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红色巅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9章 特殊的身影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陈炜想起上周去省里面开会,郑刚私下跟他说过的话:

“跟着洪家好好干,等能源项目落地,Y 市的班子肯定要动,你的位置能再往上挪挪。”

“往上挪” 三个字,像钩子一样勾着他的心。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的醇香压不住心里的疏离。

没有洪家,就没有他陈炜今天的地位,这点他比谁都清楚。

可跟着洪家越久,他心里的不安就越重:

洪晓做事只凭喜好,违规调容积率、用黑手段拆迁;

洪鸣看似沉稳,却把能源项目当成私产;

郑刚在政法系统搞清洗,吃相太难看。

这些事,桩桩件件都在踩红线,现在有洪闵在北城罩着,没人敢动,可谁能保证洪闵能一直稳下去?

“陈哥?”

洪晓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手里还把玩着女孩的头发,

“是不是觉得这俩不够漂亮?再给你叫两个?”

“不用了,洪少。”

陈炜放下酒杯,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

洪晓哈哈一笑,拍了拍陈炜的肩膀:

“你放心,只要把物流园和网红街的事办好了,以后 Y 市的事,我跟我叔都保你。”

“多谢洪少提携。”

陈炜欠了欠身,心里却掠过一丝冷笑 ——“保我”?

洪家保人,从来都是看有没有利用价值。

他现在能帮洪家走项目、挡麻烦,所以洪家愿意捧他;

可一旦他没了用处,或者洪家自身难保,第一个被舍弃的,说不定就是他。

可他没得选。

已经上了船,就不能轻易下来。

他能做的,就是趁洪家还在势头上,抓紧捞取足够的资本,把自己的位置坐稳。

Y 市市委书记的位置,就是他的目标。

包间里的音乐还在响,女孩们的笑声依旧甜腻,可陈炜已经没心思再待下去。

他起身跟洪晓告辞,说要回去准备物流园的材料,洪晓没多想,挥挥手让他走了。

走出会所,晚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让他清醒了不少。

车子驶在回去的路上,陈炜看着窗外的霓虹。

洪家的风光能持续多久,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牢牢抓住权力的把柄,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市委书记的位置,他志在必得。

至于洪家的未来,那是洪家的事,他只需要在洪家还能给他提供助力的时候,实现自己的野心。

北城党校的银杏道上,落叶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

君凌拎着黑色公文包,跟着引导牌走向 “求是楼”。

这里是此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主课堂。楼前的石碑上刻着 “实事求是” 几个鎏金大字。

推开三楼教室的门,三十张红木课桌整齐排列,学员们大多已落座,低声交谈间透着官场特有的谨慎。

刚一进门,就感觉到几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不是敌意,是带着探究的审视。

君凌扫了一眼,下意识地攥紧了公文包的把手。

签到表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后面,标注的职级几乎全是 “正厅级”:

省里面某副部长、地级市市长、…… 唯独他的名字后面,写着 “Y 市副书记(副厅级)”。

他找了个靠后的空位坐下,邻座的中年男人立刻侧过身,递来一张烫金名片,笑容温和却不失分寸:

“我是鲁省国资委的赵伟,这位同志看着年轻有为,是哪个地市的?”

“秀水省 Y 市副书记,君凌。”

君凌接过名片,指尖触到 “正厅级副主任” 的字样,语气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客气。

赵伟的眼神明显顿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

“原来是君书记,年纪轻轻就任专职副书记,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话听着是称赞,却藏着一丝疑惑 。

这个培训班是北组部牵头的 “青年干部精英班”,按惯例只招收正厅级干部,君凌一个副厅级能进来,背后必然有特殊原因。

君凌没接话,只是将名片收好,目光投向讲台。

电子屏上正滚动播放授课老师的简介:

“李建,北城党校副校长,长期从事党的建设和地方治理研究。”

看到“地方治理研究” 这个关键词。

君凌坐直了身体。

这正是他来北城想接触的领域,也是他作为 Y 市副书记最需要补充的知识。

八点半整,教室门被推开,李建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没拿任何讲义,只捏着一支钢笔,走到讲台中央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今天我们不讲理论,就结合你们的实际工作,聊聊‘基层治理中如何平衡发展与民生’。”

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的风格,瞬间让教室里的低声交谈停了下来。

课程进行到一半,李建国突然停下,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终落在了君凌身上:

“那位君凌同志,你来自基层地市,又是副书记,分管党建和民生,能不能谈谈你们市在推进重点项目时,是怎么协调企业利益和群众诉求的?”

突如其来的点名,让教室里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君凌身上。

赵伟也侧过头,带着几分好奇。

一个副厅级在全是正厅级的班里被老领导单独提问,要么是背景特殊,要么是能力出众。

君凌站起身,没有丝毫慌乱,语气沉稳:

“李校长,我们 Y 市正在推进高新产业园和网红街两个重点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两个点:一是党建引领,在项目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员干部带头走访群众,收集诉求;

“二是建立‘协商机制’,让企业、群众代表、政府部门坐在一起谈,既要保障了项目进度,也要维护了群众利益。”

他没有提洪家的违规操作,也没有说自己与洪晓的博弈,只从 “基层治理” 的角度谈实际做法。

李建微微点头,手指在讲台上轻轻敲了敲:

“说得具体,也符合实际。现在很多地方搞项目,要么只盯着 Gdp,忽视群众感受;要么怕引发矛盾,不敢推进项目,你说的‘党建引领 + 协商机制’,是个可行的路子。”

《重生之红色巅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重生之红色巅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重生之红色巅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