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前部落生存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9章 冶炼坊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不出意外,熊洪对熊皮的做法很是满意,这说明现在部落的队长们或者说是村长们,都能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比所有事情都需要熊洪具体安排要好的太多了。

熊洪知道自己的斤两,要是什么事情都管的话,那肯定什么也管不好,还不如就只管大方向,及时收集反馈,进行调整来的有效。

得到熊洪的认可,熊皮自然也很是高兴,信中熊洪也对他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并表示,要是春耕结束后,营地事务安排好,他就可以回到熊部落了。

既然知道熊洪的态度,熊皮自然也就放下了心来,他看过这几日几个新工坊的建设和生产情况,总体而言,要是一切顺利的话,这些工坊,能够达到他想要的目标。

第一,纺织坊那里,至少5000斤的麻皮要纺成纱锭,在荻花的带领下,目前这十来天,已经完成了600多斤的纱锭处理,每个纱锭都是半斤左右一个。缠绕在空心的木棍中,经过简单处理和包装,现在这些纱锭,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部落的标准木箱中,等待来年运到灰村码头,通过船只运回部落。

按照这个速度,到来年春耕,时间上应该是差不多够的,就算差一点,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二就是开解的木板了,营地木工坊接到的任务,就是三种标准的木板,每一种都要生产2000块,一部分是用于营地的建设,一部分用于周围营地和部落的“采购”,还有一部分,就需要运送回部落。

这三种标准的木板中,规格5厘米的方木,制作起来最为简单,匠人的制作速度也最快,一个木工小组,一天差不多能生产30多根。

第二种5厘米厚,10厘米宽,三米长的木板,制作起来也不算很难,只要木料开解的好,一天差不多能有个15块;

第三种2.5厘米厚、10厘米宽的木板,就稍微复杂了一些,一天的产量也就10块左右。

不过按照熊皮的要求和木工坊的工作安排,一整个冬天,这些匠人差不多能生产完成。

第三个就是部落的兽皮鞣制了,因为大雪封山,又是冬季,鞣制的原料不好获取,鞣制的效果也不算太好,故而熊皮还是决定先处理营地现有的兽皮,等明年春天的时候,再去白骨洞营地运一些兽皮回来。

反正从春耕之后,大家就很少穿兽皮衣服了,这段时间,就算在各个视兽皮为重要资产的部落里,兽皮的“价格”也会明显回落,冬季能够换50斤粟籽的兽皮,最多只能换30斤。

故而熊皮倒是耐得住性子,在交换的价格低的时候去换,还能给部落省去一大笔粟籽支出呢。

第四个就是种植菽以及对菽的开发了,不过现在连种都没有种,需要至少到明年这个时候,才会有充足的原料。

朝阳营地的计划,如同熊洪所说,重点还是放在耕种上,毕竟这里的土地开垦起来的难度并不大,土壤也足够肥沃。

故而熊皮和几个队长的计划就是,熊部落在这里开垦6000-7000亩粟田,1000亩麻、2000亩菽,这近1万亩的土地,自然不是靠现在的300多人能完成的,故而,从明年开始,还需要从附近的几个熊部落营地,抽调一些族人过来。

而整个朝阳营地,除去熊部落的耕种面积,还有剩下66个部落开垦的土地,按照要求,到明年春耕结束,这些部落,每个部落至少要保证300亩的粟田,50亩的麻田和50亩的菽田。总共近亩的土地,对这些部落们来说,也不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为了提高这帮部落种田的积极性,故而熊皮给他们针对性地制定了不少的规定,全都得到了熊洪的首肯,并对某些鼓励性的规定进行调整,条件更加好。

比如每个部落在300亩粟田的基础上,额外开垦一亩土地,就能得到1斤食盐或者1组陶碗(5个)的奖励;再算上超出的部分,只要缴纳四成的“指导费用”,比之前的一半少了一成;而且还有借牛的代价,也相应地减少了一些。

故而熊皮可以肯定,自己只要将这些消息释放出去,朝阳营地立马就能沸腾起来。

……

“冶炼坊今年生产的青铜和铁制工具,真的是帮了部落大忙,你们这里现在还缺什么东西吗?”

