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綎战死,为大明王朝以身殉国,于阿布达里冈的寒谷之中。】
【但是这场战斗,并没有因为刘綎战死,而结束,反而因为刘綎的战死,使这一处的战斗,变得更加的激烈。】
【因为,这一战场的交战,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持续了将近一整天,刘綎的战死,时间也不过才走了不到一半。】
【努尔哈赤在整个萨尔浒战役爆发之前,就已经许诺,斩获明军主将或总兵者,可以破格晋升为,牛录额真(普通将领),或许是甲喇额真(中级将领)。】
【而周围的川兵与浙兵,也都在刘綎战死后,爆发出了死志,与后金士兵,展开最激烈也是最原始的拼杀。】
【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刘綎的尸体,被后金士兵夺了去。】
【纵然,他们此时已经身处绝境,他们依然不愿意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刘綎的尸首,被后金士兵糟蹋...】
【这战场交战中,明军士兵与后金士兵,最激烈与最原始的战斗,就此展开了。】
【对于此时明军将士而言,他们的举动,激战至最后,可能还是会于事无补,可能也无法改变,刘綎尸首,还是会被后金士兵取走的结局。】
【但是此时的他们,依旧愿意拼上性命,去拼这徒劳之事...】
【因为刘綎是他们将军,j是带领他们经历了无数战斗,立过无数战功,是给予过他们荣耀的精神象征,他们纵是身死,也要死在荣耀之下。】
.....
诸天万界大清时代。
民间:
有人喃道:“荣耀,大明王朝确实拥有过荣耀。”
“但是,大明荣誉照耀过的人,都已经死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了。”
有人问道:“我们现在活在大清王朝的时代中,是行尸走肉吗?”
有人立即回道:“不是行尸走肉,而是奴隶!”
......
【在朝鲜随军书记官李民寏在《栅中日录》的记载中:“刘綎面部中箭,半颊被削,犹持刀步战,最终力竭而亡。”】
【刘綎的尸体,最终还是被后金士兵拖至阵前示众,想要以此来逼迫,其它明军放弃抵抗。】
【然而,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等人预想不到的是,刘綎的尸体并没有让其它明军放弃抵抗,就地投降,反而激起更高的复仇与同归于尽的斗志。】
【然而,当整场战斗结束之时,当金军士兵,想要重新找回刘綎的尸首之时,却没能再寻到刘綎的尸首。】
【于是,在他们的《满文老档》以及大清的史料书籍中,为了刻意淡化刘綎的抵抗,也为了削弱刘綎的英雄形象。】
【并在他们的史料书籍中,称刘綎的尸首,被弃之荒野,被“尸体被野猪啃食”。】
【至于刘綎的尸体,在朝鲜的数千援军,由姜弘立率领下投降后。】
【大部分的朝鲜援军,因出于对刘綎的敬重,以及刘綎在朝鲜战争中,抗击倭寇的功绩,便偷偷的掩埋了刘綎的尸首。】
【据《李朝实录》记载,朝鲜士兵私下称刘綎为“天朝最后的名将”,念其“忠勇”,并冒险掩埋了刘綎的尸首。】
.....
【刘綎战死后的后续战斗过程,在朝鲜的《李朝实录》记载中为:“日过午,明军大败”。】
【而《满文老档》的记载也指出:“战至未时(13点至15点),成功攻破其明军营垒,顺势展开追杀。”】
【在朝鲜的史料书籍中记载道:战到申时(15点至17点),后金大军开始攻朝鲜军营与大明辎重营。】
【负责统领大明辎重营的监军康应乾部,利用大明辎重器械与火炮,修造了的防御工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监军康应乾,在收拢从阿布达里冈退回来的明军士兵,也在进行着拼死抵抗。】
【因为,许多明军知道,此时的他们已经无法溃逃了。】
【直至战至戌时(晚上19点至21点),大明东路军最后的一支部队,才被后金底击溃。】
【最终,大明东路军,也仅剩下监军康应乾,趁着夜色,在朝鲜援军的掩护之下,率百余骑兵突围成功。】
......
【而大明东路军与后金八旗兵,在阿布达里冈的战斗,也是此次萨尔浒战役当中,战斗过程最激烈,战斗时间最长,战况最为悲壮的一路军。】
【然而,这场在富察之野与阿布达里爆发的激战,在战斗结束之后,后金军方面,并没有缴获到大量的器械,火炮与辎重。】
【其缴获的战利品,也远远低于了努尔哈赤与李永芳等人的预料。】
【其中,在副总兵江万化,在刘綎战死后,收拢溃退的明军,与千总王尚忠,姜良相等人,抱着死志般的意志,与利用火器以后金追兵展开激战。】
【最终,也都一一战死,殉国。】
【在朝鲜史料记载中,副总兵江万化“身被数创仍督战,直至火药耗尽,力战而死。”】
......
