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特端着一杯黑咖啡,端坐在屏幕前,眼神里全是浓浓的嘲讽,“欧洲人似乎以为利用李安然在金融市场里搞风搞雨,欧元就能挺过去了?真是天真得可爱。”
他转身看向肃立一旁的心腹行动处长罗伯特·盖勒:“博索萨油田……李安然果然是个精明的赌徒,用一块他暂时啃不动的肥肉稳住了法国人,他想用资源换时间,换空间……可惜……”肯特抿了一口苦涩的咖啡,“他不懂,或者说他低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势面前皆为蝼蚁的道理。。”
盖勒立刻领会:“您是指科索沃?”
“没错!”肯特将咖啡杯重重放在桌上,“博索萨再大,也只是一口不知道什么时候产油的油井。而科索沃,是埋葬整个欧元信心的坟墓。米洛舍维奇的顽固给了我们完美的借口,法国人和德国人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和人道主义大旗,不得不跟着我们的节奏走。他们心里清楚,战争一旦打响,资本会像受惊的鸟群一样逃离欧洲,飞向哪里?”他指了指屏幕上的美元符号。
“华尔街已经准备好了盛宴……高倍杠杆做空欧元、欧洲股市的衍生品。”肯特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标有最高机密的行动计划书,封面代号:铁砧行动。
“五角大楼和北约司令部的计划是什么?”肯特问。
“第一阶段……”盖勒汇报,“计划动用包括b-2隐形轰炸机、F-117夜鹰攻击机、F-15、F-16战斗机、战斧巡航导弹在内的强大空中力量,对南联盟全境,特别是科索沃及塞尔维亚本土的防空系统、指挥中心、军营、桥梁、工厂、甚至电视台等关键基础设施,进行持续、高强度、不分昼夜的精确打击,彻底摧毁南联盟的战争潜力,迫使其屈服。”
“很好。”肯特点头,“规模要大,时间要长,画面要震撼。我要让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的投资者,每天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贝尔格莱德的硝烟、被炸毁的桥梁、哭泣的平民,让战争在欧洲心脏地带爆发这个念头,成为他们每晚的噩梦。放出风去,就说俄罗斯为了遵从与南联盟之间的军事联盟协议,大概率会出兵参战。我要让他们知道,欧洲很快就会成为地狱。”
“明白,长官。舆论战小组24小时待命,cNN、bbc等主要渠道已做好预案。”盖勒回答。
肯特拿起另一份文件,“关于马岛和李安然……他和俄罗斯的勾连,尤其是那些核技术的转移,始终是心腹大患。他在科索沃有什么动向?”
“我们截获到一些模糊信息,”盖勒调出情报,“王牌小队‘暗夜天使’在队长米哈伊尔带领下,于48小时前离开了马岛,目的地不明,但飞行轨迹分析,最终指向巴尔干方向。同时,监测到马岛与贝尔格莱德某些非官方渠道的加密通讯流量激增。”
“米哈伊尔……那个格鲁乌的刽子手?”肯特眼神一凛,“李安然派他去科索沃干什么?帮助米洛舍维奇?还是另有所图?”他敏锐地感觉到一丝异常。“加强对‘暗夜天使’的追踪!特别是要盯紧贝尔格莱德和科索沃地区的所有异常军事活动。李安然这个人,永远不会做无意义的事。他派最锋利的刀去最混乱的地方,目标一定非同小可。”
“是,已通知我们在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黑山的站点,以及北约盟军司令部内的情报协调官,重点关注该小队动向。”
东欧的寒风裹挟着湿冷的雪沫,抽打在贝尔格莱德“斯拉维亚”广场旁一栋不起眼的公寓楼斑驳的墙面上。房间内没有开灯,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面昏沉的天光。
米哈伊尔高大的身躯几乎完全隐没在窗边的阴影里,只有手中伏特加瓶子偶尔反射一点窗外路灯透入的微光。
桌上,一台老式但功率强大的短波收音机正发出滋滋啦啦的电流噪音,里面夹杂着塞尔维亚语播音员急促而愤怒的播报:“… …无耻的侵略者,北约的战争机器已经在我们家门口轰鸣。他们捏造所谓的‘人道主义灾难’,只为撕碎南斯拉夫。科索沃是我们的心脏,我们绝不屈服,伟大的塞尔维亚人民…”
播音被一阵强烈的干扰噪音淹没,只剩下刺耳的嘶鸣。
米哈伊尔面无表情地拿起收音机,粗壮的手指在调频旋钮上微微转动。噪音减弱,另一个频率传来清晰但冰冷的英语:“… …北约理事会今日通过最终决议,授权对南联盟实施空袭,以阻止米洛舍维奇政权在科索沃省的种族清洗行动。最后通牒时限:72小时。重复,最后通牒时限:72小时……”
“啪嗒。” 米哈伊尔关掉了收音机。房间里彻底陷入死寂,只有窗外寒风呼啸的声音。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裹着厚重旧棉袄、身形佝偻的老妇人端着个热气腾腾的陶罐走了进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俄语低声道:“先生,喝一点热汤,暖和一下身子。”
