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商人、工匠、农民等等,都在关注这场考试。
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参加考试的这些人才,将来是要管理各地的,跟他们这些百姓们息息相关。
若官员很有才能,是百姓之幸,若官员是草包,将是百姓之祸。
因此大家都很关注,益州城内涌进了大量的人员。
吸引这么多人关注,荀彧等人并不惊讶,他们要的就是大家的关注。
这次考试就是要让这些人才们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之后他们去各地做官才能服众。
荀彧并没有把考试放在益州的专门考场中,而是带着这数百人才来到了益州城中部。
这里有一座大型广场,能够容纳上万人。
广场是李恪来到益州之后,命人去修建的。
今天,考试的人在中间,百姓们在周围现场观看。
“诸位,考试即将开始,今天监考官不止本官一人,诸位也是监考官。”
荀彧对周围众人说道。
“但凡发现有作弊,或者觉得哪里不对的,你们尽管提出来。”
周围百姓们很是惊喜,还是头一次做监考官。
“他们考试的题目,不是由本官出,而是由你们来!”
荀彧继续对众人说道。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说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词,然后让这些官员们去解答,并且给出规划及解决方案。”
众人再次惊讶,让他们当监考官也就算了,还要让他们当出题的人?
虽然考试还没开始,但他们对这些人才已经多了几分信任。
若这群人没有真正的才华,荀彧大人又怎么会让百姓做监考官和出题者呢?
人群之中,李靖等人也来了。
他们原本在军事学院内学习,突然听说来了数百人才,荀彧要对他们当众考试。
李靖等人很感兴趣,一起来现场参观。
刚才听到荀彧说让周围的人做监考以及负责出题,李靖等人很是诧异,还以为荀彧在开玩笑。
“头一次见到让百姓们监考出题的。”李靖淡淡一笑。
李积道:“这样才能更好的考验人的才能,荀彧大人这般做,看来很信任这些人呀!知道他们展示出优秀才能,就一定可以赢得人心。”
“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些人是秦王殿下送过来的!”一旁的李孝恭低声说道。
众人微微一愣,这个他们倒是没听说。
李孝恭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那天他就在益州城门口附近,看到萧何带着人才进城。
……
考试正式开始,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发言。
有的人说经商困难,有的人说学习很无聊,有的人说种地太辛苦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有的人提的问题很无聊,让人听了都不知道怎么作答。
但考场的这些人才却从容淡定,听完百姓们的各种‘疑难杂症’后,便开始作答了。
他们拿着毛笔在纸上书写,一两个时辰便全部写完。
官员们所述的内容公布出去,引起众人惊叹。
无论百姓们提出什么样的疑问,官员们都认真解答,并给出具体的执行办法。
“这些人才能力如此之强!临场应变能力太牛了,咱们说完之后,他们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写了出来。”
“如果我们每个州县的官员都如此有能力,以后我们的日子岂不是越过越好?大唐何愁不兴盛!”
百姓们议论纷纷,惊叹不已。
“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些人才都是咱们殿下亲自挑选,从北海王国送过来?”有百姓说道。
“殿下亲自挑选的人才,确定吗?”
“当然确定,这些人才来到益州城的时候,是萧何大人亲自去城门口带进来的。”
“原来是殿下挑选的呀,早知如此,就没必要对他们进行考试了。”
“说的对,殿下推举的人选,绝对信得过!”
之前很多百姓都不知道这些人是李恪推过来的,现在知道之后,都是惊叹不已。
他们对李恪非常信任,凡是秦王推举的人,一定是优秀人才。
经过这番考试,百姓们已经认可了人才们的能力。
以后荀彧安排他们去各地做官,大家不仅不会不服,反而会很支持、欢迎。
这场考试是很有益处的,荀彧很是满意,不仅能得人心,还能促进其他官员进步。
各地官员们得知如此多的人才到来,定会生出危机感,想要不被淘汰,就只能不断精进自己的政务,提升个人能力。
……
“如今事情已了,接下来就安排这些人去各地做官。咱们地盘又扩大了不少。很多职位都空缺着,什么人坐什么样的位置,我们得好好筹划筹划。”
荀彧把姚广孝和萧何二人找了过来。
姚广孝道:“这些事情贫僧就不参与进来了,你和萧何大人共同商议吧,贫僧准备离开益州,去找主公了。”
这两个人的政务能力没话说,让他们去安排这些人才去各地任职,一定能安排妥当。
荀彧和萧何点了点头,姚广孝是主公的贴身军师,平时很少离开主公。
如今离开这么长时间,是时候回去了。
“好,大师见到主公后,代我们向主公问好。”
“嗯,贫僧告辞了。”
……
益州军事学院。
李靖他们几个人在这里学的也差不多,感觉精进了不少,对于打仗又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
以前他们觉得自己对打仗方面了解的已经够深刻了,想要在继续增进,难度很大。
但没想到来到秦王这边学了没多久,就有了一个大的进步。
不过他们也没急着离开,准备再学习学习、巩固巩固。
“通过这次广场考试,让我对秦王殿下更加敬佩了。”李孝恭感叹道。
众人都赞同的点点头。
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考核官员,秦王殿下当真是有魄力!
“秦王殿下的各种制度,感觉都比朝廷那边先进很多。来到益州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感觉处处生机勃勃,吏治清明。”
“照这样下去,秦王管辖的区域将会飞速发展,朝廷和秦王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几个人感叹了起来,他们对李恪愈发敬佩。
李恪年纪不大,但是做事很沉稳,而且眼光长远,比他们这些年纪大的人看得远得多。
不管是在政务还是军事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喜欢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