【守备将军刘元,在阿布达里冈战役中为保护刘綎尸首时,徒手格斗至最后一刻,被数名后金骑兵用长矛贯穿胸腹而死。】
【游击将军姚国辅,周翌明,徐九思等,也都全都力战而死,大明东路将领无一投降,全都尽数战死。】
【千总级的大明军官,如张应豹,徐国田,刘吉龙,马进忠,吴志文等,也全都战死,也无一投降。】
.....
【朝鲜援军方面:】
【副都督金景瑞,面对后金左翼军的二贝斯阿敏与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包围与劝降,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
【金景瑞仍然率部与后金死战,“亲执枪槊,击杀数虏,身被数十创,力竭而亡”。】
【朝鲜援军先锋金应河,在富察之野率领朝鲜火枪手支援明军,被后金骑兵冲阵时身中数箭仍坚持射击,最终战死。】
【朝鲜的云山郡守李继宗,率朝鲜步兵殿后,掩护大明监军康应乾等人撤退时,被金骑兵包围后,不愿意投降自刎而死。】
【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中记载到:朝鲜的云山郡守李继宗,“为保全明军撤退,甘当诱饵”。】
......
【而朝鲜援军的都元帅姜弘立,见明军已溃,突围无望后,带领数千朝鲜援军,选择“了献降书”而跪地投降。】
【姜弘立的投降之后,在被后金左翼军押往赫图阿拉,根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亲自接见并设宴款待。】
【因为努尔哈赤想要通过姜弘立,以及数千朝鲜降兵,来现实他“先抚朝鲜,后图明朝”的战略规划。】
【努尔哈赤连续在“萨尔浒战役”的三路大战的绝对胜利,几乎都是全歼了大明的三路大军而获得的大胜。】
【再加上,在开战之前,大明辽东经略杨镐,对外宣称的47万大军的口号。】
【可以说,这“萨尔浒战役”已经让努尔哈赤名声大噪的同时,还确定了后金政权势力的建立。】
【可以说,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是威名赫赫的人物了。】
【其周围的蒙古人,女真人,以及朝鲜人,都对努尔哈赤与其的八旗兵,都充满了好奇与畏惧。】
【努尔哈赤在此时所获得功绩与荣誉,若是换成其它女真人,或许蒙古人的首领,可能绝大多数首领,都会满足此战得获得的荣誉与威名了。】
【然而,努尔哈赤却是深爱华夏中原王朝文化的熏陶,以及在大明《三国演义》的影响下。】
【努尔哈赤所图的从来都不是像孙权一样的偏安一隅。】
【萨尔浒战役的胜利,并没有助长努尔哈赤的野心,因为努尔哈赤从一开始给自己定下的野心,就不是一场战役的胜利。】
【他努尔哈赤要问鼎中原,他努尔哈赤所要做的事情,是要超过曹操与刘备的志向的大志。】
【因此,努尔哈赤在击败大明的西路军与北路军,并回到赫图阿拉休整之时,就已经坚定了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而这个战略规划,就是努尔哈赤的“先抚朝鲜,后图大明。”之策。】
【姜弘立与那数千的朝鲜降兵,就是努尔哈赤与此时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在外交上谈判的筹码。】
汉未乱世界(214初)。
建业:
讨虏将军孙权脸色冷峻的喃道:“又是这《三国演义》,吾在这《三国演义》的书中,究竟是何等形象?”
“吾之志向,又怎么可能,只是偏安一隅一人?”
......
许昌:
魏公曹操皱眉:“在后世之中,是不是但凡有野心之辈,都拿吾与那大耳贼相提并论?”
“天道,将吾立成一蛮夷胡人,无德无义之窃贼,要超越之人,是想要将吾被其踩在脚?”
......
荆州:
荆州牧刘备:“蛮夷胡人之后代,妄图中原,终被其所夺,此乃汉人之劫,中原江山之难。”
“借其夺汉家中原天下者,不管出于何种因由,皆是叛国,叛民,叛汉之罪人。”
.....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
【努尔哈赤先是,释放了部分俘虏,如姜弘立的从事官郑应井等人,试探朝鲜的态度与观察大明王朝的反应。】
喜欢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