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格外漫长,这一夜又格外短暂。
拂晓下,寒风呼啸。
天边泛起鱼肚白,而在寒风中裹着雪粒,吹在人脸上如刀子扎一般。
“玄德公,你觉得这袁尚,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帅帐之中。
袁谭眉头紧皱,看向闭目养神的刘备,对袁尚,他还是了解的,他那个弟弟向来狡诈,一向是有好处就占,有危险就躲。
不然,当初去青州,为何他不去?
还有幽州,并州,也都没有去。
可这次呢?
他居然要将邯郸拱手相让,更是要率部亲袭邺城,哪怕逢纪讲的天花乱坠,袁谭这心中始终是带疑的。
刘备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轻声道:“袁尚此举恐是为了博取名望。”讲到这里,刘备顿了顿,随即看向袁谭,“再者言,邺城对汝南袁氏是意义非凡的,哪怕是短暂的破袭得手,这含义也是不一样的。”
“若是这样,就不能叫其前去啊!!”
袁谭一听这话,哪里还坐得住啊。
“不,备倒是觉得,该让其前去。”
可刘备接下来的话,却叫袁谭一愣。
“玄德公这是何意?!”
袁谭皱眉道:“真叫其拿下邺城,哪怕到最后曹贼调遣兵马夺回,可这对其都不一样啊。”
“在如今这等局势下,袁尚凭此博取名望,这对某而言是格外不利啊!!”
“长公子稍安勿躁。”
刘备伸手安抚道:“袁尚能做的事,我等在邯郸同样能做,但前提是长公子能率部进驻邯郸!”
“玄德公的意思,是袁尚真在邺城得手了,则我军便趁曹军生乱时出击?”袁谭似猜到了什么,探身对刘备讲出所想。
“长公子英明。”
刘备点头道:“邺城一旦生变,曹操势必派遣精锐驰援,曹操这次发动攻势,先是在许都发布檄文,后是去酸枣进行会盟,这本就使天下瞩目。”
“曹操分三路展开攻势,虽在冀州东部取得不俗战绩,可在冀州中部却与我军僵持,而并州治下地势险峻,除非生乱的关中能够平息,否则曹军在并州难以推进。”
“如此境遇下,最着急的是谁?定然是曹操!!”
“一旦其在前线迟迟没有进展,那许都势必会有变动的,这些年厌曹操,恨曹操国贼行径的歌不在少数啊!!”
“然也。”
袁谭表示认可道:“真如玄德公讲的那样,曹贼获悉邺城生变,必然会派遣精锐去驰援的。”
“还有。”
刘备紧随其后道:“袁尚奇袭邺城得手与否,我军都是要进驻邺城的,如果在这期间袁尚此举被曹军提前破获,那势必是要有损的,到时再归邯郸,或者逃往别处,那前线抗曹的主动,不就掌握在长公子手里了?”
“那……”
袁谭瞪大眼睛,呼吸有些急促,伸手对刘备说道。
“长公子不可。”
刘备立时阻止,“这个骂名,长公子背负不起!!”
袁谭停了下来。
在听到这里时,袁谭的第一反应,是想向曹军通风报信,以此借曹军之手,来削弱袁尚麾下。
刘备自然看出了袁谭的心思。
“玄德公,某有些累了。”
袁谭沉默刹那,这才开口,“玄德公也折腾一夜,不如先回帐休息,待后续再做探讨?”
“喏!”
刘备没有犹豫,立即作揖道。
刘备知道,袁谭这是要跟麾下谋士商议,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叫刘备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更何况他也有一些事,想要跟孙乾商榷。
……
一路无言,回到营帐。
刘备踏入帐内,一股暖意袭来,让身上的寒气驱散。
“明公,可是有什么变数?”
同样一夜没睡的孙乾,见到刘备回来,立时就迎了上来。
没有任何预兆下,逢纪出城来见袁谭,这摆明是有问题的。
“袁绍可能病逝了。”
刘备面无表情,取下所披大氅时,讲出了令孙乾震惊的话,“袁尚准备撤离,但为混淆袁谭注意,打着奇袭邺城的名号,将邯郸交由袁谭坐镇。”
“什么?!”
