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突然到来的西路军令箭信使,刘綎一开始,是不相信的。】
【毕竟,当初在朝鲜战争上,刘綎就是忽悠过朝鲜军与倭寇死拼的。】
【在大明王朝为将多年的李永芳,以及曾经三次向明神宗朱翊均申请出兵救援朝鲜,都被拒绝的努尔哈赤。】
【他们两人对于刘綎的大名,还是有所了解的。】
【若是说,此次萨尔浒战役中,大明四路大军的主将,论名气,论功绩,论能力,刘綎无一不是四人当中,最强者。】
【然而,刘綎却没能成为,此次东征讨伐努尔哈赤的主力,却让刘綎成为一支偏军不说,还负责是路线最长,进军路线最困难的一支。】
【后世有人认为,在萨尔浒的战役中,若是由刘綎率领西路军当主攻,或许西路军就不会在萨尔浒与苏子河谷中全军覆灭了。】
【甚至萨尔浒战役的结局走向,谁胜谁负,都未可知。】
【后世人,对于刘綎为何没有成为西路军的主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大明军中的派别争斗所造成的。】
【因为刘綎是江西南昌人,是大明南军派系的武将。】
【而杜松,马林,李如柏,三人皆是北将。】
【再加上,大明王朝的文官权利与职能,都高过大明武将,纵是刘綎被誉为“晚明第一猛将。”也有舞台,让其以发挥出真正的才能与实力。】
(在万历三大征之后,大明王朝已经步入晚明时代了。)
【所有人说,若是在萨尔浒战役,要是刘綎,不仅仅是西路军的主将,更是此次萨尔浒战役的总元帅,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
【然而,杜松一个南军派系的武将,又怎么可能在此时,成为北方战场上的统领全军的主帅?】
【莫说,北军将士不愿意,就是大明朝廷之中的文官集团,也是不会同意的。】
【因为,在大明朝廷的文官集团眼里,对于努尔哈赤的背叛与造反,基本就不算是什么大事。】
【也不认为,努尔哈赤的背叛与造反,能对大明王朝的统治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种种因素下,参加过朝鲜战争,并且是平安西北播州杨应龙造反的主力大将的刘綎。】
【在讨伐努尔哈赤的萨尔浒战役的中,被安排在了一个,远远不如杜松,马林,李如柏重视的偏师助攻的任务。】
大宋高宗界(1161)
金国首都中都大兴府(北京):
金主完颜亮冷言:“讲那么多有什么用?简单一点,不就是说,这刘綎有能力,有功绩,却得不到应有的重用吗?”
“这不就是,中原汉人之间,最区有特色的事情吗?”
......
【当刘綎,接过假冒西路军信使呈上来的令箭,手用捏着令箭,指腹摩挲着箭杆上的云纹,确定这是大明西路军的制式纹络与工艺。】
【杜松的令箭,共有三枝,而这一技,确实是杜松的令箭。】
【杜松的令箭在此,那么西路军的战况,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杜松大获全胜,已经兵临赫图阿拉的城下。】
【而开战之前经略杨镐,制定的会师于赫图阿拉的战略目标,也是3月3日与3月4日左右。】
【加上,刘綎与东路军自从与后金兵在牛毛寨交战开始,就如同势如破竹一样,将后金守军击溃。】
【所过之处,狼如羊群一样。】
【因此,刘綎对假信使的传令,又信了几分。】
【至于另一种可能,就是刘綎与西军路,已经全军覆灭,杜松的令箭被努尔哈赤夺了去。】
【这种可能性,是有,并且还不少,】
【因此,刘綎并不敢轻信。】
【接着,刘綎抬眼扫过信使,通过其身上的西路军盔甲,以及在雪地里狂奔时所留下痕迹,都证实着,眼前的信使,确实是连夜赶来的。】
【但,还是有大的疑点。】
【接着,刘綎便开始询问,西路军的战况,以及北路军与南路军的情况。】
【还有信使是如何,从界藩地区,超过上百里的路程,来到这里寻到他们东路军的。】
【面对,刘綎的询问,假信使在李永芳的吩咐下,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假信使回道:“杜将军,在2月28日出兵时,便率领西路大军,加速行军,3月1日在萨尔浒,打了后金守军一个措手不及,顺利拿了萨尔浒。”
【“后鑫军溃兵,在仓促逃往界藩城。”】
【“杜将军下令,强渡苏子河,乘胜追击,并且趁着界藩城吉林崖上的左城尚没修建好之时,利用火器攻城。”】
