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看了眼,便道:“这物儿臣称之为神龙炮。”
“神龙炮?”听见这名字,李世民便两眼放光,自己果然猜的不错,和雷霆炮一样。
但有些不解,如今不是有雷霆炮了吗?
便问道:“这神龙炮又有何长处?如今不是已经有雷霆炮了吗?”
李承乾哈哈一笑,开始讲解了起来。
“父皇,雷霆炮杀伤的范围是十步,而神龙炮的杀伤范围则是百步,炮弹落在何处,百步之内非死即残。”
嘶~
这已经不知道是李世民第几次倒吸冷气了。
瞪大眼道:“什么,百步?”
不敢相信。
李承乾颔首道:“雷霆炮的炮弹制作简单,火药有限。但神龙炮的炮弹能填装的火药是雷霆炮的十倍有余,杀伤力自然是强大。”
“而且神龙炮分很多种。”
“首先就是未来铁甲舰上所用的神龙炮,不可移动,但能够靠机械来调转炮的方向,能够填装的炮弹是陆地使用炮弹的三倍有余,可击打的距离,最少也是千步,一颗炮弹就能轰塌城墙。”
“第二种就是陆地上所使用的,固定着两个底座轮子。如今的雷霆炮需要底座填装火药,而神龙炮的炮弹,能够避免这一操作,直接将炮弹填装进去,拉一下绳子就能够发射,不需要火把,同样是解决了雨天不能用雷霆炮的条件。”
“第三种,要求比较严格,哪怕是有蒸汽机暂时还做不到。那就是神龙火箭炮,一管多射,一次性能够发射十发乃至几十发的炮弹,若是有几十门这样的炮,别说对方千军万马了,哪怕是百万大军,都能够瞬间消灭他们。”
额......
想象到那个场面。
一次性十发炮弹,威力还比如今的雷霆炮威力大十倍。
有几十门这样的炮弹......
画面血腥无比。
李世民这个百战将军都不由得浑身一个颤抖。
还好没看见实物,不然的话,李世民恐怕能够吓得直接坐在地上。
“这些......”李世民吞咽了一下喉头问道:“这些都能够研发出来吗?”
嗯,如今李世民也学会了研发这个词。
感觉只有这样的神器,才能配上研发二字,高大上。
李承乾微微颔首:“当然,只要工匠数量足够,如今墨家已经在大唐炼铁厂了,若是能够找到鲁班的传人和张衡的传人,儿臣相信最多两年时间,大唐就能够量产这两样神器。”
鲁班传人?
张衡传人?
这二人可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工匠。
可不好找。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所以笑道:“但是靠墨家也是可以,只不过墨家如今潜心研究铁甲船和炼铁、炼钢炉,恐怕分身乏术啊。”
闻言,李世民蹙眉道:“这事朕来解决,只要能有这两件神器,多大的代价,大唐都可以付出。”
开玩笑。
这东西要是弄出来了,苦也就苦两年,但是未来大唐军事力量的提升,可保大唐万世基业。
“那是最好不过了。”李承乾目的达成,心中喜悦。
回东宫后,他看了所有的信件,还有马周汇报的情况。
知道如今想要再加快步伐,只能在技术上突破。
光靠墨家肯定是不行的。
这不,瞌睡来了,李世民这枕头就来了。
李世民脑中满是这些武器,忽然看见李承乾的笑容,他脑中一闪,感觉自己被利用了。
明明是来询问李承乾去代国公府一事。
怎么好端端就聊到了武器上?
而且这图纸上的墨迹,最起码都好几年了。
这都是李承乾提前准备好的?
“太子。”李世民蹙眉喊了一声。
正在喜悦的李承乾一愣:“啊?父皇,有何事吗?”
这可把李世民气坏了。
“朕今日与你谈的是你在代国公府一事,并不是这些武器的事情。”
额......
不能蒙混过关,李承乾无奈,只能道:“父皇,您不觉得这些世家士族妨碍了大唐的发展吗?”
“此话从何说起?”李世民愣神片刻。
虽然不否认这话。
世家把控底层官员,政令难以下达,已经说明世家在妨碍大唐发展了。
而士族把控着底层府兵,亦是如此。
虽然此时能够把世家和士族拧成一股绳,但李世民依旧担忧日后子孙压不住这些世家和士族,会给大唐带来灾祸。
李承乾摊手道:“很明显,哪怕是府兵,将士们认准的是将军,如今他们认可朝廷和父皇,那是因为父皇年轻征战的结果。”
“可若是三代之后呢?这些军中将领还会认可朝廷和皇帝吗?”
“何况,皇子各个娇生惯养,一不会打仗,二不懂农事,还惹是生非,几代之后百姓对皇室的怨念加深,也就代表着府兵们不服朝廷和皇室,只服将领,这对大唐而言,难道不是致命的吗?”
“如今大唐的问题出在了世家对朝廷插手太深,士族对军队插手太深,完全没有普通人晋升的渠道。”
“日后会出现的问题,那就是皇子游手好闲光靠朝廷和百姓供养,迟早会出大乱子。”
“所以今日儿臣和代国公所说的,一是解决北方之乱,这是当下父皇该做的丰功伟绩,千古一帝的标准。”
“二是把那些心不向朝廷和皇室的士族都揪出来,以防他们日积月累根基太深。”
“三则是给军队换血,实行三大纪律和八项规定。”
闻言的李世民蹙眉。
不得不说,李承乾说的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皇子娇生惯养,不懂军事呵呵农事,日后和废物没有区别。
光靠朝廷和百姓供养,迟早出大乱子。
可那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儿子和弟弟,总不能不管吧?