这几日,熊部落除了每日的训练和学习,也早就安排了各种生产。这也是熊部落逐渐培养起来的习惯,冬季相对漫长,这个季节又不能去耕种也不适合捕猎,基本上很多事情都得闲置下来。

当然,这不包括部落各个工坊的生产,事实上,这些生产的部门,反而在冬季都会有明显的产量上的提升,尤其是今年,在各个工坊陆续推出了用铜币“雇佣”空闲族人的情况下,各个工坊的生产规模几乎都增加了一倍。

尤其是采矿、伐木这些只需要力气的活,完成的周期也短,广受族人的喜爱。

当然,这些接受雇佣的族人,都是在闲暇时间去帮忙的,正常的工作时间,部落还是会给他们安排一些事情做的,虽然相对来讲降低了一些,但总归不至于让他们完全闲下来。

大部分族人,都喜欢冬季这种轻松惬意的生活。

毕竟相对于忙碌的春夏季节,冬日的生活还是很惬意的,尤其是没有风雪的时候,太阳照到部落的围墙里,在清理掉积雪后,中午的阳光会非常温暖,族人都喜欢出来晒晒太阳。

而平时,就是在各自的工坊或者房间里,生产和学习。

趁着这几日天气尚好,熊洪便带着护卫队的成员,对临近的几处营地和工坊进行了巡查。

“族长,冶炼坊现在一切正常,加上临时采矿人员的增加,还有部分族人成为正式的铁匠,生产的速度也快了不少。当然要是给的匠人再多一些,那是最好不过了。”

熊山嘿嘿一笑,冶炼坊在他的带领下,现在已经成为拥有族人200,其中熟练匠人50的工坊,这还只是能够冶炼、锻打的工匠,还不包括采矿和矿石运送这些基本的劳动力。

要是再算上那部分临海营地的俘虏,从事冶炼相关工作的族人,差不多能达到500人。

“嗯,等今年年底吧,部落集议的时候,我们会对各个工坊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更细致的规划,到时候你们这些工坊的头头们,记得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这样才能说服大家给你们扩大规模。”

熊洪笑着说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像部落的农耕、养殖、冶炼、纺织,这几个核心的部分,就算你们不说,我们也会重点去考虑的,至于规模,不至于比今年要小。”

熊山听完便喜出望外,正如熊洪所说的,他最担心的,就是过段时间,部落集议的时候,让每个工坊的队长,在大家面前陈述今年干了哪些事情,生产的东西产量如何,有哪些新的技术发明并运用。

除此之外,还有对明年的规划,如何保证完成部落规定的生产任务,如何调配族人,培养匠人的计划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哪一个都不是太好回答。

对于像熊山这些的队长,让他们扛着锄头或者举着铁锤干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熊洪要的不是一个铁匠或者农夫,而是要能够统领这个产业的队长,以及在他和这些队长的配合下,搭建起部落相对完整的生产体系。

并且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技术或者生产流程出来。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甚至熊洪往坏了想,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见到。但只要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去做,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十年,二十年,一百年,只要熊部落还存在,按照这样的发展,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的。

熊洪并不着急,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在熊部落体量不大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根本性或者革命性的转变,本身就是件难以实现的事情,但一切不都起步了吗,只要起步,那就好办了。

“目前整个冶炼坊,有炼铁熔炉5座,炼铜熔炉5座,锡炉2座,锻炉2座,要是原料充足的话,每十日即可产铁水1000斤、铜水1500斤,锡水500斤。”

熊洪点点头,看着冶炼坊核心的冶炼高炉区,排成一排的高炉,满意地笑了笑。

不管在哪个时代,发展“重工业”都是一个部落的核心和基础。

“幸好今年有明观院的参与,对冶炼坊很多生产的流程和工艺进行了改进,同时还将原本的热转炉给改进了一下,在外面接上了转速更快,风力更大的风车,要是没结冰的话,光靠水力就能驱动。”

一谈起冶炼的技术,熊山便不像别人看到的那样,不善言辞,而是对很多技术方面都颇有心得,自然说起来就流畅了很多。

“另外,有了明观院改进的水力水锤,现在水锤的性能也提升了很多,在一个破碎水锤上,破碎的铁矿石一日就能达100多斤,倒节约我们不少时间。”

对熊部落的冶炼坊来说,限制冶炼产量的最大因素,还是在于原材料的供应,由于现在高炉的使用,再加上煤炭炼焦以及鼓风技术的进步,原材料的预处理就变得很是重要。

《史前部落生存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史前部落生存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