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8章 提前开枪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阳光透过第聂伯河畔国际防务与安保技术展销会巨大穹顶的玻璃天窗,被切割成无数冰冷锐利的光柱,斜斜地投射在熙熙攘攘的主展馆内。

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皮革、抛光金属、新印刷品、咖啡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权力与尖端杀戮技术混合而成的独特气味。

李海镇和彼得罗夫穿着质地普通、剪裁合身的深色西装,混迹在涌动的人潮中。

他们胸前挂着蓝色通行证,手里各提着一个不起眼的黑色硬壳工具箱。

安检口一道道森严的扫描仪、嗅探犬和SbU特工冰冷审视的目光,最终都放过了这些被精心伪装过的金属与塑料部件。

“刚才过安检时,你听见那个SbU特工敲打扫描仪的声音了吗?”

彼得罗夫低声问,目光仍平静地扫视着前方。

“听见了,”李海镇的嘴唇几乎没动,“他敲了三次。最后一次就在你箱子旁十公分。”

“我以为他发现了嵌在皮革层里的刀身。”

“但他转向了旁边那个带着重型装备箱的美国人。”

李海镇说,“我们的伪装是完美的。无人机支架的承重杆看起来就是承重杆,工具套件里的‘特殊配件’就是配件。”

他们边说边迈步向前,靴底踏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轻微回响。

巨大的主演讲台矗立在展馆最醒目的位置。

聚光灯牢牢锁定在中央那个穿着笔挺将军制服的身影上——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亚历山大·斯坦尼斯拉沃维奇·西尔斯基。

他正对着麦克风发表开幕演讲,声音通过环绕立体声系统清晰地传遍场馆。

“他在说‘国家主权’和‘欧洲盾牌’。”

彼得罗夫轻声道,嘴角带着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冷笑。

“还有‘技术革新’和‘坚定决心’,”李海镇补充,“一如既往的宏大词汇。”

台下,是黑压压一片的听众。

前排是高官显贵,中间夹杂着西方面孔——

北约国防官员、军事顾问和军火企业代表。

李海镇不动声色地扫过演讲台区域。

“不是时候。”

他的声音淹没在演讲声浪里。

“贴身保镖四人,呈半圆形站位,”彼得罗夫接话,装作漫不经心地扫过控制台,“SbU便衣两人,在侧后方控制台。二楼廊道上有观察员。”

“真正的狙击手在更高处,”李海镇说,“至少三个可能的狙击点,我都标记了。”

“军警在外围设置了额外核验点,”彼得罗夫注意到人群外围那些穿着深色制服的军警,“非受邀嘉宾无法靠近。”

“强行冲击等于自杀。”

李海镇总结道。

彼得罗夫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手指在西装裤袋里摩挲着那个伪装成U盘外壳的微型信号接收器。

“变电站的倒计时还在走?”

“在走,”李海镇确认,“但我们得等待正确的时机。”

两人随着人流缓慢移动,渐渐远离了演讲台的光环中心。

他们在一个展示新型单兵通讯设备的展位前停下。

“这个频率范围是多少?”

彼得罗夫拿起一个样品,煞有介事地向展台人员询问。

待展台人员转身取资料时,李海镇低声说:

“打开箱子,检查部件。”

彼得罗夫点头,而李海镇则打开了自己的黑色工具箱,似乎在寻找配套的演示材料。

工具箱的内衬里,那些被分解的致命部件安静地躺在各自的凹槽中。

“所有零件都在原位?”

彼得罗夫一边摆弄着通讯设备样品,一边问。

“都在,”李海镇回答,“手枪滑套完好,撞针和弹簧就位,刺刀刀身嵌得很稳。”

西尔斯基的演讲接近尾声,掌声响起。

前排的高官和欧美代表们纷纷起身。

“他们要移动他了,”彼得罗夫说,看着保镖的包围圈瞬间收紧。

李海镇“啪”地一声合上了工具箱的盖子。

“回笼了。守卫正处在最警惕的时刻。”

彼得罗夫放下样品,与李海镇交换了一个短暂到几乎无法捕捉的眼神。

“那就继续扮演销售代表?”

“直到混乱时刻到来,”李海镇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裤缝,那是他组装那把简易手枪时最关键的几个步骤的节奏,“我们的狩猎时刻尚未到来。”

口袋里的自制手枪零件,贴着大腿外侧的皮肤,传来坚硬而冰冷的触感。

刺刀的锋刃,在皮革夹层中沉默地蛰伏。

“他像乌龟缩在壳里。”

彼得罗夫的嘴唇纹丝未动。

“但是变电站的时钟在走。”

“急什么?”

