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风险极大。
清河崔家根深蒂固,名望滔天。
单论士人支持度,甚至能跟皇家分庭抗礼。
杀他们一个支系,尚且震荡朝野。
而若真要拔起整个崔家,那不是动一个家族,而是挑起整个士族群体的神经。
但现在动崔家,虽然是伤筋动骨。
但再等五年十年,就真的动不了了。
李北玄带来的印刷术,如同一个正在膨胀的火药桶。
再给它几年时间,官学崛起、寒门读书、乡塾立制,便能从根本上动摇门阀赖以为生的知识垄断。
等到那时候,门阀自然势微,也自然不再是威胁。
但问题就在于,崔家自己也不是瞎子。
他们也能看见印刷术的崛起。
他们能眼睁睁地等死?
当然不能。
所以,崔家才有了异动。
他们也不是真的想反。
只是想在旧秩序消亡之前,重新确认一次地位。
告诉天下人。
你们可以有新技术,但别忘了,规矩是我们定的。
新秩序,要在我们的庙堂下产生。
不是在你们寒门、草根、自创书院里长出来的。
这是门阀最后的挣扎。
更是士族阶级的本能反应。
而赢高治知道,若这个时候选择后退,那以后想站出来就再也站不住了。
因为这不是一次单纯的政治动作。
而是一次zz表态。
是向天下宣告,皇权与士权,究竟谁主沉浮。
赢高治赌的,是这一次立威之后,能把所有观望的目光拽到自己身上。
赌的是这一次掀桌子之后,能够彻底打穿王朝依赖士族的旧信条。
赌的是这一次舍身强行断腕的行动,能为自己争出一个破格者的身份。
赢得一个没人敢随意动他、议他、贬他的位置。
他赌自己,就算死了,也能青史留名。
被史家写成以身殉国、奋起抗乱的义王。
而但凡他活下来……
那这就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最大笔的一笔资本。
届时,所有人都会知道。
赢高治,动过崔家。
晋王府,敢杀门阀!
想到这里,赢高治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整个人往椅背一靠。
脑袋仰着,眼睛发亮。
眼神里,则透出一种近乎癫狂的亢奋。
浑身上下写满了“干就完了”的决绝。
李北玄见状,忍不住皱了皱眉。
心说赢高治这样,怕不是已经被局势逼疯了。
要破罐子破摔了。
“殿下,你冷静一……”
结果话还没说完,李北玄自己就怔住了。
等等……
好像不用拦着。
赢高治这个反应……
其实,正好。
不是太好,但也不坏。
或者说,这甚至是目前为止,最合适的一种应对方式。
毕竟若是换位思考的话。
崔家那边,其实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甚至连六成都未必有。
崔家现在这个局布得看似完美。
十万青壮,配套粮草、流民动员、地域渗透、世家协同。
一环接一环,仿佛根深蒂固,铁板一块。
但越是复杂的系统,就越容易出错。
因为它不是草莽起事,不是一群人一拍脑袋冲进京城的事儿。
而是需要精密组织、长期维稳、利益平衡。
这背后,依靠的是整个门阀系统的默契。
一旦朝廷敢动手,且打得够狠够准。
那些原本愿意站队观望的中小望族,会在第一时间撤退。
那些没有出头的分支,会在第一时间撇清关系。
那些已经暗中介入的人,也会在第一时间考虑后路。
而崔家这次,看似是主动亮牌。
实则是想逼朝廷先出手,好评估风险、决定策略。
他们敢露头,不代表他们准备好了拼命。
他们也怕。
怕朝廷真疯了,不管后果,直接摘了他们的头。
所以换个角度来说。
现在若真有人,不管是疯子还是勇士,先声夺人地冲他们老巢一刀砍下去。
说不定,反而能砍出个结果来。
如果崔家真是这场局的主谋,那么这一刀砍下去,就像把刀捅进了他们的肋骨里。
那时他们只能二选一。
要么死撑,正式掀起大乱,与朝廷彻底摊牌。
要么强行撇清,把这笔账推到某个越权妄为的分支或子弟身上,以保全宗族。
前者代价极高。
崔家虽强,毕竟不是全天下。
他们也没准备好举族为旗,跟整个王朝死磕。
真要这么干,李烈一封调令,潞川、郓城、信都三镇兵马就能联动,往清河压过来。
打的是平乱,杀的是擅作反状。
到了那个地步,崔家一旦调动私兵、鼓动乡绅,哪怕最后能撑住,世人也只会记住他们是乱臣贼子。
所以他们大概率,会在第一时间清出几人,说他们私自图谋、煽动事端。
然后对朝廷低头认错,表态自己素来忠义,这次是未能严教族人。
以求保全根基,留住牌坊。
崔家服软,是必然的。
而如果崔家只是顺势而为、放任自流呢?
比如他们知道有人在晋阳搞事,也看见了粮车、青壮、流民、言路……
但他们选择不管、不问、不拦。
甚至暗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把崔家的旗借出去……
以求个进退有度的墙头草位置的话。
那么,这一刀砍下去,效果可能更好。
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崔家不可能有统一指令、也不可能有备战准备。
要打?
他们打不赢。
要跪?
他们的立场本就不坚定。
这一跪肯定会弯腰弯的更狠。
更重要的是。
如果崔家没有统一动作,那么中层的士族,就不会跟他们共进退。
那些一直想投机的县中绅士、州学老儒、望族小门,就会立刻向朝廷靠拢,唯恐被误杀。
而如果崔家真的是无辜的……
虽然这几乎不可能。
但倘若崔家真是无辜的,那情况反而会简单得多。
因为到那时候,急的就不是朝廷,而是崔家了。
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清白,崔家都会是最想揪出幕后黑手的那个。
等到那时,朝廷和士族之间的矛盾,就会被转移到崔家和那个不知名士族的矛盾身上。
朝廷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坐等他们狗咬狗。
说不定“五姓七望”,甚至还能减几个数字。
喜欢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