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在散朝之后,一个个都对今天出现的《论语》很是好奇。
他们陆续前往杨彪、董承的府邸进行拜访。
杨彪和董承都对刘协拿出来的《论语》赞不绝口。
很多官员都想去拜访一下刘俊,想问问刘俊还有没有类似的东西。
可他们却没有胆子去。
刘俊一直以来给他们的威慑实在是太大了。
短短时间内,整个洛阳都在流传着刘协手中的那本《论语》。
当天,洛阳城东部尉管辖的铜驼街,街角突然冒出一间崭新的店铺。
乌木招牌上书 “刘家书肆” 四个鎏金大字,伙计们正将一摞摞装订整齐的书籍搬到柜台,纸张翻动的簌簌声吸引了往来行人。这是刘俊麾下刘家商队在洛阳开设的首家店铺。
几个游手好闲的世家公子看到这一家店铺,很是好奇。
“书肆?这倒是新奇啊!也不知道是卖什么东西?”
“那就看看吧。”
世家公子哥闲着也是闲着,有新鲜的玩意,他们最是好奇了。
几个公子哥走进来,掌柜的就直接迎了上去,不卑不亢地说道:“几位公子是来买书的?”
“书?”公子哥们最讨厌的就是读书,没想到这里是卖书的。
可他们没发现有什么竹简啊。
“你们这里是卖什么书啊?怎么没看到?”
掌柜的立马就指着摆放好精美书册,说道:“这个就是。”
几个公子哥震惊不已,急忙走到摆放好的书籍。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书籍,情不自禁地打开一看。
这一看,简直震碎了他们的三观。
洁白如玉的纸张,丝滑的手感,清晰秀丽的字体,还有淡淡的油墨香气。封面更是精美无比!
世家之中有不少的藏书,之前锦衣卫都上门借书。
公子哥们虽然不喜欢读书,但他们却知道眼前这本精美的《论语》,其作用有多大。
一个公子哥急忙问道:“掌柜的,这怎么卖?”
掌柜的轻轻笑道:“一金,一本!”
“啥?这么贵!抢钱啊!”
“就是!这玩意居然要一金,简直荒谬。”
公子哥们都感觉太贵了。
掌柜的一点都不在意,淡淡地说道:“几位公子要是买不起,还请移步。送客!”
说完,掌柜的就是直接扭头。
几个公子哥在洛阳地面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被人如此轻视,一个个愤怒不已。
正想发飙的时候,一个公子哥看到了刘家商队的商号,马上就制止了同伴们。
“不要冲动。这是唐王的产业!”
“唐王的产业啊?!怪不得那么嚣张。”
世家公子哥敢得罪任何人,但就是怕惹到刘俊。
洛阳城内势力颇多,犬牙交错。所有势力都谨记一件事情,得罪别人,可以靠着关系和手段来化解。得罪刘俊,那就自己找一个地方,自挂东南枝,以免祸害家人。
公子哥们快速离开,不敢得罪刘家商队。
很快的,刘家书肆售卖全新版本《论语》就传遍了整个洛阳。
仅仅一个时辰之后,刘家书肆外面就已经站满了人。
他们回去将这事和自己的父亲一说,他们的父亲马上就让他们快速过去购买。
然而来到这里之后,已经晚了。
一本一金,绝对是奢侈品。但洛阳城是什么地方,达官贵人、世家大族最多的地方,有钱人多的是。
一个时辰,刘家书肆准备的几百本《论语》被抢购一空。
购买不到的人,无不捶胸顿胸。
见此,刘家书肆的掌柜走了出来,拱手道:“诸位,今日的书册已经买完了。在下已经和东家汇报了,明日一早就会有新书前来。明日请早!”
一听明日还有,众人才松了一口气,纷纷回去复命。
唐王府中,刘俊已经得知了售卖的火爆。一日之内,进账五百金!
随即刘俊立刻吩咐下去,每天售卖五百本,为期三天,卖完即止。
刘俊还故意让人把这个消息流传出去。
一夜之间,所有达官贵人、世家大族都收到了消息。
天未亮时,店外已排起长队。
最前排的是国丈董承的管家,捧着紫檀木书匣,身后跟着四个精壮仆役,显然是势在必得。
他身旁站着弘农杨氏的子弟杨俊,这位以藏书闻名的世家公子亲自带着书童排队。
“听说这新纸比蔡侯纸更白更韧,印刷的字迹比抄本还工整,今日定要抢几本回去。”杨俊心中打定了主意。
这两位都是朝堂上的杨家、董家的代表人物,其他人等不敢得罪。
中间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队尾的富商王元则让仆役搬来太师椅,捧着银炉取暖,对身边人笑道:“不就是一金一本?某家要包圆最后十本,给府里的妻妾都发一本,也算沾沾文气。”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
“区区一个商贾!居然和我等同列?”
