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部落运动会,熊部落的考核更为重要,毕竟是关系到整个部落的发展潜力,不得不让人重视。
尤其是今年,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让教授考核和族人考试集中在同一天,这对部落来说,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不过很早之前,十一月底的时候,熊洪、熊黑、熊祀等人,便已经开始筹划相关的准备工作了。
从人员的报名与统计到现场监督人员的确定,从考试教室的分配到相关桌椅的布置,从考试科目的确定到最终的试题,在熊奇筹备运动会的时候,熊洪就已经让熊黑和熊祀带着教育院和巫师院的族人去准备了。
虽然运动会耽误了一点时间,不过在族人们“加班加点”的努力下,到运动会颁奖结束后的当晚,各种准备事项都已经准备妥当,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天亮即可。
第二天上午,留学生原先上课的教室,被临时用作熊部落教授考核的现场,而乌脖等三人,则在一个熊部落族人的带领下,负责一个教室的监考工作。
乌脖来到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教室,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他明明记得,昨日一早路过这里的时候,他还在门口看了一眼自己的教室里面,当时并没有任何变化。
但没想到就这一夜,整个教室的桌椅以及布置,都换了一个样子。
而这一切,像乌脖这些人,全都没有收到晚上来干活的消息,也就是说,熊部落的族人,昨夜自己就干完了。
来到考场,首先在讲台上面的,就放置着两块黑板,比他们平时用的要大上一些,上面现在还没有任何字迹。
“等会大家都坐到座位上,族长在考试之前,会将考题送过来,到时候抄在黑板上。”
虽然有雕板印刷的技术,但最终考核的题目,由于是由熊洪昨晚才编出来的,故而来不及雕板,还是采用去年的方法,现场写到黑板上,再由各个族人抄写到纸上。
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防止因为雕板时间过长,从而泄露考题,也能节省部落雕板工匠的时间,毕竟他们现在手上,也有不少其他的雕板任务。
随着外面的九声铜钟声传来,族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教室,按照熊部落负责监考的族人要求,按照顺序坐在了座位上。
“诸位,大家都是来考熊部落教授的,具体的要求就不多说了,跟去年一样,希望大家都能考中。”
族人说完,示意乌脖等人将所需的纸张给大家分发下去。
“等大家都准备好,我就开始抄题目,第一科是数术,时间半个时辰外加两刻,考完后休息一刻,第二科继续考,是字词和写文。”
说完这些,负责的熊部落族人看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便将从熊洪族长那里取来的试题,一道道抄在了黑板上。
熊部落教授,考核的内容要多一些,除了识字、写文,还要考核数术,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额外还增加了一些对部落刑律判罚的模拟,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总体而言,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诸位族人,上午考核两门,第一门是数术,题目已经抄写在黑板上了,请诸位认真看题,予以解答。”
题目开始抄的时候,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和燃香就已经开始运作,而有些族人,已经开始计算第二道或者第三道题目了。
看到黑板上的题目,熊部落族人惊不惊讶乌脖不想知道,但他却很是惊讶,因为在他看来,光是这些题目本身,他都有些看不懂,更别说怎样去解答了。
“……熊雨、熊欣两支车队从本部出发,各自朝向黑齿村和水村,日行六十里,若熊雨耗费四日到达黑齿村,熊欣耗费五日到达水村,那黑齿村和水村间的距离为几何?若熊雨返回时车上已无物资,可日行八十里,所需几日,可到达本部?”
“熊族一年土丘农耕区亩产粟籽一百又一十五斤五两,比去岁亩产提升一成,而今年收获跟去岁一致,为斤,求熊族一年,土丘农耕区比去年减少了多少亩粟田?”
“熊材的养殖队在芦苇原放养牲口,以芦苇原营地为中心,半径十里为圆,是放养的最宜范围;然营地之东侧至西南侧,有树林、山包所阻碍,不宜放牧,所占之圆周角度为一百二,请求得最宜放牧区域为多少亩?若每百亩可放养牛十头,这片区域可放养多少头牛?”
乌脖看着黑板上二十道题目,不禁也陷入了沉思。
这些题目,跟他现在所学习的加减法甚至乘除法还不一样,明显感觉难度更进一步。
而除了计算之外,甚至还有画图,要求族人只用圆规和直尺,做出一条线外一个点,与这根直线的垂线。
甚至还有只画了一个三角形,通过给定的已知条件,求三角形面积和角度的。
光是看着这些题目,乌脖便有一种无力感。
虽然熊部落的“考生”们个个看起来愁眉不展、焦头烂额,但他们还是在奋笔疾书,或者拿着写满数字的纸张不断地计算着,而且纷纷在桌子上的草纸上,写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乌脖看着忙碌着计算的族人,感受到深深的震撼。
原来自己部落跟熊部落之间,差距已经有这么大了吗?
