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燕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磨刀霍霍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在蒙古诸部在哈拉和林欢聚之时,整个大虞王朝也因为蒙古人的异动开始运作。从西北兰州至宁夏,大同到宣府再至两辽,整个大虞的北方防线开始加紧戒备,准备粮草器械。

在得到辽阳王父子前往哈拉和林参加忽里台大会之后,燕行云就命令两辽边军开始四面出击,尽可能打击周边的蒙古女真部族。燕行云也曾派兵试探性的攻击离辽东最近的两座重镇,咸平和宁昌,但蒙古人显然早有防备,重兵防守。

虽说辽阳王父子都不在,若是强攻未尝没有胜算,但在蒙古人大举进犯之际,耗费重兵去攻下这两城,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两辽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再去攻城拔寨,耗损兵力不说,若是攻下之后据守本就不多的兵力又要分散,不守那就是白白损耗兵力,没有什么益处。

所以在尝试进攻受挫之后,燕行云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让边军以劫掠为主,一来打击蒙古人在边境的兵力,二来也是为燕军收获些粮饷。

朝廷方面,大量的粮草开始向大同发运,朝廷行文四川、江西两地征调士卒前往洛京,在洛京整编汇同中书省各地抽调的士卒,和军十万,在洛京整肃完毕后,年后开往大同,协助枢密使杨济防御蒙古人南下。

于此同时,秦藩和燕藩求援的奏疏雪片般发往洛京,秦藩求的只有粮草兵器,燕藩倒是真的希望朝廷可以分兵北上,协助防御北方。

面对这些求援奏疏,洛京朝堂内吵得不可开交。这些年,朝廷的日子不算难过,也算不上太好,一年的赋税折合白银也不过两千多万两。五大藩王中,秦藩自然是不会向朝廷缴纳赋税的,燕藩更是需要朝廷接济。

齐王的山东本应是富庶之地,也无外敌之扰,但齐王姚思有从龙扶保的大功,被今上特许其无须向朝廷缴纳赋税。南方两王,楚王的湖广本就贫弱,还需要镇压属地的苗蛮土蛮,无力向朝廷缴纳赋税。

吴王姚棹,在天盛年间未封王时,曾被太祖派到江浙镇守这一最富裕的行省,当时的江浙行省囊括了南宋当时的江南东路,两浙及福建。今上继位后,将江浙拆分,原本的江南东路和两浙西路临安府以北,最为富庶的建康湖州等地被划归中书省,剩下的地界被改为浙闽行省,封给吴王。

即便将当初江浙行省最富裕的州府都划了出来,浙闽行省依然十分富足,也无内忧外患。也亏得吴王姚棹与今上一母同胞,兄弟感情和睦,浙闽每年会将一半的赋税交给朝廷,否则恐怕如今朝廷的心腹之患就是吴王了。

因此,手握最富庶庞大的中书省各府,加上河东、江西、四川三大行省,朝廷才可以压服五大藩王,维持大虞的平衡稳定。此次面对秦燕两藩的求援,朝中主要分为三派,一派认为应该不给燕藩援助,一派认为需要帮燕藩稳固北疆,一派认为帮燕藩稳固北疆可以,但要分兵北上,而且以后就驻留河北,以此控制燕藩。至于秦藩的求援,洛京的大臣们都默契的无视了他们的请求,就当秦王是在放屁。

但在一次小朝会后,当今天子姚思还是下了决定要给予秦燕两藩援助,共同抵御蒙古人此次大举南下。在姚思的主持下,朝廷给予秦藩两百万石粮食,火铳两百杆,盏口铳二十门,铅弹五万发,火药一千斤,以及一些甲胄兵器。

同时姚思也下令加强函谷关的防御,命四川行省抽调兵力北上加强汉中的防御。若是老秦王姚霸在世,姚思倒不会担心自己这位大哥会挡不住蒙古人,但如今新秦王姚继业刚刚继位,谁也不清楚他的能力心思,就算不担心他投靠蒙古人,也要防备他抵挡不住蒙古人的进攻。

连秦藩都获得了如此多的支援,燕藩那边自然不能小气,只是朝廷也不想让其余诸王在家里坐着看戏,于是勒令楚王抽调五千精兵北上听后调遣,吴王向朝廷提供六百万石粮食,令齐王筹备五百万石粮食直接送往燕藩。

朝廷这边则是给了燕藩火铳五百杆,盏口铳五十门,铅弹十万发,火药两千斤,甲胄万副兵器无算。只是楚王吴王倒是听话,齐王却又是跟朝廷这边叫起了苦。

说实话齐王的藩库内确实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山东承平这些年,境内良田无数,按说应该府库丰盈。但齐王姚靖这山东为祸这么多年,很多被划为齐王私田,加上孔家为首的大族以及官员兼并,大部分良田都被瓜分,齐国早就收不上什么粮饷,府库空的能跑耗子。

于是乎齐国官员的薪俸都早就不发了,这更让这些官员大肆侵吞,中饱私囊,搞得整个山东可谓民不聊生。

但此次大敌当前,朝廷肯定不会放过齐王,姚思连下数道圣旨申斥齐王姚靖,要他在年前必须将五百万石粮食发往河北。姚靖终究不敢明目张胆的对抗朝廷,但又舍不得从自己身上放血,于是下令强征税赋,搜刮百姓,最终凑了五百万石粮食发往河北。

但很快,一道燕维疆的亲笔奏疏就发往洛京,在这封奏疏中燕维疆痛骂齐王姚靖。任谁也想不到姚靖此人竟能贪婪无耻至此,将搜刮来的新粮入了他自己的府库,将他私库中的陈米替换出来发往河北,五百万石粮食,新米新麦不足一百万石,剩下的陈米有的发霉,有的还掺了砂石,可用的粮食不足四百万石。

面对燕维疆的奏疏,姚思也是被气的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这个一向儒雅的帝王将身前的御案都踹翻了,对着东方破口大骂不止。但纵然姚思将口水骂干,也无济于事,最终冷静下来的姚思也只得再抽调两百万石粮食发往河北。

祥嘉十八年腊月,大虞枢密使兼领河东行中书丞相杨济、吴王姚棹、四川江西两省行中书左右平章奉诏前往洛京。秦国边关诸将齐聚西京,同时,燕国世子燕行云、枢密使王公武、枢密同知兼宣府防御使陈嗣宗奉燕王旨意返回燕京。

肃杀的寒风从西到东笼罩大虞的整个北疆,风雪之中,大虞蒙古两方都在磨刀霍霍,准备着让对方的鲜血洒满大地。

《燕颂》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燕颂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燕颂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