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2章 塔基抢修破困局 初心如炬照征途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塔基抢修破困局 初心如炬照征途

非洲草原的晨光带着雨后的清冽,洒在坍塌的输电塔基上,泥泞的地面泛着湿润的光泽,扭曲的钢筋与散落的水泥块间,还残留着昨夜暴雨的痕迹。李渊蹲在塔基边缘,指尖划过混凝土裂缝,眉头紧锁——昨夜的紧急救援虽救出了工人,却也让本就脆弱的塔基结构雪上加霜,若不尽快修复,不仅会延误整个输电线路的工期,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李总,这是新调取的地质勘察报告。”王磊踩着泥水走过来,递上一份文件夹,声音带着疲惫,“咱们之前的勘察没考虑到,这处地下有一条暗河,昨夜暴雨导致暗河水位上涨,才把塔基的地基泡软了。”

李渊翻开报告,目光快速扫过地质剖面图,指尖在暗河标注处停顿:“暗河走向与塔基垂直,直接加固恐怕不行,得先做截水导流,再重新浇筑地基。苏瑶,埃及工程部那边联系得怎么样了?哈桑总工程师同意咱们的修复方案吗?”

不远处,苏瑶正拿着手机通话,挂断后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几分轻松:“哈桑不仅同意了,还调来了埃及本土最专业的地质施工队,半小时后就能到。他还说,会协调当地政府提供抽水设备,全力配合咱们抢修。”

“那就好。”李渊松了口气,抬头看向陆续集结的工人——中方工人正忙着清点液压设备与钢筋材料,埃及工人则在向导的带领下,搬运着防水帆布与抽水软管,两国工人虽语言不通,却能通过手势与眼神默契配合,晨光中,不同肤色的手共同扛起一根钢管,画面格外动人。

“爸,我和悦悦把早餐带来了!”李阳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少年背着一个大保温箱,李悦跟在身后,怀里抱着几袋热牛奶,两人踩着泥水跑到近前,额头都沁出了薄汗。

苏瑶接过保温箱,打开一看,里面是刚做好的鸡蛋灌饼与蔬菜沙拉:“你们俩怎么把厨房的存货都带来了?”

“王叔叔说大家今早没顾上吃早餐,我就和悦悦去营地厨房找张阿姨帮忙做的。”李阳拿起一个鸡蛋灌饼递给李渊,“爸,你先垫垫肚子,修复方案那么复杂,饿着肚子可不行。”

李悦则踮着脚,将热牛奶递给身边的埃及工人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大叔,喝杯牛奶暖暖身子吧,张阿姨说这个能补充力气。”

穆罕默德接过牛奶,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谢谢悦悦,你真是个善良的小姑娘。等塔基修好了,我教你编草原上最漂亮的草篮子。”

李悦眼睛一亮,用力点头,小跑到苏瑶身边,帮着分发早餐。李渊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身边默契协作的两国工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职场上的挑战从未停歇,但这份跨越国界的信任与温情,总能让人充满力量。

半小时后,埃及地质施工队抵达现场,哈桑总工程师也亲自赶来。他握着李渊的手,语气诚恳:“李,昨晚的事让我很受触动。你们不仅把技术带来了,更把责任心带来了。今天,我们埃及的施工队听你指挥,一定尽快修好塔基。”

李渊笑着点头,将修复方案图纸铺在临时搭建的木板上:“哈桑,根据地质报告,我们分三步走。第一步,用抽水机将暗河多余的水导出,同时在塔基周围挖截水沟,防止再次积水;第二步,清理坍塌的混凝土与钢筋,更换受损的地基桩;第三步,采用‘混凝土+防水卷材’的双层结构,重新浇筑地基,确保稳固性。”

哈桑认真看着图纸,不时点头,偶尔提出几个关于材料强度与施工时间的问题,李渊都一一耐心解答。苏瑶则在一旁记录会议要点,同时协调双方工人的分工——中方工人负责操作精密的液压设备,埃及工人则凭借对当地地质的熟悉,主导挖截水沟与清理现场的工作,各司其职,效率极高。

上午十点,抢修正式开始。抽水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浑浊的河水顺着导流管流入远处的低洼地带。李渊站在塔基旁,手持测量仪,实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数据;苏瑶则穿梭在工人之间,检查防水卷材的铺设情况,偶尔停下来,用阿拉伯语叮嘱埃及工人注意安全。

“李总!不好了!”一名中方工人突然大喊,“东边的截水沟挖太深,出现了小规模滑坡!”

李渊心中一紧,立刻跑过去——只见截水沟边缘的泥土正不断往下滑,若不及时控制,很可能会波及旁边的输电塔支架。“快!用沙袋加固边坡!王磊,把备用的钢板拿来,铺在滑坡处,防止泥土继续流失!”