就算无视熊部落那充沛的物资以及广袤的领地——这些东西还可以用熊部落人口多、运气好来解释,但像这些试卷上面的问题,乌脖很清楚,没有长时间的学习和运用,是根本无法计算的。
换成他们部落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乌青族长,也计算不出来吧。
羊须曾经跟他说过,不要小看熊部落的学习,可能在其他部落看来,大冬天的,为什么要学习,睡觉不好吗?可羊须不知道从哪听来的,说熊部落能够拥有现在的实力,大部分的原因,都要靠这些族人们看不上的学习。
乌脖对此极为赞同,虽然骨黑等人无法理解,但他却明白,熊部落的说法没有错,正是因为让族人坚持不断地去学习,部落才有充足的食物。
更别提熊部落还有这么多工坊了,想必这些工坊,也是因为有这些会计算的族人,才会不断地做出让自己这些部落羡慕的东西吧?
要是在以前,乌脖还以为熊部落的壮大还是侥幸,自己这些部落跟熊部落的差别还能追得上,但经过这两个来月的学习,才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有些东西,一旦被拉开差距,几乎就无法弥补了。
微微摇了摇头,乌脖将一些奇怪的想法给甩出脑袋,便在队长的要求下,在台下的桌子之间来回巡走,防止有作弊的行为。
……
“族长,新的器械我们搞出来了!”
土尘见到熊洪族长带着白茅这么快就赶了过来,惊讶了一下,但还没等上前打招呼,熊洪便打断了他,直接开口问道,“器械在哪?带我去看一看。”
在纺织坊研究了这么久的土尘和牙黑,以及熊杰熊木,终于根据之前苍耳的形状和结构,制作出来一种类似于“木梳子”的装置,再搭配上可以旋转的其他部位,组成了新式器械。现在纺织坊的绩线工序,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众人的簇拥下,熊洪来到了这处被土尘他们称为“梳麻间”的房屋,里面正躺着一具样式怪异的器械。
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件装置上面具有的两个巨大的轮子,一大一小,熊洪只是从上面连接的皮带和绳子就直接看出来,大的轮子,是用于动力的传输。
事实也正是如此,没等到熊洪说什么,激动的熊木就让旁边的族人缓慢地摇动手中的摇杆,大轮子开始缓慢地转了起来,带动这个器械的其他部位,也同时旋转了起来。
“族长,你看这个,只要我们将麻皮给大致弄顺了,然后顺着这里放进去,经过这个器械的不断旋转和梳理,最终就能产生连续不断的麻纱。”
熊杰指着缓慢运动起来的器械,骄傲地说道,“这些麻纱每一根都要比手工绩出来的还要细,而且粗细更加均匀。”
熊洪没有回应,但一旁的牙黑举着手里的麻团说道:
“族长,这玩意真比咱们用手梳麻快多了,我上次梳一把麻,手指都快磨破皮了,都还没梳顺!”
“这种器械现在就可以用了。”
在前段时间的研究中,因为迟迟得不到成果,无奈之下,熊木只能让纺织坊的绩线工间,先采用手工梳麻的方式,来将粗糙的麻皮给梳理成一根根单纤维,再手工捻线、纺成线团。
虽然需要的力气大了一些,但速度却提升了不少,原本一天只能绩两三两的麻线,用了这个办法,可以捻出来半斤左右。
只不过,对于熊洪来说,进步的空间还是有很大的。
而熊木自然也没有就到此为止,而是带着熊杰、土尘、牙黑以及明观院的其他资深“技术人员”,组成了一个临时小队,在熊洪的理论指导下,专攻这种器械。
事实上,这种梳麻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经过这两年的思考和不断设计、推翻,已经有了部分的雏形。
“牙黑说的没错,这种器械自然要比手工梳理方便太多。我们先看看这改造后的梳麻机的大致结构。”
熊木点点头,指着旁边的木架子,“你们看,这最底下是个四方木架,上面架着三个大部件,麻皮通过这几个部件,从这里送进去,经过几个部件的处理,就形成了一束束的麻纤维。”
熊洪看着演示,同时紧盯着器械上的各个部位。
最左边有个圆滚滚的“大木桶”,熊洪注意到族人摇动它不是太费力,里面是空心的,为了减少制作难度,就采取了跟木桶一样的制作方法,五十来片五六厘米宽的木板围成了一个圆。
木桶外面的每一片木板,上面都钉满了削尖的小竹齿,每隔一厘米左右,就是一整条的竹齿。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史前部落生存记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