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
看着面前的李承乾,他忽然眼前一亮道:“那你说说,皇子不懂军事和农事,该如何解决?让皇子为大唐效力?”
这算是考验,看看李承乾这个未来的帝王是如何解决问题。
而李承乾听后,心中冷笑:老登就是老登,套自己话。
但对大唐有利,李承乾也不是小气之人。
直接道:“很简单,皇子需要学的不是儒家,历朝历代证明,儒家只是之前王朝统治需要的一种手段,并非是真正的让天下百姓读书识字,不然也不至于普通人根本读不起书。”
“那么皇子从小学的是读书识字,到了八岁九岁之后,就要发展皇子的特长。比如恪儿,他喜欢研究一些新东西,那么就让他跟着墨家等老师傅去学格物,格物兴国,给大唐研发厉害的武器不是很好吗?”
闻言的李世民微微颔首。
确实,这一点他也发现了,李恪在这方面兴趣很浓,而且干的也不错。
李承乾紧接着道:“再像青雀,这胖的打仗肯定不行,那么就要发展文学,专门绘制一些简单易懂的书籍,编撰书籍就非常的适合他。每一本书籍背后,都可以写上青雀的名字,这也是一种千古留名的传承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李世民如此想着。
看着李世民连连颔首的样子,李承乾心中又是一阵冷笑。
打算好好拍拍这个老登的马屁。
“父皇,您想想,这些神器都有恪儿的参与,天下书籍编撰都有青雀的参与,父皇您又平定了千年难题北方之乱,保障大唐万世基业的延续,您这功绩是不是堪比千古一帝?谁还敢说您玄武门.......咳咳咳。”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世民原本听的心情舒畅,可最后玄武门三个字,直接触发了他内心的逆鳞。
但没有发火,而是直勾勾的看着李承乾。
觉得话糙理不糙,真如李承乾所说,自己儿子在各个领域都千古留名,那么他这个皇帝还不能成为千古一帝?
平定北方。
没错,要做千古一帝,就要为后世积福,平定北方。
打不过又怎么样?
那就找人研发武器。
就这样,父子俩在崇教殿聊了一夜,聊得李承乾不停打哈欠。
要不是面前是大唐皇帝,他可能就要骂娘了。
等清晨,李世民神清气爽的走出崇教殿,一点没有熬夜后的疲惫,而是容光焕发,获得了新生一般。
看的张阿难惊奇无比。
自己熬了一夜黑眼圈都不知道多重了,怎么陛下依旧如此精神,而且似乎哪不一样了。
可跟在后面的李承乾却跟被吸尽了精气神一般,浓重的眼袋,憔悴的面庞,微微佝偻的背脊。
“恭送父皇。”
“恭送陛下。”
李承乾和王泉等内侍都对着李世民的背影喊道。
“哈哈。”李世民哈哈一笑,就像是刚娶了媳妇一般的高兴。
等他离开后,王泉有些心疼的道:“太子殿下,要不要歇息?”
这陛下太不知道心疼太子殿下了。
怎么能跟太子殿下聊一夜,看太子殿下憔悴的。
“嗯嗯。”李承乾早就想睡了,如今听着王泉的话,连连点头。
迫不及待的就在崇教殿的椅子上睡下了。
都不想着去寝殿了。
王泉心疼的给李承乾盖上一件衣裳。
天气并不冷,马上就要进入炎炎夏日了,一件衣裳足够了。
而离开的李世民在马车上对张阿难道:“张阿难,去给朕找鲁班的传人和张衡的传人。”
“啊?”张阿难一愣。
这鲁班的传人和张衡的传人?
他们可都是鼎鼎有名的工匠世家,早就退隐山林了,去哪找啊?
李世民看张阿难为难的样子,蹙眉严肃道:“不管如何,都要找,哪怕掘地三尺。发布皇榜,只要提供鲁班和张衡传人消息者赏百贯,直接找到人者赏万贯。”
“但若是冒充者,欺诈者腰斩。”
“喏。”张阿难连忙答应。
不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聊了什么,但要寻找此二人,肯定非同小可,不敢马虎。
李世民神清气爽的去上朝。
可上来就有人弹劾李承乾,李世民一概和稀泥 ,不想让这群人打扰自己一日的好心情。
什么七国邻邦,李世民现在是飘了。
为了自己的千古一帝,不止要灭了七国,还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子。
可如今几个孩子都不在长安城,只能作罢。
听说弹劾李承乾的原因竟然是昨夜在代国公府说的那些话,李靖有些紧张。
但发现陛下竟然在和稀泥,李靖略微有些诧异。
但也想通了,恐怕是太子殿下那边起了作用。
引得不少武将下朝后都去找李靖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太子殿下真要攻打七国邻邦?
看陛下的意思,似乎并不反对啊。
李靖给了几位同僚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
聪明的武将已经看明白了。
各个摩拳擦掌,看来又到了他们武将立功的机会了。
喜欢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