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海风拂新程,岁月藏锋芒
搬家的卡车驶离市区时,李阳扒着后窗数路灯,李悦抱着新换的兔子玩偶,趴在李渊腿上数他制服纽扣——那是件洗得发白的旧作训服,苏瑶坚持要带上,说“万一想穿了呢”。车窗外的梧桐叶正黄,扫过车身时沙沙响,像在跟这座住了三年的城市道别。
“爸,海边真的有螃蟹吗?”李悦的小奶音混着发动机的轰鸣,毛茸茸地蹭着他的下巴。
李渊低头捏了捏她的辫子,指尖缠着根细发——是苏瑶早上帮她梳辫子时落下的。“有,还有贝壳,能吹响的那种。”他想起张警官给的资料,南方那座叫“澜城”的小城,有片金沙滩,治安好,适合隐居。
苏瑶从副驾驶回头,手里捏着张澜城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学校、菜市场和医院。“李阳的转学手续都办好了,下周就能去上课。悦悦的幼儿园也联系好了,就在家隔壁,走路三分钟。”她说话时,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来,沾在脸颊上,像幅淡墨画。
李渊伸手帮她把头发别到耳后,触到她耳垂的温度,心里那点关于“逃亡”的紧绷松了些。“辛苦你了。”
“跟我还客气。”苏瑶笑了笑,把地图折好塞进包里,“我昨天跟房东视频了,房子带个小院子,能种你喜欢的月季。”
卡车走了两天,第三天中午终于开进澜城。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路边的棕榈树在阳光下舒展着叶子,跟北方的梧桐是截然不同的模样。房东是个退休教师,姓陈,站在院门口等他们,手里拎着串刚摘的龙眼:“小李一家吧?快进来,我给你们烧了凉茶。”
院子确实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墙角种着棵三角梅,开得像团火。李阳扔下书包就去追院子里的花猫,李悦抱着玩偶,好奇地摸陈老师晾在绳上的渔网。
“这房子以前住的是个老渔民,”陈老师给他们倒凉茶,“后来搬去儿子家了,家具都留着,你们直接用就行。”她看了眼李渊,“听张警官说,你以前是当兵的?”
李渊点点头,没多说。
“好,好。”陈老师笑了,“当兵的人靠得住。咱们澜城治安好,但海边偶尔有小混混,你要是不嫌弃,以后帮着看看小区大门?一个月也有两千块。”
苏瑶刚要道谢,李渊却先开口:“谢谢您,陈老师。我想先在家歇段时间,陪陪孩子。”他不想再沾任何跟“安保”有关的事,至少现在不想。
收拾房子时,李阳在储物间翻出个旧冲浪板,兴奋地喊着要去海边;李悦把贝壳串成风铃,挂在窗户上,风一吹叮当作响。苏瑶在厨房忙碌,锅里炖着从老家带来的腊肉,香味混着海风飘满小院。李渊坐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所谓安稳,或许就是这样——有烟火气,有孩子的笑,有个人在厨房等你。
晚上,张警官打来电话,说“猎隼”的主要头目已经落网,剩下的小鱼小虾翻不起浪,让他们放心在澜城生活。“老李,你的证词很关键,等案子结了,会给你发笔奖金。”
“奖金就不用了。”李渊望着窗外的月光,“能让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挂了电话,苏瑶递来杯热牛奶:“都结束了?”
“嗯。”他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掌心蔓延,“以后不用再躲了。”
“那……要不要去找份正经工作?”苏瑶犹豫着说,“我看菜市场招收银员,想去试试。”
李渊把她拉进怀里:“你在家带孩子,我去。明天我去海边转转,听说有渔船招帮手,我去问问。”
第二天一早,李渊换上件旧t恤,沿着海岸线往前走。沙滩上有早起赶海的人,提着小桶弯腰捡贝壳;远处的渔船冒着炊烟,渔民们喊着号子起网,声音被风吹得很远。他走到艘标着“福顺号”的渔船旁,一个黝黑的汉子正指挥着船员卸鱼,鱼鳞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师傅,你们招人吗?”
汉子回头,上下打量他:“会干什么?”
“会划船,有力气,不怕水。”李渊说得实在。在部队时,他划过冲锋舟,在怒江里救过人,水性不算差。
汉子笑了:“行,试试吧。今天出海打渔,中午回来,给你两百块。”
渔船驶出港口时,李渊站在船头,海风灌满他的t恤,像面鼓起的帆。他看着海鸥追着船尾飞,看着浪花在船底翻涌成白花花的线,突然觉得心里敞亮——比在仓库盯着监控时敞亮,比在边境潜伏时敞亮。
渔民们撒网时喊着号子,调子古怪却有力。李渊跟着学,虽然跑调,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收网时,网里的鱼蹦跳着,带着海的咸腥,他伸手去抓,被条鲈鱼溅了满脸水,引来一阵哄笑。
“老李,看不出来你还有这本事!”船长拍着他的肩膀,“以前干过这行?”