【“后金军坚守不住,损失惨重,趁着夜色从界藩城撤走,被杜将军下令追击数十里,让其逃回赫图阿拉。”】
【至于北路军的情况,假信使坦言自己并不知情。】
【因为,杜将军也让其它信使给北路军与南路军传递令箭了,自己是负责给东路军传令的信使。】
【当刘綎询问,假信使是如何寻到他们时,假信使坦言,当杜松攻破界藩城城后,在鸦鹘关的后金主力大军,已经撤回到赫图阿拉。】
【而假信使在路过鸦鹘关时,上面已经插满南路军的旗帜。】
【假信使表明,自己只是前来传令于东路军的士卒。】
【假信使的回答,虽说让刘綎发现不了任何破绽。】
【但是,信使毕竟是从西路军进行传令,其所经过之处,是经过鸦鹘关,甚至是赫图阿拉的,这都是后金政权的腹地所在。】
【而假信使的回答,几乎也是刘綎在誓师大会上,经略李镐所推断的战争走向,几乎是一致的。】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话,那就只能说明,努尔哈赤与后金军,已经溃败,在坚守赫图阿拉,既然有可能会往东逃窜或是预留着其它的后路。】
【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杜松才会传递让其它三路大军,赶快完成对赫图阿拉的合围,防止努尔哈赤往东逃窜。】
【接着刘綎,又追问了,西路军的扎营位置,将领姓名等问题,假信使因长期在杜松军中服役,皆能答上。】
【刘綎的顾虑与怀疑再少几分。】
【虽说,假信使的回答,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刘綎还是不敢轻信,依然派出探马,前去打探情况。】
【据朝鲜的《栅中日录》史料书籍记载:“刘綎遇假信使于深河,闻炮声而轻进,不察其伪”。】
【当东路军的探马回报,在接近赫图阿拉时,听到了明军攻城时所用到的大明火炮声后,便立即回告情况。】
【在有了自己的探马回报的信息后,刘綎确信了,杜松率领的西路军,已经在击破了后金的防线,兵临赫图阿拉的城下了。】
【由于,刘綎对假信使的盘问,以及派出探马前去刺探情报,所花的时间,早已超过了半日的时间。】
【于是,刘綎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3月4日凌晨下令,全军轻装进军,把在3月3日所耽误的时间,给抢回来。】
【除此之外,刘綎在确信了假信使的传令之后,也是想早一点完成在赫图阿拉城下的围城与会师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明东路军与朝鲜援军的粮草问题了。】
【否则的话,在没有粮草之后,大明东路军与朝鲜援军就会不攻自溃了。】
【其实,从刘綎接着假信使送来的令箭之时,其内心之中,是更希望这一切是真的。】
【虽说,刘綎在对假信使,进行了仔细的询问,以及派出探马前去打探情况。】
【从表面上看,是刘綎出于谨慎,但现实上,刘綎的内心是不希望这是假的。】
【若是让刘綎大明的西路军与北路军已经战败,那么已经孤军深入300多里的东路军,又如何撤回到大明境内?】
【因此,刘綎心中虽然疑惑未解,但在此时的情况之下,也不得不相信杜松与西路军,已经兵临赫图阿拉。】
【在刘綎下令,轻装进军之后,至于器械辎重,刘綎还是留下了少量人马,进行护送前进的。】
【当刘綎下达命令时,朝鲜的都元帅姜弘立,顿时就想起,自己在会师前的晚上,自己所收到后金密探给送来密信中的内容。】
【于是朝鲜的姜弘立,便自告奋勇提出,可以由他率领的部队,来负责护送大明的辎重器械与火器等。】
【由于刘綎对于朝鲜军队的作战能力,有着较为清楚的认知,同时也对这支朝鲜援军,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的情况下,便同意了姜弘立的请求。】
......
【万历四十七年(1619)3月4日的卯时(凌晨5至7时),当刘綎率领的东路军主力进入阿布达里冈(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时。】
【努尔哈赤,已经率领超过6万的后金八旗大军,在阿布达里冈等候多时了。】
喜欢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