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秦臻便早早来到朝堂。
待朝会结束,众人纷纷散去,他便神色匆匆地找到了嬴政。
“大王,臣有要事启奏。”秦臻躬身道。
“先生免礼,有何事但说无妨。”嬴政见状,连忙摆手道。
秦臻直起身子,缓缓说道:“大王,近日在下邳楚墨的墨社,即将再度举办百家大会。届时,各方贤能、诸子百家皆会齐聚一堂,共商天下大势与治国之道。”
“哦?百家大会?”嬴政听闻此言,不禁微微挑眉,原本目光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他微微前倾身体,追问道,“先生提及此事,莫不是想去参加?”
“正是,如今我大秦欲扫六合,天下归一,此乃千古未有之大业。
方今天下,诸侯纷争已久,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我大秦有实力、有决心结束这乱世之局,使四海升平,万民安康。
然,百家学说繁杂,各执一词,致使人心不一,众说纷纭。
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推崇无为而治;
各家之说虽有可取之处,但于这乱世之中,唯有我大秦之法,方能以严明之纪、强大之力,迅速整合各方,实现天下大统。
臣承蒙秦王厚爱,忝为秦王师资,当代表大秦,前往下邳参加这百家大会,以正我大秦之声,以明天下大道。
届时,臣定当在百家齐聚之所,据理力争,宣扬大秦律法之公正、国力之雄厚,以及一统天下之必然趋势。
让天下人知晓我大秦统一天下的决心与治国理念,为日后的大业奠定人心基础。”秦臻言辞恳切道。
闻言,嬴政缓缓点了点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少顷,他抬起头,眼神坚定而明亮。
目光坚定地看着秦臻,开口道:“先生所言甚是,此百家大会,实乃我大秦宣扬国威、阐明大道之良机。
如今,列国皆对我大秦虎视眈眈;
且列国百姓,因地域之隔、舆论误导,对大秦之法,亦多有误解,以为严苛冷酷,不通人情。
若能借这百家大会,让天下贤能之士真正了解大秦之法的精髓,明白其旨在强国富民、维护公正,知晓大秦统一天下乃是顺应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之举,此于我大秦霸业而言,实乃大有益处。”
“那先生准备何时启程?”嬴政又关切地问道。
“两日后。臣需这几日时间,梳理我大秦治国之要,事无巨细,皆需一一理清。以便在大会之上,能准确无误地阐述我大秦理念,让四方贤能之士皆能心服口服。”
嬴政闻言,点了点头:“还是先生考虑得如此周全!如此甚好,那便依先生所言。两日后,寡人定会亲临学苑,为先生送行。愿先生此去一帆风顺,早日凯旋而归。”
“谢大王!臣定会在百家大会上,让大秦之声响彻天下。”秦臻拱手道。
回到居所后,秦臻便开始筹备此次出行。
他将平日里记录的治国理念一一整理出来,反复翻阅,查漏补缺。
.........
两日后,阳光明媚,学苑外早已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马车,好不热闹。
秦臻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腰佩长剑,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
嬴政亲自率领着一众朝臣,浩浩荡荡地前来为秦臻送行。他身后的朝臣们都身着朝服,个个神色庄严肃穆。
这阵仗,可谓是给足了秦臻排场,彰显出嬴政对他此次出行的极度重视。
嬴政走到秦臻面前,亲自将一樽酒递给他,目光中满是期许:“先生此去,肩负大秦之重任,那百家大会乃天下贤才汇聚之所,望先生能在会上纵横捭阖,尽显大秦之雄威,让天下人皆闻我大秦之声,见识我大秦之风采。”
秦臻先是躬身行礼,随后双手接过酒樽,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他看着嬴政,郑重说道:“大王放心,臣定当不负所托,为大秦争得无上荣光。”
说罢,秦臻挺直腰杆,转身面向鬼谷学苑的众人以及嬴政带来的一众朝臣们,拱手作揖,向他们一一辞行。
众人纷纷回礼,有的高声呼喊:“祝愿左庶长此去一路顺风。”
有的目光关切地点头示意,声声祝愿交织,饱含着对秦臻的殷切祝福,愿他此去一路顺遂。
随后,秦臻登上马车,涉英挥动马鞭,马车渐行渐远,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驶向远方。
此次听闻秦臻将奔赴下邳,若离听闻后,如孩童般哭闹着执意要一同前往。
秦臻向来对若离心软,见她这般模样,终究还是拗不过,只得应允,带着她一同踏上行程。
除此之外,秦臻此次出行还带上了涉英。
他一直就对墨学颇感兴趣,时常研读墨家典籍,与学苑内的夫子探讨墨学要义。而此次目的地下邳,正是楚墨的大本营所在。
对于这样一个墨学圣地,涉英自然是渴望一探究竟。
另外,此次出行有若离相伴,嬴政也考虑到秦臻与若离的安全考量,特意从中尉军中抽调了百余名精壮士卒,命他们一路随行,务必确保秦臻与若离的安全无虞。
一路上,山川壮丽,众人在欣赏着风景的同时,涉英还与秦臻探讨着即将到来的百家大会上,可能出现的争论焦点。
涉英微微皱眉,神色认真地分析道:“此次百家大会,儒墨之争恐将再起。
儒家主张克己复礼,以仁政治国;墨家则倡导兼爱非攻,节用节葬,二者理念大相径庭,怕是会引发激烈争论。”
秦臻目光望向远方,若有所思地回应:“你所言极是,不过百家争鸣,本就是思想碰撞。”
当他们穿越魏国,踏入楚国境内后,秦臻顿时觉得周遭的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楚国独特的风土人情扑面而来,与列国全然不同。
这是三人初次踏上楚国的土地,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目不暇接。
秦臻看到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的服饰色彩斑斓,与秦国那简约质朴、以黑色为主调的风格大相径庭。
喜欢大秦哀歌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秦哀歌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