孙乾难以置信的看向刘备。
孙乾想到了无数可能,但唯独没有想过袁绍会死。
袁绍要真的死了,那对汝南袁氏的打击太大了。
“明公,袁谭知晓此事?”
孙乾努力平复情绪,低声对刘备询问。
刘备摇摇头没有说话。
“唉…”
在叹息一声后,刘备缓缓坐下,神色凝重,尽管他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可直觉告诉他这只怕是定数了。
不然逢纪断不会来找袁谭的。
袁谭袁尚之争,这是无法回转的事实。
在袁绍还活着的前提下,袁尚如何会做如此凶险之举,即便奇袭邺城得手,使其名望有不小提升,但此举无疑太过凶险了。
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明公,那断不能叫此事促成啊。”见刘备如此,孙乾撩袍上前,面露焦急道:“袁尚这是要跑啊,其必然会在奇袭邺城途中转道!”
“某难道不知吗?”
刘备扶额,言语间透着复杂道:“可这已经无力回天了,如果袁绍真的病逝,这一消息袁尚获悉了,可袁谭却没有获悉,这意味着什么,汝不会不清楚吧?”
孙乾沉默了。
这代表着范阳被袁尚一系的控制住了。
哪怕只是短暂控制,那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在这场争夺下,袁谭已处于劣势。
如何破局这是关键!!
如果不能破局的话,那袁谭就凶险了。
袁谭凶险,那他就跟着要倒霉。
“不管袁尚要干什么,邯郸必须被我军拿下来。”
刘备皱眉道:“只有控制住邯郸,才能博取一线生机,邯郸城所储粮草、军需众多,袁尚不想打草惊蛇的话,对这些是无法动手脚的。”
“范阳,袁谭是回不去了,真要跟袁尚呈争抢之势,舍弃邯郸跑回范阳,曹操定不会放过这机会的!!”
“所以要依托邯郸之坚,继而抵挡住曹军的兵锋,哪怕只是短暂的,但此举只要能做出来,那局势就有回转的余地。”
“明公的意思,是一旦获悉袁尚没有领军奇袭邺城,就对外宣称袁绍病逝的消息?”孙乾猜到了什么,讲出心中所想。
“不,还不能这么急。”
刘备摇头道:“这个消息肯定要宣称的,但前提是叫袁谭的名声先恢复过来,所以我军要与曹军在邯郸打一仗,甚至是多仗!!”
明白了。
听到这里,孙乾深吸一口气,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建立在袁绍病逝的前提下,袁尚此时的行为,无疑是在为撤回范阳,以继承袁绍的一切谋势。
而袁谭的作用,就是给他拖延时间,哪怕是一日,这对于今下都是不一样的。
只要袁尚率先返回范阳,就能以继承者的身份入主范阳,以此来掌控着岌岌可危的汝南袁氏。
袁绍一死,汝南袁氏必定人心惶惶。
那些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追随者知晓这一消息,肯定会为之大震的,到时必然会有一批舍弃汝南袁氏,转投到曹操麾下。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等大背景下,袁谭似乎没有机会了,可实际上并非这样,只要袁谭能在邯郸待些时日,以抗曹的名义对赵国、巨鹿郡守军发号施令,那是能够将部分力量为他所用的。
这样在给曹操打上几仗后,袁谭就能以此巩固名声及地位,一旦前线形势变得凶险,即可设法撤离了。
只要袁谭能顺利撤到常山国境内,袁谭就能顺势自领新职,以此将常山国、中山国再度纳入到麾下。
到那时,袁谭便可借抗曹之名,号召更多的群体归附,有想要转投曹操麾下的,就有想跟曹操抗衡到底的。
毕竟双方的利益是有冲突和矛盾的,这是不可调和的存在。
刘备要谋的就是这个。
袁尚占据着范阳,以此聚拢袁氏的精锐,但袁谭则通过实际行动,以此在动乱下聚集可能聚集的。
哪怕刘备知道,二袁分裂对后续战局是不利的,可眼下局势如此,他能做的就是尽力取得优势。
只要这一战,能以冀州沦陷多数,换取袁谭以常山、中山两国作为屏障,那么这一战对他们而言就不算败!!
刘备知道这其中凶险万分,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可对于他而言,这却是唯一能走的路,叫他向曹操低头归降,这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喜欢我的父亲是曹操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我的父亲是曹操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