脸无奈,说心里话,他确实不想与赵云对战:";大哥!我等尚可...";话未说完,见刘备泪流满面,终是默然。

建安二十四年冬,刘备出降。刘协以诸侯礼相待,表奏朝廷封为安乐公。

就在天下即将平定之际,张辽奉赵云之命,率五千精锐自会稽登陆,星夜奔袭建安。孙权本以为长江天险固若金汤,未曾想张辽竟能突破水军防线,直捣吴郡腹地。

建安城中,孙权正与周瑜商议对策,忽闻城外杀声震天。张辽一马当先,率军攻破城门,东吴守军猝不及防,纷纷溃散。

“主公,大势已去!”周瑜握剑长叹。

孙权仰天长笑:“不想我孙仲谋,竟败于张文远之手!”言罢,拔剑自刎。周瑜见状,亦横剑于颈,追随而去。

东吴众将见主公英魂归天,再无战意,纷纷归降朝廷。至此,江东平定,天下终归一统

洛阳朝堂之上,刘协欲继续任用赵云为大将军,统摄天下兵马,位列三公之职之己。然而,赵云却单膝跪地,郑重请辞:

“陛下,天下已定,臣愿解甲归田,还政于朝。臣举荐沮授、荀彧、诸葛亮、田丰等人,皆乃治世之才,可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刘协再三挽留,赵云却心意已决。最终,刘协含泪应允,赐赵云“常山王”虚爵,准其归隐。

赵云携三位夫人——蔡琰、童燕、马云禄,带上亲卫典韦与军师郭嘉,悄然离开洛阳,返回常山故里。

“主公!”正在回去的路上,两骑快骑紧追而来。

赵云闻言停下来,回头一看,原来是高顺,太史慈二人前来。

“伯平,义子!你二人怎会来此?”赵云对二人说道。

两人互看一眼,哈哈大笑一声,太史慈说道:“我与伯平还有文远已辞掉官职,决意一同追随大哥归隐山林。”

……

在常山一处幽静的山巅,赵云早已命人修建了一座草庐。这一日,他邀来故人——刘备、曹操、关羽、张飞,共聚于此。

夕阳西下,山风徐来。众人席地而坐,酒香四溢。

“想不到,我等争斗半生,今日竟能在此共饮。”曹操举杯笑道。

刘备亦笑:“天下已定,恩怨皆成过往,今日只论英雄!”

关羽抚须长叹:“云长曾誓死效忠大哥,如今……”

赵云摇头:“云长兄,天下苍生得享太平,便是最好的归宿。”

张飞哈哈大笑,拍案道:“说得好!来,今日不醉不归!”

众人举杯痛饮,谈笑风生。曾经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皆化作杯中酒,随风而散。

自此,赵云隐居常山,与三位夫人耕读传家,教导乡民习武强身。典韦与郭嘉亦相伴左右,偶尔与旧友书信往来,笑谈天下风云。

刘备、曹操等人亦各自归隐于常山,或着书立说,或游历山河。

多年后,世人仍传颂着他们的故事。而那常山之上,每逢夕阳西下,仿佛仍能听见英雄们的笑声,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全剧终

《穿越之赵云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穿越之赵云传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之赵云传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