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天改命最强黄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天枢军招募令 张闿心生不满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父亲,我已将《蒲氏考工记》呈献给了主公。";

蒲元在目送张泛离去后,心中略感忐忑,缓缓踱步至蒲广身旁,言语间带着几分犹豫与不安。

“哦,我知道了。”

蒲广轻声问道:“那主公他是如何看待这本《蒲氏考工记》?”

蒲元将张泛的一番话,悉数说给蒲广。

蒲广笑了笑:“元儿,你以诚心献上,主公自会明白其中价值。他既已承诺支持,便不会食言。我们只需尽心尽力,不负所托便是。”

蒲元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吐露了心声:“父亲,那本《蒲氏考工记》凝聚了我们蒲氏一族无数先祖的智慧与心血,我若轻易将其献出,恐怕会愧对先祖的期望,也怕辱没了先祖的一番心血。”

“元儿,你的想法有些偏颇了。”

蒲广摇头笑着反驳道:“《蒲氏考工记》固然是我们蒲氏一族的不传之秘,但若非遇到主公,它也只能束之高阁,尘封于书架之上,终究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蒲广轻轻拍了拍蒲元的肩膀,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我观察主公,他绝非池中之物,也不甘心偏居一隅。将来乱世一旦降临,他必定会踏上逐鹿中原的征途。到那时,我们蒲氏一族的名声,也定将随之响彻天下。”

望着依旧有些困惑的蒲元,蒲广不禁苦笑不已。

他深知,这个儿子在技艺上必将成为一代宗师,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却显得颇为稚嫩。

幸运的是,张泛并非那种拘泥于虚名伪节之人,否则蒲元恐怕会遭遇不测。

而此时回到郡守府的张泛,将典韦、徐晃、周仓、阎柔、戏忠等人齐齐召唤至书房内。

张泛凝视着典韦等人,高声宣布:“我意扩展天枢城军力,今日召集诸位,正是为了赋予你们重任。”

典韦等人听后,胸中热血沸腾,瞬间站起,齐声应道:“我等誓死效忠主公!”

“徐晃听令,命你负责招募士兵,精选体魄强健之士,将你的主力部队扩充至五万人,其中突骑兵三万,枪兵、刀盾兵、弓弩兵等步兵共计两万。限你一年内完成此任,不得有误。”

徐晃坚定回答:“徐晃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厚望!”

张泛转向阎柔,继续说道:“阎柔,此为我张家世代相传的弓骑兵战术,现赠予你。你也需招募兵马,凡弓马娴熟者,皆可入选。届时,我将奏请朝廷,赐你将军之职。”

阎柔郑重其事地表示:“主公放心,柔定当不负使命!”

张泛微微点头,语气转为深沉:“典韦,我近来一直在思考如何组建精锐的亲卫骑兵。适才在将作营,我目睹了蒲元所打造的筒袖甲胄与贪狼马铠,心中已有计较。

你可领取足够资金,购置良马。我给你一年时间,望你能打造出一支既让我满意,又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亲卫骑兵。

同样,若能在一年内组建完成,我必上报朝廷,许你将军之位。你可愿担此重任?”

典韦愣了一瞬,随即拱手行礼,坚定地说:“主公,典韦誓死完成您的重托!”

典韦挺直身躯,手捧张泛所赐骑兵战术,却突然苦笑:“主公,还有一事……”

张泛眉头微皱:“何事?”

典韦挠了挠头,略显羞涩地说:“这……我不识字。”

张泛闻言大笑:“此事我早有安排。自今日起,军中所有军侯以上将领,皆需随志才兄学习识字断句。不求文采斐然,但求书写无误。

若遇兵书中不解之处,可随时向我请教探讨。再者,若不能通过志才兄的考核,则不得单独领兵出征。”

戏忠抚须而笑:“诸位放心,戏某定当严格把关,绝不徇私。”

“多谢主公!”众人齐声致谢。

典韦固然目不识丁,而徐晃等人,也强不到哪里去。

在如今这个时代,识文断字往往是世家大族的专利。即便是出身寒门的子弟,也多是祖上曾有辉煌,不过是暂时势微而已。

至于真正出身贫寒者,即便是如徐晃这般武学世家之后,能识得些许文字,亦已属难能可贵。

如今张泛给予他们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能够摆脱文盲的身份,怎能不令他们心潮澎湃?

毕竟,在有机会识文断字的情况下,又有谁甘愿自甘堕落,成为那目不识丁的文盲呢?

