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9章 日军震怒和反思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李战龙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这对咱们的抗日力量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然而,陈振华却显得相对镇定,毕竟他清楚自己此前往宁晋县城投放物资的情况。

此时,放眼望去,宁晋县城的日军指挥部的广场上除了武器弹药,还有大量的汽车以及堆积如山的粮食存放在仓库里。

保守估计,粮食不低于100万斤,这些粮食,被整齐地码放在仓库中,散发着质朴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将为抗日事业提供的坚实能量。

战士们站在粮堆前,眼中满是欣喜与责任。“这么多粮食,能让咱们的部队和老百姓吃上一阵子了。”一名战士感慨道。

而那些缴获的汽车,接近100辆了,它们静静地停在广场上,车身或多或少带着战斗的痕迹。

陈振华深知,这些汽车对于转移物资至关重要。他迅速与李战龙、周卫国等人商议后,果断做出安排:

“立刻组织战士们,用这些卡车将物资运往晋南根据地。天一亮,小鬼子的飞机肯定会来轰炸,咱们必须争分夺秒。”

于是,一场紧张的物资装载行动迅速展开。战士们分成多个小组,有的负责搬运枪支弹药,有的负责抬运粮食袋,还有的负责将火炮和坦克牵引到运输车辆上。

一箱箱子弹被快速地搬上卡车,战士们喊着整齐的号子:“一二,起!一二,走!”他们的肌肉紧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在搬运火炮时,由于火炮体积庞大且沉重,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大家稳住,慢慢来,别着急。”

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指挥着。众人用绳索和杠杆,小心翼翼地将火炮抬起,缓缓移动到卡车上固定好。

坦克的转移则更为复杂,战士们先仔细检查坦克的状况,确保能够安全行驶后,才缓缓将其开上特制的运输平板,最后实在来不及的时候,战车团的那些驾驶员们,迅速开起那些坦克往城外跑。

粮食的搬运工作同样繁重。一袋袋粮食足有上百斤重,战士们两人一组,扛着粮食袋,步伐匆匆地走向卡车。

“这一袋袋粮食,可都是咱们抗日的底气啊。”一位战士边扛边说道。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大家都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完成物资转移。

然而,如此庞大的物资转移工作,仅靠战士们的力量远远不够。此时,地下党的同志们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们早已深入宁晋县城,挨家挨户地宣传天亮后小鬼子将会进行轰炸的消息,鼓励民众迅速撤离。

在街头巷尾,地下党成员拿着扩音器大声呼喊:“乡亲们,小鬼子马上要来轰炸了,大家赶紧跟着八路军撤离,保住性命要紧啊!”

大部分民众在听到消息后,惊慌失措却又井然有序地收拾好细软,跟随八路军特战团和战车团的将士们一同离开。

队伍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向着城外安全的方向行进。孩子们紧紧拉着父母的手,眼中满是恐惧与迷茫;老人们在年轻人的搀扶下,蹒跚前行,但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希望。

不过,仍有一小部分人,或是因为故土难离,或是心存侥幸,并没有选择离开。

陈振华等人虽心急如焚,但也明白不能强迫百姓。“能带走多少是多少,尽量保障大家的安全。”陈振华无奈地说道。

与此同时,特战团在战斗结束后,立刻对宁晋县城的地主、恶霸以及伪军进行了清理。这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家伙,此时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特战团战士们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控制起来,对他们的财产和粮食进行清查收缴。

“这些都是你们剥削老百姓得来的,现在都要还给人民。”一名战士愤怒地说道。随后,这些物资也被迅速装车,准备一同运往根据地。

早上6点,天色微微亮,晨曦的微光洒在宁晋县城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大部分重要物资,如枪支弹药、火炮和坦克,已在第一时间被成功运出宁晋县城。

但粮食的运输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着,由于数量实在庞大,还有许多粮食堆积在原地。

陈振华看着尚未运完的粮食,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下令:“能运多少运多少,如果实在来不及,就找地方妥善掩盖,等小鬼子轰炸结束后再来运输,绝不能让这些粮食落入敌人手中。”

战士们继续争分夺秒地搬运着粮食,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愈发高大。尽管不知道小鬼子的轰炸何时会来,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尽可能多地将物资转移出去,为抗日事业保留力量。整个宁晋县城,在这个黎明前的黑暗时刻,弥漫着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每一个人都在为了未来的胜利而努力着.