“王元,本公子不想见到你。你最好是给我滚!”
王元猛然发现站在自己前面的都是大佬,马上就闭上嘴巴。
大家伙都是斯文人,倒是没有针对万元。
辰时三刻,店铺门板刚卸下一半,人群就骚动起来。
伙计刚将第一摞《论语》摆上柜台,东城的管家就挤到最前,掏出五枚马蹄金拍在案上,说道:“先来五本!”
掌柜的冷声说道:“每人最多限购三本!”
“这?”董承的管家有点为难,说道:“难道就不能通融。”
“不买,还请让后面的人来。”掌柜的言辞还是非常的冷漠。
董承的管家自然知道这是刘俊的产业,也不敢嘚瑟,自然是应允的。
掌柜的收了钱,伙计立刻将三本《论语》奉上。
管家接过来一看,只见封面是靛蓝绫锦,题签用朱砂印刷,翻开内页,桑皮纸洁白如霜,墨字清晰如刻,。管家忍不住赞叹:“果然名不虚传!这纸张摸着比丝绸还滑,字迹比宫廷写本还规整!”
排队的人群瞬间沸腾。
杨俊挤到柜台前,说道:“还请给在下三本!”
钱货两清。
杨俊手指抚过书页,发现每页边缘都用黄铜装订,比传统的竹简更为方便。
其他人纷纷解囊购买。
后排的王元算了一下,发现轮到自己的话,自己是买不到的。
王元高声道::“谁让我上前,我给他一金!”
人群顿时炸开。
同样担心自己买不到的公子哥,高声道:“我出三金!”
原本整齐的队伍变得混乱,挤得最前面的几个人险些摔倒。
店铺内,掌柜的额头冒汗,一边让伙计维持秩序,一边高声喊道:“每人限购三本!按排队顺序来!”
可没人听得进去。
一大群人争先恐后,害怕自己的位置被人抢了。
书肆掌柜真的没想到这帮人都不怕刘俊,简直是猖狂。
好在刘俊早就预料到的情况,东部尉的官兵及时赶到,手持兵器维持秩序。
东部尉可是唐王刘俊的老单位了,能够在这里就任,几乎算是刘俊的嫡系。
有了官兵的插手,没有人敢造次了。
不多时,五百本《论语》立刻就被售卖一空。
没抢到书的人不肯散去,希望接下来是不是有新货进来。
然而掌柜的直接让伙计挂出“明日请早”的木牌。众人才无奈地叹息。
而名场面就出现了。
买不到书的人缠着买到书的人,希望对方可以让上一本。
好不容易买到书的人自然不会想让。大家伙都是家大业大的,区区三本书,哪里够啊。
富商王元更是愿意给出二十金一本的天价购买。
然而没有人答应。
傍晚时分,店铺门板重新上好,却挡不住外面的喧嚣。掌柜的清点账目,柜台下的金锭堆成了小山,伙计们正在忙碌地装箱。
而店外,没抢到书的人仍在徘徊,有人托伙计传话预定。掌柜是一个都没有答应。
于是乎,就出现了一个新奇的一幕。
书肆外面一大堆人在排队,为明天的新书排队。
连附近卖胡饼的小贩都趁机涨价。
沾了书香,饼也该贵些。
消息很快传到宫中,汉献帝听说后,对皇后叹道:“皇叔在商贾上的才学,简直天纵奇才。朕要是有他一半的头脑,也就知足了。”
皇后笑而不语。
大汉这么多年,汉室才出现刘俊这样的妖孽。
而太傅杨彪和董承就坐在一起,手里头拿着买回来的《论语》。
杨彪轻笑道:“唐王真是厉害,一下子就把人心给抓住了。这一次赚的钱,足以让唐王不用为钱犯愁。”
董承笑道:“唐王天纵奇才,不是我等可以想象的。恐怕明日过后,会有新的书籍出现。”
“你我还是派人去撑撑场面吧。”杨彪轻轻一笑。
对于刘俊的计划,杨彪心中有数。
以杨彪和董承的官职,加上和刘俊的关系,免费拿到新书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刘俊难道会小气到不给他们么?这是不可能的。
但杨彪和董承却是选择去购买。
连朝中大佬都踊跃购买,其他人会怎么想呢?
不得不说,杨彪和董承活得非常通透,将人心给掌握住了。
喜欢我也是皇叔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我也是皇叔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