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投资中心大厦地下停车场。
刚刚开完这次关于包家父子对怡和集团三大上市公司高价增购的新闻发布会,那些记者还想继续围着包家父子进行采访。
包裕刚和包宇借助保镖和安保离开会议室,留下麦理思,马世民,韦理等人在应付那些记者。
父子俩坐电梯下来。
此时,地下停车场这里除了两辆劳斯莱斯,还有多辆的豪车。
自从包家父子的豪车在路上被烧成铁架子,包裕刚很快让人从车行购买新的豪车。
其中,现在包裕刚和包宇都是分别坐着自己的劳斯莱斯专车。
不但如此,为了防止真的有其他人袭击包家父子,包裕刚聘请了更多保镖。
。。。
深水湾半山别墅。
包家。
包家父子从车上下来,时间已经过了凌晨。
现在黄秀瑛和黛西还在等着。
“先生,你和bob,你回来了。”
包宇往楼上上去。
看到妈咪跟在身后。
“妈咪,什么事吗?”
“今天上午的时候,你大姐和大姐夫从伦敦回来了,不知道你?”
黄秀瑛知道包宇把大姐和大姐夫安排到欧洲那边的,如今急匆匆跑回来,黄秀瑛还担心包宇对大姐和大姐夫有意见。
“妈咪,李叔告诉爹地,爹地已经告诉我了。大姐和大姐夫匆匆从伦敦回来,应该是听说我和爹地出事了吧。不过,这很正常,毕竟大姐是亲姐姐,她关心我和爹地的安全很正常。”
“bob,你真的是那样想的?”
“当然。”
看到儿子真的是那样想,黄秀瑛放心下来。
在看到妈咪出去,包宇心中则是想到,此次是对于包家四个四姐和四个姐夫的测试。从现在来看,苏海芠夫妇不合格,基本上是出局了。
站在黄秀瑛的角度来考虑,她当然想不到这些。
此时,包宇已经很累。
让黛西去浴缸放好泡澡的热水。
包宇再舒舒服服泡一个热水澡。
当他泡完澡出来。
对于今晚的晚报新闻,包宇准备明天抽出时间再看。
。。。
和记大厦。
现在是凌晨三点多。
正在巡逻的安保看到很多人走了过来。
如果不是之前包宇一系列收购,这些保安怕是也没有那么快反应过来。
现在获多利公司和和记证券公司总部都是在和记大厦这里,此次包家父子对怡和三大上市公司进行高价增购。
最重要增购的股份算不上很多。
在那些香江普通散户看来,此次包家父子对于怡和三大上市公司增购结束,那么除了吞掉怡和三大上市公司,也意味着怡和三大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炒作意义,股价必定会是大跌。
这些散户很明显都是怡和集团,香江置地,怡和证券公司持有者,他们那么早就过来排队,是害怕等到明天开始登记的时候,他们持有那些股票可能是登记不了,自然卖不出去。
这些散户里面。
其中以男性为主,女性也有一些,而且,有些年纪是五六十岁的老人。
当他们在安保维持秩序下,现在队伍已经排得很长了。
除此之外,那些在环球投资中心大厦参加完新闻发布会后,回到报社整理那些内容和照片,得知很多香江市民已经在排队。
那些记者立刻又赶过来。
对于这些记者来说,此次包家父子将鲸吞怡和三大上市公司,可能会是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而且,在这次之后,很难再看到有这样动辄上百亿港币的大规模收购了。
“你好,我是星岛日报的记者,请问你那么早过来这里排队,是要登记怡和集团的股票吗?”那位星岛日报的女记者拿着麦克风看向旁边一位中年男子问道。
“是的。”
“先生,不知道你有多少股怡和集团的股票?可以透露一下吗?”
“我啊?我不是很多,我也就1200股而已。”
1200股?
按照45港币每股?
算下来全部登记卖给包家父子,这价值港币,这也是一大笔钱了。
“那还有其他股票吗?”
“我还有800股怡和证券公司的股票。”
800股怡和证券公司股票?
如果按照25港币每股,算下来也价值港币。
“先生,那你算下来可以获得七八万港币,值不少钱了。”
“这点钱还算一般般,我们只是跟着包家父子的身后喝点汤而已。”这位中年男子说道。
那位星岛日报的记者又去采访其他排队的散户。
基本上都是持有几百股到上千股不等的。
至于几千股,甚至上万股,几万股这些,可能也有,但是,应该不多。
基本上都是普通散户,也就是几百股到上千股不等。
对于这次,如果能够成功登记把那些股票卖给包家父子,他们确实是可以喝点汤的。
越来越多的散户出来排队。
也有许多报刊的记者进行采访。
几个小时过去。
时间来到凌晨的五点多。
此时,香江的街道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上早班的上早班。
排队等着坐车回公司的,排队等车。
当然,现在最让这些上早班市民惊讶的是,那些报亭老板都纷纷在说昨晚香江爆发了一个很重要的爆炸性新闻。
那就是包家父子要吞掉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英资大洋行怡和集团及其两大上市公司。
那些市民听说后,立刻纷纷拿出零钞购买早报。
今早香江各大报刊的早报,无论是最受欢迎的东方日报,星岛日报,明报,成报,都是畅销一空,根本不够卖。
不但如此,原来销量已经涨到两三万份的香江财经报刊信报,昨晚凌晨引发的五万份早报已经全部都卖光。
以至于信报老板林山木让附属印刷公司那边加印,争取突破记录,看看能不能卖出八万份?
毕竟,当初曹志明离开信报的时候,信报每日的销量也就是几千到一万份左右。
如今,因为那位包少爷和包船王的一系列收购,让信报的销量翻了好几倍。
如果能够突破八万份,那正是当初他离开金庸明报前的销量了。
喜欢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