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起他,朱元璋可以说是怒发冲冠——加强版。
因为初版他在之前就已经达成了。
怒火之下,他连这上面直接说大明开国时期的税收制度并不合理——由他制定并且拍板的——都已经顾不上了,满脑子都是对朱翊钧的蓬勃怒火。
甚至,他已经可以完完全全接受这上面对他这个开国初期制定的赋税制度的评价:哦,确实,可能确实是有点问题,那等结束之后朕改一改就是了……
倒是朱翊钧搞出来的这堆东西,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矿税,榷税……收税其实没什么问题,如果针对开矿采矿、针对商业活动制定一些比较合理、至少看起来比较合理、让人挑不出毛病、百姓们也感觉不出什么不对的收税制度,那朱元璋也其实并不觉得如何。
搞钱嘛,合理合法的搞钱,不寒碜,虽然他非常不愿意看到朱翊钧把搞来的这些钱全都用到自己的享受上面去。
——但是朱翊钧搞出来的这个矿税榷税都是些什么见鬼玩意儿!
有这么收税的吗?这和那些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直接胡作非为捞钱有什么区别?!
皇帝就不能讲究讲究吃相吗?要是不讲究吃相,那还搞什么税收制度,大家都直接派遣心腹冲到民间向百姓要钱不就完事儿了?
税收制度,就是为了合理合法收钱而制定的——如果走光明正大的路子没有必要,如果走这种正道没有必要,如果走这种看起来规规整整有理有据的路子没有必要……那么古往今来的所有朝廷,乃至地方政权,又为什么要制定税收制度呢?
朱翊钧这种,这都不是不走正道了,这简直就是走了邪道!
这就是在败坏老朱家的名声,严重损害老朱家的威望威信……而好名声难得坏名声容易传播,如果百姓们对老朱家都没有了任何的好印象,那么,等到他们决定造反的时候,他们的决定也就越容易下,他们的心理负担也就越小……
都说那唐朝末年的时候,长安的军队还因为什么秦王破阵乐而愿意最后再拼一把,不管如何,这确实反映了唐太宗多年的正面声名对唐朝百姓和军队的影响,这就是好名声的作用;
而大明……朱翊钧这样败坏朱家的名声,败坏大明的声望,有什么好?
还派遣太监,这些太监还胡作非为——交矿税的不需要真的有矿,交榷税的也不需要真的经商……这真的被这样对待的能是什么人?只能是普通百姓!
不论是富裕一点的富户,还是平平常常的人家,亦或者是贫苦的百姓——都是普通百姓的范畴!
家中无权无势,寻常人家而已。
如果真的是高门大户,真的是豪商巨贾,真的家中有矿产的人家,反而不止于此,因为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门路,要不本身家族中就有人是朝中高官,要不就是七拐八拐能够搭上朝中高官。
这不是生生把普通百姓们往反贼那边推是什么?这不是生怕普通百姓们不反抗大明吗?这不是生怕大明的统治根基太过稳固了吗?
本来就已经是频频兵变了,就不能所考虑考虑?
就算要加税,那走正道提高商税不行吗?
——哦,他想换个太子都没做到,难不成还真不行?
【甚至不需要等到很久以后——万历二十九年,太监孙隆督税浙直,驻扎苏州,随意增加苛捐杂税,直接导致当地大批机户关厂停业,工人失业,无以为生。于是,百姓暴动了,杀死了孙隆的党羽,吓得孙隆逃亡他地……】
【当然,这一场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规模并不算很大,但太监这样胡作非为而不用承担后果的行径,所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不要忘了,这些矿税榷税,日后还是和辽饷一起存在的——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百姓如何不反抗?如果经济状况尚且能够维持,那么日后也未必会出现那样内外夹击的局面。】
【当然,这也只是假设。】
【但总归来说,有一个远比这种胡搞乱搞更好的方法:朱翊钧和皇室成员减少点开支用度,节俭一点,万事大吉。】
【当然,这一点同样是假设,因为朱翊钧做不到,他自己享乐,给子女兄弟姐妹也是大量赏赐田地——当然,这些人日后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福王,就被深恨他的百姓弄死了,野史传闻还被做成了所谓“福禄汤”“福禄酒”……】
李世民抽了抽嘴角:“这确实是百姓们会做的事情……”
把那些让他们觉得憎恶的人杀了,按照这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炮制一番,确实是百姓们在起义之后经常做的事情。
这里,朱翊钧宠爱福王,给了福王各种各样逾制的待遇和权力,而福王——显然也一点没有辜负他耶耶的苦心和爱护,那是充分享受利用了这些待遇和权力,一点也没有让自己吃亏。
因此,百姓们深恨他。
所以,在打到他的封地之后,要把他杀了,甚至还留下了这样的野史传闻。虽然是野史传闻,但多半也有那么点根据,这福王就算最终并没有落得这样的下场,那至少也应该是死的不如何痛快。
所以,就这样的福王,朱翊钧之前还想要改立他……贤明在何处?
并不是说那个长子就如何优秀,但是在后面的儿子并没有如何突出的情况下,那当然还是以稳定为第一要义,这应该是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能认识到的。
当然,显然朱翊钧并不在意“稳定”这件事情……不然的话,不只是太子的事情,还有他大肆捞钱不顾民生民意的事情——民怨沸腾,难道天下就稳定了吗?
以及,他还给自己的子女兄弟姐妹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已经激烈到了何等程度,作为天子,他难不成心里面真的一点数都没有?
李世民不免思考起了数代传承之后、长于深宫、少与外界民间真实情况接触的皇子们的教育问题。
而这个问题,那一向都是老大难,目前来看,貌似没有哪个王朝成功解决了的。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