米哈伊尔转过身,露出柔和的笑脸。“谢谢,玛利亚大婶。”他接过陶罐,滚烫的温度透过粗糙的陶壁传递到手心。
罐子里是简单的土豆洋葱汤,散发着食物最本真的香气。这是他在这个冰冷城市里,为数不多能感受到的暖意。
眼前这位沉默寡言的塞尔维亚老妇人,居然是格鲁乌(GRU)在此地经营多年的休眠情报节点,也是他们小队目前唯一的庇护所和补给点。
米哈伊尔喝了一口热汤,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驱不散心头的寒意。
他看向房间角落,几个沉默的身影如同磐石般或坐或站,正专注地擦拭、检查着各自的武器。
冰冷的金属部件在昏暗中泛着幽光……折叠托的AKS-74U短突击步枪,加装了消音器的马卡洛夫手枪,锋利的格斗匕首,还有圆滚滚的RGd-5手雷。
他们是“暗夜天使”最精锐的尖刀“猎隼”小队。
队长瓦西里,暗夜天使里最出色的突击手。爆破手兼电子专家“火花”伊戈尔,有着一双无与伦比的巧手。狙击手“乌鸦”斯潘迪,正用鹿皮仔细擦拭着他的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的瞄准镜。还有强壮如熊的机枪手兼火力支援“大熊”古兹涅夫。
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有金属部件轻微碰撞的铿锵声和粗重而平稳的呼吸。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长途跋涉和高度戒备留下的些许疲惫,但眼神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
米哈伊尔放下陶罐,走到房间中央那张铺满了地图和照片的桌子旁。
地图是南联盟科索沃省及周边区域的详细军用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塞族军队防线、阿族武装控制区、可能的北约空袭路线以及……几个用醒目的红圈标出的点。
照片则是从各个角度拍摄的、一种造型奇特、棱角分明的黑色飞机F-117“夜鹰”隐形攻击机,当今世界唯一号称能隐形的飞行器。
“目标确认了。”米哈伊尔拿起一张放大的卫星侦察照片,点着上面一个被红圈重点标记的、位于科索沃西部靠近黑山边境的山区雷达站,“根据莫斯科和贝尔格莱德双重情报来源交叉印证,南联盟防空部队最精锐的萨姆-3导弹营,就秘密部署在这里……布贾诺瓦茨附近的山谷。他们的指挥官,佐兰·拉多伊契奇上校,是个真正的防空专家,也是少数坚信能打下‘幽灵’(F-117绰号)的人。”
瓦西里凑近地图,手指顺着崎岖的山脉线划过:“位置很刁钻。山谷地形,利于隐蔽和规避雷达探测,但对我们渗透来说,纵深太大,风险极高。北约一旦开始空袭,这里必然是首要打击目标。”
“风险本来是任务的一部分,瓦西里。”米哈伊尔面无表情,“我们的任务是,在空袭开始后,以最快速度抵达任何一架被南军击落的F-117残骸现场。”
他拿起一张F-117驾驶舱下方的特写照片,手指用力点了点照片上一个不起眼的、覆盖着特殊银灰色涂层的设备舱盖板,“是这个。‘宝石台’计划的核心机密之一,隐身涂层的核心基材样本和部分结构件。美国人把它看得比飞行员的生命还重要,必须把这玩意带回马岛。”
“火花”伊戈尔抬起头,眼睛闪烁着技术狂人特有的光芒:“头,情报可靠吗?南军的萨姆-3是六十年代的老家伙,怎么能对付F-117这种隐形怪物……”
“可靠。”米哈伊尔斩钉截铁,“格鲁乌在南防空部队内部有鼹鼠,级别很高。佐兰上校不是疯子,他手里有东西。”
他拉开桌子下的一个暗格,取出一个只有普通收音机大小、却异常沉重的黑色金属箱。箱子表面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复杂的散热孔和接口。他打开卡扣,里面是精密的电路板和一个圆柱形的、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核心部件。
“这是‘灯塔’。”米哈伊尔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冷战末期红色镰刀‘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遗产。它能发射一种特定频谱的定向强电磁脉冲,不是摧毁电子设备,而是制造一个短暂但强烈的、针对特定频率,尤其是GpS L1\/L2波段的信号干扰迷雾区。范围不大,直径五百米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但足够让依赖GpS精确导航和武器制导的‘幽灵’,在那个瞬间变成真正的瞎子和聋子。”
他环视着队员:“佐兰上校的导弹营,只需要抓住这几分钟的干扰窗口,用不依赖GpS的原始雷达操作技术和光学瞄准,把导弹打出去。机会只有一次,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干扰启动、导弹发射、‘幽灵’坠落后,抢在美国人反应过来之前,拿到‘宝石台’的核心部件。”
喜欢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