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8章 流水赏功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叶瑾解出九宫格的兴奋劲儿持续了好几天。

她似乎从中领悟到了某种数字间内在的平衡与美感,不再满足于叶明给的题目,开始自己尝试设计更复杂的“数字迷宫”,甚至试图找出其中更普遍的规律。

叶明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决定趁热打铁,开始系统地教授叶瑾更深入的数学知识。他不再局限于《九章算术》的框架,而是将自己理解的现代数学思想,融入其中。

他首先引入了“变量”的概念,用“天”、“地”、“人”等字符代表不同的未知数,教导叶瑾如何用这些符号来更清晰地表达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瑾儿你看,若我们不知甲队人数,便可设其为‘天’,乙队比甲队多五人,便是‘天加五’,两队共三十三人,便可写出‘天+ (天 + 5) = 33’,这样是不是更清楚?”

叶瑾睁着大眼睛,努力理解着这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她虽然觉得符号有些抽象,但很快便发现,用这种方式处理复杂问题确实条理清晰得多,避免了冗长的文字描述。

她开始学着用符号推演,小书房里经常能看到她对着写满“天”“地”符号的草纸念念有词。

接着,叶明又引入了最基础的几何知识。他找来匠人,制作了标准的直尺、圆规和量角器,教导叶瑾认识点、线、面,角度的概念,如何测量和绘制简单的图形。

“为何车轮是圆的?”叶明引导她思考,“你试试画个方轮子,看看它滚起来会如何?”

叶瑾在纸上画了个方轮,试着“滚”了一下,立刻咯咯笑起来:“会一颠一颠的!不舒服!圆的好,能一直平稳地滚!”

她通过亲自绘制和观察,直观地理解了圆的几何特性。

这些知识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而言,堪称惊世骇俗。

但叶明并不在意,他只是小心地保护着妹妹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和天赋,为她打开一扇通往理性世界的新窗。

李婉清虽然有些担忧,但见女儿学得开心,叶明又有分寸,便也由得他们去了。

而在兵械院内,另一项新制度——“流水记功制”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第一批由新式气火炉冶炼、经过精密检测、严格遵循新公差标准制造的铁鹞甲部件,被送上扩增后的组装线。

每一片甲叶、每一块衬板、每一根铆钉上都打上了独特的工序编号和匠师标记。

当这批工艺精湛、品质划一的甲胄被成功组装完毕,即将装箱运往北疆时,叶明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

他亲自宣读了这批甲胄的“出身档案”,从金相坊的冶炼匠师,到机巧坊的冲压工匠,再到总装坊的铆接女工,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名字都被念出。

“尔等之手艺,已化为边关将士身上之坚甲!”

叶明高声道,“此批甲胄,将直送叶秋将军亲卫营!彼等之功勋,便是尔等之功勋!按《流水记功制》,所有记录在案之匠师,皆记功一次,赏银五两!待边军战功报至,再依例共享勋赏!”

实实在在的银两被当场发下,伴随着的是名字被公开表彰的荣耀。

工匠们,尤其是那些以往默默无闻的女工和年轻学徒,激动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看似微末的工作,竟能获得如此直接的认可和回报!

这种正向激励的效果是爆炸性的。工匠们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不仅追求速度,更疯狂地追求质量。

因为每一件出自他们之手的零件,都直接关联着前方的战功和自己的荣辱收益。

《公差典》和《量具规》不再是被迫遵守的条条框框,而是成了人人主动钻研、力求精进的圣经。生产效率和质量在短时间内再次飙升。

甚至出现了匠师之间自发相互监督、传授技艺的景象——因为流水线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件产品的功勋评定,进而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一种新型的、基于共同利益和技术荣誉的协作关系,正在悄然形成。

赵德柱负责日常运营管理,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工作效率与细致入微的记录要求,他既感到振奋,又略有些手足无措。

但他清晰地看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深刻转变——一种“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而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自上而下的指令都无法实现的。

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革新,如同车之两轮,推动着兵械院这架战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隆隆向前。

那曾经困扰他们的能源危机,在“石火”技术的稳步推广下,正逐渐成为过去式。

然而,叶明并未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内部的欣欣向荣,并不能完全抵消外部的恶意。

工部的刁难暂时被皇帝压了下去,但绝不会停止。而那份关于狄人铁甲的报告,如同一个无声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他潜藏的危机有多深。

他需要主动出击,不能总是被动防御。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北方。边关,既是消耗资源的无底洞,也可能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或许,是时候让京城的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力量了。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渐渐成形。这一次,他要举办的,将不再是一场小范围的御前演武。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