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拴俊的供词,把康熙彻底给吓住了。
叫他吃惊的不是三公主如何配合他,已经彻底放弃了与他对抗,选择了隐身埋名。这本身就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现在最可怕的,是他又弄出了一个更可怕的人物。
这个叫他感到害怕的人物便是前朝太子朱慈烺。
大明国的倒塌,无异是惨烈的。
虽然康熙没亲眼目睹那段历史,但从奶奶那里,康熙听说过朱慈娘的故事。知道他是大明国已经钦定了的太子,不出意外的话,他就是未来帝国的皇帝。
是李自成坏了他的帝王梦,并把他成功俘获,然后把他哥仨带到北伐吴三桂的战场。
在这场生死大战中,李自成彻底败北,不仅丢掉了山海关屏障,还把太子哥仨给弄丢了。
从此,太子哥仨是否在人世,就成为了一件公案。是生是死,众说纷纭,成为多方追寻的目标。
大清国从立国那天起,就把弄清太子的生死,作为必解课题,给予了充足的重视。从顺治到康熙,父子二人都组织过专门的力量,追查太子哥仨的行踪。
虽然民间有三公主在世的传闻,但其毕竟是个公主,其影响力比起太子来,不知弱了多少倍。
可以想象,假如太子某一天突然来到世间,振臂一呼,肯定会有无数人响应,天下立马会大乱。
所以太子的生死,就成为朝廷最头痛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调查,康熙终于得出结论,太子哥仨都不在人世了。
他们可能都死于李自成讨伐吴三桂的那场混战。
从此解除了这方面的担忧。
现在,王拴俊口供中又蹦出太子来,怎能不叫康熙心烦意乱呢?
那么,王拴俊说的这件事到底有何依据呢?
这时,康熙才知道,不但他对明太子的生死分外关心,就是张信,也从未放弃过对此事的探寻。
保护太子平安脱险,是崇祯临死前的嘱托,忠心耿耿的张信,当然不遗余力地去办。
他一直相信太子还活在世上,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他在挖开广元寺宝藏,准备离开京都时,就把一个犯了错误的原东厂人士丁一水留了下来,安排给他唯一的任务,便是寻找太子哥仨。
一找就是三十年。
凭张信对情报的灵敏嗅觉,他一定是发现了什么,所以才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让一个人如此专心地做一件事。
王拴俊和丁一水相当地熟悉,但分别后,二人只见过一次面,还是在卧龙山。
那是丁一水唯一的一次对卧龙山的访问。
名义上是游玩,实际上,他是来向张信做交代的。
多年来,他专注于找太子哥仨,已经从京城周边,转移到周边省份。
他的行动变化说明,如果太子活着,已经逃离了山海关战场一带。
这次丁一水来卧龙山,和张信二人闭门谈了很久,次日,他就又走了。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马武和王拴俊等几个人,同样都很熟悉丁一水,也知道他所执行的任务,和皇太子有关。
他们认为,丁一水长期没有归队,这就证明,他所执行的任务,还有继续执行下去的价值,肯定是发现了太子等人存活下去的痕迹。
他这次到卧龙山,一定是来向张信汇报这些年寻访太子厍取得的成果的。
并且来征询张信意见的,是停下来,还是继续找。
他的卧龙山之行一定得到了张信的支持,所以他在山上几乎没做停留,便又下山了。
这次从卧龙山逃回内地后,王拴俊没有见到过丁一水,因此可以肯定,他仍在找寻太子之中。
可以这样想,都几十年过去了,太子都不现身,假如他活着,极有可能是少年时的经历,把他吓怕了。而他现在的生活,很安稳,他因此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生活了,因此他才对外隐瞒自己的身世,但其行踪还是被丁一水发现了。
至于丁一点有没有和太子见过面,就不知道了。
公主是知道丁一水这个人的,知道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他哥哥,因此很留意这个人。
公主可能在近期见到了丁一水,知道了同父异母的哥哥还在世,出于亲情上的考虑,所以一定要去和哥哥见上一面。
既然公主知道了太子的藏身处,那消息更灵通的张信,自然就更知道了。
他们之间有没有亲密接触,还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张信一定会去见太子的。否则也就不会费这么大的代价,派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寻找了。
至于太子会不会接受张信的邀请,取代公主,出来主持大局,也就不知道了。
不过可以肯定,如果他要应邀出世的话,所产生的影响力,远超公主许多倍。
因此康熙十分关心张信的走向,有没有去大西北。
得到的回答很叫康熙意外:张信没有选择去找太子,而是和方静去了海外。
卧龙山失守,对张信造成了很大打击。谁料祸不单行,他在内地构筑的最大窝点堌堆庙,又遭到了破坏。他能藏身的地方己屈指可数。
而康熙对他的打压,越来越厉害。他每在一个地方,待不了几天,就要转移地方,使他很苦恼。
好在这时候,身边有了方静,给了他很大安慰。
自丈夫李标死后,方静情绪低落了一阵子,但不久,他就想开了。
对她来说,失去了一个,又得到了一个,老天是公平的。
虽然李标是和她共同生活了多年的丈夫,可是张信也不是外人啊,哪是她少女时代的恋人。两个在生活中本不应有交集的男人,却神差鬼使地聚在了一起。
这样情形,对于方静来说,相当地尴尬。好女不嫁二夫,注定今生他和张信无缘了。
虽然这很痛苦,但这种情形注定无法改变了。
他只能在事业上多帮助一下张信,以弥补自己的缺憾。
谁料,李标被捕了,并丢失了性命,虽然叫人伤心,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又做了一任好事,腾出了位置,让她方静重新回到张信的怀抱。
面对哭成泪人的方静,张信也落泪了。他承认是自己害了李标,人家一个堂堂上将军,本应享受荣华富贵,自己却劝人造反。反没造成,人被杀了,还不都是自己惹的错?
因此面对他的遗孀,很愧疚,况且又是自己以前的恋人。
于是理所当然地把她揽入自己怀里,最终走在了一起,了却了几十年的心愿。
但是在国内如此高压的形势下,想平静地生活,显然不可能。正巧这时他的一个早年去海外的弟兄,听说了他的困境后,和他取得了联系,让他去海外躲避一段时间。
张信见国内形势十分严峻,确实难以存身,便安排好了一切,就和方静一起,在友人帮助下,去了南洋。
《他是奸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他是奸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