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先生,夫人所言极是!”
在外驾着马车的涉英,将车内对话听得清楚,忍不住在一旁附和:“那少年眼中的光芒,一看就是可造之材,这般人才若是错过,实在可惜。”
秦臻目光望向车窗外,神色平静,却又透着几分旁人难以察觉的深思。
少顷,他缓缓说道:“夫人,这几日,我自是留意到了他。他的身影虽不起眼,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坚韧。
我也曾在心底反复思量,带他回秦国,送去鬼谷学苑。
只是鬼谷学苑之中,富家子弟众多,言行举止间满是世家风范。
出入皆有仆役相随,谈论的不是诗词歌赋,便是天下大势,那股子与生俱来的贵气,旁人难以企及。
相比之下,这少年出身平凡,自幼在底层摸爬滚打。
若骤然置身其中,每日目睹这般差距,难免会在心底滋生出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扎根,便会在岁月的侵蚀下,如影随形,消磨他的志气。”
若离秀眉轻蹙,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须臾,她再度问道:“可是,学苑里良人不是也收留了不少平民子弟,他们不也能在其中求学问道,与富家子弟一同成长。”
“那些平民子弟,皆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自幼便浸润在秦国的风土人情之中,身上有着秦国百姓特有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彼此之间,凭借着乡情纽带,初入学苑便能迅速融入集体。
平日里,若有谁遇着难处,众人定会相互帮衬。
可这少年来自异乡,语言、习俗皆有差异。
孤身一人在学苑,即便众人对他并无恶意,然而,日常相处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疏与隔阂,便足以让他在这陌生之地倍感孤独。
长此以往,他初入学苑时对知识的满腔热情,亦会如被冷水浇灌,渐渐冷却。”秦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再者。”
秦臻手中把玩着一枚竹简,稍稍停顿片刻后,继续说道:“若将他带在我身边,看似是为他铺就了一条捷径,实则暗藏诸多不利。”
“先生,能在你身边聆听教诲,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怎会不利?”涉英回头满脸狐疑地看着秦臻,不解地问道。
“对啊,为何会不利?”若离也附和着发问,眼神中透露出困惑。
秦臻看着他们,沉默片刻后,缓缓解释道:“你们想想,如今我日常公务缠身,往来皆是秦国朝堂的重要事务与各方权贵。
在我身边,他接触到的大多是权力斗争与复杂的政治周旋。
今日听闻某位大臣为争权夺利,暗中构陷对手;明日又目睹朝堂之上为推行新令,各派唇枪舌剑,手段尽出。
以他目前的阅历和心智,很容易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从而误将精力放在迎合权贵、钻营仕途之上,而忽略了对各家学问的深入钻研。
诸子百家,学问浩瀚如海,法家之法、儒家之仁、道家之无为、墨家之兼爱非攻,皆是修身立世的瑰宝。
一旦陷入此漩涡,醉心于权谋,便再难静下心来,沉浸于学问的世界。
此外,大秦如今所推行的法家思想,根基在于为国家立规矩、为百姓谋福祉。
可如今官场之中,却有人曲解法家之意,背地里借律法之名,行苛政之事,滥用权力。
若过早沾染官场的不良风气,他便难以纯粹领悟法家的精髓了。
那法的公正、平等,那令行禁止背后的家国情怀,都会在追名逐利中被渐渐遗忘。”
听到这番话,两人皆沉默下来,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两人像是被一丝灵感击中,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恍然,而后缓缓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这少年的前路岂不是布满荆棘?”若离担忧道。
秦臻望着远方,坚定地说道:“乱世虽险,但荆棘之路亦是成长之路。
他身处民间,每日与百姓一同劳作、生活,能真切体会到百姓在苛政下的艰难,知晓律法缺失之处对世道造成的危害。
那田间的悲苦叹息,市井中的无奈挣扎,都会深深烙印在他心底。
这些亲身经历,将会成为他学习各家优秀思想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注解。
诸子百家的学说于他而言,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能切实改变世道人心的良方。”
秦臻微微眯起双眼,而后接着缓缓道:
“我虽未带他同行,但已命在郢都的初六派人暗中留意他。只要他能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乱世的污浊所染,将来必能寻得属于自己的机遇。
等他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之后,再进入秦国,凭借自身实力站稳脚跟。到那时,他便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以所学所思,为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而努力。”
若离轻轻点头,轻声叹道:“如此说来,倒是妾身想得过于简单了。只盼这少年郎,往后能不负良人这番殷切期望。”
秦臻这时候端坐在车内,闭目养神,又仿若陷入了思索之中。
他的脑海里,不断盘旋着未来的种种谋划,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都在他心中反复推演。
车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少年的视野里。
那少年望着秦臻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微风吹过,撩动他额前的碎发,露出他那满是失落却又带着一丝不甘的眼神。
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头萦绕不去,使得他久久无法释怀。
直至暮色笼罩,少年这才如梦初醒,缓缓转过身来,脚步沉重,拖沓地朝着城内走去。
一路辗转,少年终于回到了自己那临时搭建的茅草屋。屋内简陋至极,除了一张破旧的草席和用石头垒成的案几外,别无他物。
少年无力地坐在地上,背靠墙壁,眼神呆滞地望着屋顶,心中思绪万千。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秦臻在百家大会上的激昂陈词,阐述着秦国之宏图、变革之决心。
而他,身处在人群之中,仰望着台上的秦臻,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心中满是对秦国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喜欢大秦哀歌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大秦哀歌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