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清一脸纳闷的跟着吴三桂走出了大营,虽然已是深夜,但营中仍是火光通明,看得出来他们的警惕性十分之高。
“参见平西王!”吴三桂一路走过去,两边的守卫无不单膝跪下行礼。
时不时的的还有一队骑着马的巡逻兵从两人面前快速跑过,军营之整齐严肃,比普通明军强多了,甚至比京营新军还好。
“苏大人,你发现什么没有?”吴三桂带着苏长清走了一会儿后问道。
“军容非常优秀,士兵个个都精神抖擞,平西王治军果真有一套!”苏长清伸出右手大拇指赞道。
“就看到了这些吗?”吴三语气中透露着一些失望。
苏长清闻言霎时额头上冷汗直冒,这吴三桂到底想让自己看什么呢?他只好睁大双眼又仔细观察了一番。
“对哦!怎么没有见到八旗兵?”按理来说,他此刻身在建奴大营中,就算八旗兵很少,也不可能一个都见不着吧?
“嗯,白天时,你们是不是看到我军阵营中还有满洲正蓝旗的龙旗?”吴三桂脸色漠然的问道。
苏长清点点头,他们对于满洲八旗各自的旗帜还是很熟悉的,白天看到的确实是正蓝旗的龙旗。
“苏大人,你看是不是那一面?”这时吴三桂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军营说道,但见那座军营前方有一面通体蓝色的龙旗正有气无力的随风摆动。
“没……没错!”突然看到正蓝旗,苏长清顿时吓的不敢再往前走了,他甚至怀疑吴三桂是不是要将自己交给建奴去。
“苏大人,你再仔细看看!”吴三桂突然嘿嘿笑了两声,似乎在嘲笑苏长清的胆小。
苏长清闻言只能壮着胆又朝那座大营望去,这一回他很快发现一些不妥之处。
“平西王,既是满州人的大营,为何守卫全是汉军?”苏长清发出疑问,接着又道:“而且就算是汉军,这守卫也太少了一些吧。”
大营外只有两三名守卫,显然与传统的满洲太君帐外严密的守卫格格不入。
“要不苏大人再进营帐中瞧瞧?”吴三桂伸手示意道。
“可……可以吗?”苏长清显然不敢,但看吴三桂的样子,又像是毫无关系的样子。
“那下官就去看看吧……”苏长清心知吴三桂不会无的放矢,遂决定壮起胆子走上前去,小心的挑起营帘。
“啊……!”才看了一眼,苏长清便吓的将帘子放了下去,随即一脸惊恐的望着吴三桂:“里……里面是谁的首级!”
原来这座大营中,却没有一名活人,放着的全是死人的头颅,至少有几十颗!而最中间的一颗怒目圆睁最为骇人!
“告诉你也无妨,那些都是满洲正蓝旗中的各级将领,最中间的正是他们的旗主——豪格!”吴三桂一脸平静的回答道。
“什……什么?”这下苏长清彻底懵逼了,完全搞不清楚是什么状况。
“告诉你也无妨,豪格还有他的正蓝旗全被本王给灭了!”吴三桂若无其事的笑道。
“……”苏长清整个人都麻了,此时的他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过了好半天才开口道:“平西王威武!”
吴三桂摆摆手,然后带着苏长清又返回大营之中,直到这时苏长清才从极度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所以说,平西王你早就已经决定要举起义旗,反抗蛮清了吗?”
“没错!苏大人,为了表达本王的诚意,那些人头除了豪格本人的,你可以随意挑几个带回去给定国公看!”吴三桂又道。
苏长清当即大喜,看来他这一趟来得算是非常值啊,如果顺利的话,两军马上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平西王,在下这次过来,正是奉了定国公之令,来规劝你重回我汉人的怀抱,现在看来平西王早就有了此意,如此甚好,甚好啊!”苏长清激动的说道。
当晚,他便返回了金州城,将与吴三桂交谈的内容完完整整的告诉给了徐允桢知道。
“真的!”徐允桢闻言也中是大喜,看来自己这一把是真的赌对了!
第二日白天,双方都没有再动兵戈,而是互派了更高级别的将领进行协商,到了下午时分,吴三桂开始带兵进入金州城,至此两军正式完成合并。
城外,徐允桢带着军中所有高级将领列在城门两侧迎接吴三桂的到来。
而吴三桂等人也十分有分寸,他们早早就下了马,然后上前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双方都非常高兴。
“平西王,好久不见,你越发的精神了呀!”徐允桢已经知道吴三桂现在是“王爷”了。
吴三桂紧紧抓着徐允桢的手,动情的说道:“承蒙定国公看得起,本王定不负所托一定要为所有人讨回一个公道!”
众人进城后,自然早有安排宴席,一群人吃吃喝喝中便将事情全部谈定,吴三桂就在金州城中竖起义旗,号称大周王,手下分封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为东、南、西王。
本来他还想封徐允桢为北王,但却被徐允桢谢绝了。
“现在应当低调行事,待大周王大业有成时,再封本国公为北王也不迟……”这是徐允桢的原话。
但吴三桂岂会不知道,这家伙就是想跟自己留条后路,现在坐的越高,万一日后大业不成,那就真万劫不复了!
分封完毕,众人一致决定三天后便由徐允桢和尚可喜两人带部分大周军杀回京城,解决朝廷强行征银之事。
为了避免京城提前提防,吴三桂严令举旗之事暂时保密,对于盛京则是谎称已经攻下辽南三城。
“什么,吴三桂如此厉害吗,这么快就打下了辽南?”得到消息的多尔衮震惊了,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边的情况多少还是传了一些回来。
“那就派几个人过去看看,肃亲王也好久没有消息传回来了,过去跟他说说,一定要将辽南的控制权紧紧抓在自己手上!”多尔衮叮嘱道。
次日,曾经最得皇太极信任的大臣济尔哈朗便带着多尔衮的命令上路了。
喜欢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