徐晃略一犹豫,轻声询问:“主公,这些新组建的部队,应如何命名?”

张泛轻抚下巴上新生的胡须,淡然笑道:“此次扩军,统称为天枢军。突骑兵即为天枢突骑兵,弓骑兵为天枢弓骑军,而亲卫骑兵,则命名为天枢狼骑军!”

天枢军的招募令一出,犹如春风拂过大地,迅速传遍了整个大汉北地。

不同于以往的单一兵种招募,这次天枢军不仅急需骁勇善战的骑兵,更广泛招募了枪兵、刀盾兵、弓弩兵等多样化兵种。

这一举措,无疑为那些身怀绝技、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绝佳舞台。

招募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天枢城周边的游散牧民,早就有加入天枢军的念头,只是苦于投效无门,如今听得招募令,纷纷前来报名参军。

与此同时,并州、幽州、冀州等地的无家可归者,也被天枢军的招募令所吸引。

这些人在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流离失所,无依无靠。

天枢军的招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他们渴望加入天枢军,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这片土地,去为未来的生活打拼。

除了天枢军的招募外,张角三兄弟也趁机昭告天下,宣布天枢城内的太平道黄巾教方为正统。而那所谓的太平道玄巾教,不过是一群叛教而出的异教徒罢了。

他们广收信徒,传播太平道教义,为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

许多人在加入天枢军的同时,也成为了太平道黄巾教的信徒。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大汉北地都被天枢城招兵买马和太平道黄巾教广收信徒的盛况所感染。

无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云集响应。

他们或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参军入伍;或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而加入太平道黄巾教。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对于那些无法加入天枢军的人来说,能够成为太平道黄巾教的信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至少在这里,他们有吃有喝,有安身立命之地。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因为有无数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奋斗。

“师父……”

张闿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张曼成搂着两位娇艳女子,正左拥右抱,上下其手。他不禁尴尬不已,随即收敛情绪,低头缄口不言。

张曼成挥手示意两位女子退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此次就算了,日后记得提前通报。”

张闿连忙低头应承,态度恭顺如孩童一般。

张曼成见状,嘴角勾起一抹讥诮,随后和颜悦色地问道:“何事如此急迫,让你如此失态?”

“师父……”

张闿察觉到张曼成的不满,连忙改口:“教主大人,那张角竟公然指斥我们为叛教之徒,污蔑为异端。”

“哼,张角这老匹夫,欺人太甚!”

张曼成怒拍桌案,愤然骂道,“早知今日,当初不该放他离开巨鹿!”

待张曼成怒气稍减,张闿方敢上前,继续禀报:“教主,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否需针锋相对,反驳张角之谬论?”

“此事暂且搁置,以后再议。”

张曼成恢复冷静,沉声道:“张角乃太平道之创始鼻祖,我们若此刻与之抗衡,必处下风,也正中其下怀。”

张闿犹豫不决,终是开口:“可教主,长此以往,信徒难聚,且渠帅们心生怨言,怕是不利于我玄巾教的发展啊。”

“那些贫苦民众,不过是些愚民而已,岂会计较教义正统?谁能予其温饱,让其生存,便会信奉谁。”

张曼成不以为然,毫不在意的说道:“至于安歇渠帅,些许金银财宝,即可安抚。若仍不从命,便除之而后快!”

张闿闻言,心头一凛,连忙低头,生怕被张曼成窥见心中波澜,继而对他不利。

张曼成打了个哈欠,摆手示意:“若是无事,你便退下吧。”

张闿退出房间,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郁。

身为玄巾教少主,他本应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自张曼成掌教,成为玄巾教教主以来,沉迷于酒色财气,荒淫无度,教中事务皆由张闿一肩挑。

然而,张曼成却从未给予他应有的尊重。那些渠帅们在背后对他冷嘲热讽,纷纷嘲笑他不过是张曼成的一条走狗罢了。

张闿心中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张曼成此人眼光毒辣,手段颇为高明,不仅与河东卫家、渤海袁家等世家大族结盟,还攀附上了国舅何进,掌控教中所有资源。

而那些渠帅,不过也是一些见利忘义之辈,自然唯张曼成马首是瞻。

想想也是,能公然反叛张角之人,又有几人是良善之辈?

此时的张闿,心中暗悔,不该跟随张曼成。但如今,他已无路可退,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他暗暗发誓,待他日掌权,定要这些人付出代价!

喜欢逆天改命最强黄巾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逆天改命最强黄巾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