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仿佛是大地孕育出的希望宝藏,保守估计不低于100万斤。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辛勤劳作的汗水,此时却成为了抗日力量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撑。

战士们深知其意义重大,搬运工作开展得紧张而有序。他们两人一组,默契配合。

其中一人半蹲下身,双手紧紧抓住沉重的粮袋边缘,另一个人则迅速将肩膀抵在粮袋下方,齐声喊着有力的号子:

“嘿哟,起!”伴随着号子声,他们用尽全身力气,艰难地将粮袋扛起,脚步沉稳却又匆忙地朝着卡车走去。

那粮袋压在他们的肩头,仿佛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期望,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执着。

来到卡车旁,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粮袋递上,卡车上的战友早已等候多时,伸出有力的双臂接过粮袋,迅速码放整齐。

一袋、两袋、三袋……粮袋逐渐在车厢内堆积,如同筑起一道坚固的堡垒。战士们的脸庞被汗水浸湿,衣衫也被汗水紧紧贴在后背,但他们没有丝毫停歇,眼神中只有专注与坚毅。

而那些缴获自日军109师团的近100辆汽车,此时排列在广场上,宛如一支等待出征的钢铁军团。

这些汽车,有的车身溅满了战斗的泥点,有的车窗玻璃破碎,却依旧无损它们在物资转移中的重要价值。

陈振华深知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果断下达指令:“必须尽快用这些汽车把粮食运出去!”

李战龙与周卫国迅速响应,组织战士们展开行动,战士们熟练地打开车门,钻进驾驶室,插入钥匙,启动引擎。一时间,广场上引擎声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汽车缓缓开动,一辆接着一辆,有序地驶向粮食堆放点。在那里,战士们迅速将装满粮食的袋子传递上车,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每一辆汽车都像是一座移动的粮仓,承载着希望与力量。

为了确保运输过程的高效与安全,车队还进行了细致的编排。经验丰富的老兵驾驶着领头的车辆,凭借着对路况的熟悉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为整个车队指引方向。

中间的车辆紧密跟随,保持着合适的间距,防止意外发生。殿后的车辆则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确保车队不会受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整个转移过程,就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战士们争分夺秒,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他们明白,每多运出一袋粮食,每多转移一辆汽车,就为抗日事业增添了一份胜利的可能。

在那阴森森的小鬼子华北派遣军总部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总部内的所有小鬼子都脚步匆匆,神色紧张,整个司令部弥漫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当收到109师团发来的最后一封电报时,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参谋长冈不知三郎顿时如遭雷击,脸上的肌肉忍不住抽搐了几下,眼中满是痛苦与难以置信。

他深知,这封电报意味着什么——109师团,那可是他们在华北地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如今竟遭遇如此惨败。

然而,无论内心多么痛苦,作为参谋长,冈不知三郎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将这个噩耗告知华北派遣军名义上的司令长官寺内寿一,以便为后续的局势做出应对。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整理了一下军装,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寺内寿一的办公室。

每一步都仿佛有千斤重,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胸腔里剧烈跳动,那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他缓缓推开门,走进寺内寿一的办公室,然后拿起直通在日本国内正在治疗的寺内寿一的电话,然后沉痛的说道,

“司令官阁下,”参谋长冈不知三郎声音低沉,“109师团……宁晋县县城的109师团,已经全体玉碎。”

此时远寺内寿一手中的电话,“啪”的一声掉落,整个人猛地站起身来,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重新拿起电话的寺内寿一,声音因愤怒和震惊而变得尖锐。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