哈桑也急忙指挥埃及工人搬运沙袋,两国工人齐心协力,有的扛沙袋,有的铺钢板,有的用铁锹平整土地,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工装,却没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李阳见状,也跑过去帮忙递钢板,虽然力气不大,却跑得格外快,生怕耽误时间。

李悦则在苏瑶的指导下,给忙碌的工人递水递毛巾。她看到一名埃及工人的手套磨破了,手指被铁丝划伤,立刻从随身的小背包里掏出创可贴,小心翼翼地帮工人包扎:“大叔,你小心点,这个创可贴是妈妈准备的,能止血。”

工人感动地摸了摸李悦的头,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又转身投入到抢修中。苏瑶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孩子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施工技术,却用最纯真的善意,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中午时分,滑坡终于被控制住,截水沟与导流系统也顺利完工。众人简单吃了些干粮,便又投入到清理坍塌现场的工作中。李渊亲自操作液压钳,剪断扭曲的钢筋,汗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在地面上砸出小小的水花。苏瑶走到他身边,递过一瓶水:“歇会儿吧,已经连续工作四个小时了,身体会吃不消的。”

李渊接过水,喝了一口,又继续手中的动作:“现在正是关键时候,多赶一分钟,就能早一分钟完成修复,不影响后续的工期。你也别太累,注意看工人的安全防护,别再像昨晚那样受伤了。”

苏瑶心中一暖,不再劝说,只是默默站在一旁,帮他留意周围的施工情况。阳光渐渐西斜,草原的风变得温柔起来,远处的羊群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偶尔传来几声牧民的歌声,与工地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竟格外和谐。

傍晚时分,坍塌现场的清理工作终于完成。李渊看着露出的新鲜地基面,松了口气,对身边的哈桑说:“明天一早,我们就开始浇筑新的地基。我已经让国内的厂家加急空运了高强度混凝土,预计明天中午就能到。”

哈桑点头,眼中满是敬佩:“李,你们的效率太让人惊讶了。如果是我们自己,恐怕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你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带来了高效的管理经验,这对我们埃及的基建发展太重要了。”

“我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李渊笑着说,“等这个项目完成后,我们可以联合编写一本《跨境基建施工指南》,把这次的经验分享出去,帮助更多非洲国家建设基础设施。”

哈桑闻言,兴奋地握住李渊的手:“这个主意太好了!我立刻向埃及基建部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

当天晚上,营地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庆祝活动——不是庆祝塔基抢修取得阶段性胜利,而是庆祝两国工人在合作中建立的深厚友谊。篝火再次燃起,中方工人弹起了吉他,埃及工人唱起了当地的民谣,李阳和李悦则带着几个埃及孩子,在篝火旁跳着简单的舞蹈,笑声与歌声在草原的夜空中回荡。

李渊和苏瑶坐在篝火旁,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相视一笑。苏瑶靠在李渊肩上,轻声说:“还记得咱们刚决定来非洲时,你还担心孩子们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现在看来,他们不仅适应了,还爱上了这里。”

“是啊,”李渊握住苏瑶的手,目光温柔,“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也更善良。这次非洲之旅,对我们来说是职场的挑战,对他们来说,却是一场难得的成长。”

李阳这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用干草编的小篮子,递给苏瑶:“妈,这是穆罕默德大叔教我编的,他说这个篮子能装很多东西,以后你去工地可以用来装文件和笔记本。”

苏瑶接过篮子,轻轻抚摸着粗糙却结实的草绳,眼中满是感动:“谢谢你,阳阳,妈妈很喜欢。”

李悦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朵刚摘的黄色小花,插在苏瑶的头发上:“妈妈,这朵花是草原上最漂亮的花,我觉得它很配你。”

李渊看着妻子头发上的小花,笑着说:“确实很配,我们苏瑶永远是草原上最漂亮的人。”

苏瑶脸颊微红,轻轻拍了一下李渊的手,眼中却满是笑意。篝火的光芒映在一家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远处的星辰再次点亮夜空,与篝火交相辉映,仿佛在见证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坚守。

第二天中午,高强度混凝土如期抵达。李渊和哈桑一起,指挥两国工人开始浇筑地基。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中,新鲜的混凝土缓缓注入地基坑,李渊手持振捣棒,仔细振捣每一个角落,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苏瑶则在一旁记录浇筑时间与混凝土温度,为后续的质量检测留下数据。

李阳和李悦也没闲着,他们帮着工人递工具、清理现场,偶尔还会用学到的阿拉伯语,给埃及工人加油打气。穆罕默德看着忙碌的孩子们,对身边的中方工人说:“李和苏真是好父母,他们的孩子不仅聪明,还很懂事,将来一定会成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中方工人笑着点头:“是啊,李总和苏经理不仅对工作负责,对孩子的教育也很用心。他们常说,做人要像基建一样,既要根基稳固,又要心怀他人。”

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塔基的修复工作终于全部完成。当最后一块防水卷材铺设完毕,李渊和哈桑一起,在塔基旁立下了一块小小的纪念碑,上面用中文和阿拉伯语写着:“中埃友谊,共筑未来——2024年于非洲草原输电塔基”。

站在纪念碑前,看着崭新的塔基与远处渐渐成型的输电线路,李渊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只是中埃联合基建项目的一个小小节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跨境公路的桥梁建设、光伏电站的设备调试、当地职业技能学校的课程搭建……但他从不畏惧,因为他身边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相互扶持的家人,更有一份沉甸甸的初心与使命。

苏瑶走到李渊身边,握住他的手:“接下来,我们要去推进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了,那里的孩子们还在等着我们的技术课程呢。”

李渊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草原的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桂花的香气(那是苏瑶从国内带来的桂花干,放在随身的香囊里),远处的光伏电站支架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像一片希望的森林,延伸向远方。

“走吧,”李渊轻声说,“我们的征途,还在继续。”

李阳和李悦跟在父母身后,小小的身影在草原上显得格外坚定。他们知道,这场非洲之旅,不仅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更让他们明白了“责任”与“初心”的意义。未来,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带着这份信念,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让初心如炬,照亮每一段征途。

喜欢兵王归回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兵王归回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