“没有,在部队练过点力气活。”李渊笑着擦脸,手上沾着的鱼鳞滑溜溜的。
中午回港,卖鱼的钱分了他两百块。他攥着钱,走到海边的小卖部,给李阳买了个塑料水枪,给李悦挑了个海螺,还给苏瑶买了条蓝底白花的头巾——像极了渔女们戴的那种。
回家时,苏瑶正在院子里晒被子,三角梅的花瓣落在被单上,粉粉的。李阳和李悦在旁边玩沙子,弄得满身都是。
“爸回来了!”李阳举着水枪冲过来,水柱打在李渊裤腿上,凉丝丝的。
李渊把海螺递给李悦:“听听,像不像海风的声音?”
李悦把海螺贴在耳边,眼睛瞪得圆圆的:“像!像爸爸以前吹的哨子!”
苏瑶走过来,看到他手里的头巾,眼睛亮了:“真好看。”她接过去系在头上,转了个圈,“像不像澜城的渔女?”
“像。”李渊看着她,突然觉得,这才是他想要的日子——没有勋章,没有任务,只有眼前的人,和满院的阳光。
接下来的日子,李渊跟着“福顺号”出海,每天早出晚归,皮肤晒得黝黑,手上磨出了新的茧子,却比以前爱笑了。苏瑶偶尔去菜市场帮忙,大部分时间在家带孩子,把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三角梅爬满了院墙,月季也开得热热闹闹。
周末,他们会全家去海边。李渊教李阳游泳,苏瑶带着李悦捡贝壳,夕阳把四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温暖的锁链。有次李阳被水母蜇了,吓得大哭,李渊抱着他往岸边跑,苏瑶跟在后面,一边跑一边安慰,回到家时,三个人的脚都被贝壳划破了,却笑得喘不过气。
这天,李渊刚从船上下来,就看到陈老师在港口等他,脸色不太好。“老李,你快去看看吧,苏瑶在菜市场跟人吵架了!”
他心里一紧,拔腿往菜市场跑。远远就看到苏瑶站在个鱼摊前,脸红脖子粗地跟个壮汉理论,李阳护在她身前,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怎么回事?”李渊冲过去,把苏瑶拉到身后。
“他……他卖我们的虾是死的,还不承认!”苏瑶气得发抖,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的虾果然都翻着白肚皮。
壮汉梗着脖子:“你哪只眼睛看到是死的?买的时候不看清楚,现在想讹钱?”
李渊拿起一只虾,闻了闻:“这虾至少死了半天,你卖活虾的价,不合适吧?”
“关你屁事!”壮汉推了他一把,“想打架?”
李渊没动,只是看着他——那眼神,是在边境盯了无数次哨的眼神,冷得像冰。壮汉被他看得发毛,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钱不用退了。”李渊把虾扔进垃圾桶,“但你记住,做生意得讲良心。”他拉着苏瑶和李阳往外走,没再回头。
回家的路上,苏瑶还在气:“那虾明明是他从水里捞出来的,怎么就变成死的了……”
“别气了。”李渊揉了揉她的头发,“晚上我带你去吃海鲜大排档,让老板给你挑最大的虾。”
李阳突然说:“爸,你刚才好厉害,那个叔叔吓得脸都白了!”
李渊笑了:“不是厉害,是他理亏。”
晚上的大排档很热闹,吹着海风,吃着烧烤,李阳和李悦拿着果汁干杯,笑得像两只小海鸥。苏瑶靠在李渊肩上,看着远处的灯塔,灯光一闪一闪的,像在数着岁月。
“李渊,”她轻声说,“其实我今天不怕,因为知道你会来。”
“我永远都会来。”他握住她的手,指尖缠着她的发丝,“以前在部队,我的任务是守国门;现在,我的任务是守着你和孩子。”
海风拂过,带着烤鱿鱼的香味,也带着远处渔船的鸣笛。李渊看着身边笑闹的儿女,看着肩上的妻子,突然明白,所谓兵王的锋芒,从来不是用来杀敌的,而是用来守护的——守护这片海,守护这个家,守护岁月里藏着的,最寻常的幸福。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放在苏瑶手心——是那枚一等功勋章,被海水泡得有点发乌,却依旧沉甸甸的。
“以后,它就在家待着了。”
苏瑶握紧勋章,指尖传来的温度,和他掌心的温度一样,暖得让人安心。
(本章未完)
喜欢兵王归回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兵王归回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