李海镇打开工具箱,假装调整里面伪装的零件,“你想在狙击手眼皮下冲锋?”

“我只想提醒你,引爆器不会等人。”

彼得罗夫拿起个通讯耳机把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每拖延一分钟,变电站的守卫就多一分发现风险。”

李海镇“咔嗒”合上箱盖,声音压在喉底:

“看见二层那个穿灰夹克的人了吗?过去四分钟里,他的视线在我们这片区域扫过七次。”

彼得罗夫喉结滚动,终于移开目光:

“那你说什么时候?”

“等他离开保护圈。”

李海镇从箱内取出一截伪装成天线的枪管,用绒布轻轻擦拭,“等他自己走进射界。”

彼得罗夫趁机凑近,呼吸喷在李海镇耳畔:

“如果他不出来呢?如果演讲后直接坐装甲车离开?”

“那就启动b计划。”

李海镇将天线零件缓缓旋紧,“但绝不是现在。”

彼得罗夫盯着李海镇平静的侧脸,突然压低声音:

“你确定这次能成功吗?”

“你心软了,还是害怕了?”

李海镇截断话头,眼神骤然锐利,“记住,失败了,我们只能选择死亡。”

这句话像柄淬冰的匕首,刺得彼得罗夫微微一颤。

他深吸口气,再开口时声音已恢复平稳:

“变电站倒计时四十三分钟。”

“足够。”

李海镇将组装好的“天线”放回箱内,“现在,微笑。右前方那个SbU正在看我们。”

彼得罗夫立即扯出个热情洋溢的笑容,举起手中的产品册朝远处挥了挥,活像个急于招揽客户的销售代表。

待那道审视的目光移开,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希望能够成功。”

“我执行任务,”李海镇轻轻调整领带结,指尖在丝绸面料上留下几不可见的褶皱,“从未失手。”

展览正式开始的嗡鸣声在展馆内回荡,与尚未完全平息的政治性掌声交织在一起。

人群的流向瞬间改变,从聚焦于演讲台变为向各个炫目的展台扩散。

李海镇和彼得罗夫几乎在同时收到了信号——

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目标本身。

西尔斯基将军并未如预判那样,在保镖的簇拥下径直通过专用通道离开。

相反,他在一群高级军官和欧美代表的环绕下,步下演讲台,竟融入了观展的人流。

他停留在了无人机综合展区。

“他没有离开。”

彼得罗夫的声音压得很低,混在背景噪音里。

“他在看无人机,”李海镇确认,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了一下,是机会,也是巨大的风险。

“采购意向?还是做做样子?”

“不重要了。计划变更。靠近他,在展区制造接触。”

彼得罗夫的指令简短有力。

两人开始逆着部分人流,向无人机展区移动。

他们的动作必须自然,不能引起分布在人群中的安保人员的注意。

每一步都像是在雷区穿行。

在一个相对僻静、被几个大型武器模型遮挡的角落,他们假借检查展品信息,迅速完成了最后的准备。

李海镇背对着人群,用身体挡住彼得罗夫的动作。

彼得罗夫打开了他的黑色工具箱,内衬被灵巧地掀开,那些沉睡的“零件”在瞬间被赋予生命。

伪装成无人机支架承重杆的手枪滑套被咔哒一声卡入基座,撞针和弹簧从“特殊配件”中复位。

一把结构简单但足以致命的简易手枪在几秒内成型,被他顺势滑入西装内袋,冰冷的金属隔着薄薄的布料贴住肋部。

几乎同时,李海镇的手指探入自己工具箱的皮革夹层边缘,轻轻一勾,一抹暗沉的金属光泽一闪而过。

那柄被完美嵌入、躲过扫描的刺刀已落入他掌心,刀身不长,但异常锋利。

手腕一翻,它便像变魔术般消失在袖管里,刀柄紧贴着小臂内侧。

“工具”就位。

杀戮的意图从蛰伏状态苏醒,在两人眼中燃起冰冷的火焰。

他们再次融入人流,向无人机展区靠近。

西尔斯基被围在一个展示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巨大展台前,正与展商代表交谈。

保镖们形成的半圆形警戒圈依然存在,但显然因为环境的复杂和人群的靠近而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SbU便衣和军警在外围构筑了第二道、第三道防线,但注意力也被分散到四面八方。

就在这时,几名穿着北约制式军服、但没佩军衔的军官走了过来,似乎对他们的“凤凰公司”展品产生了兴趣。

“你们这个通讯模块,抗干扰能力如何?”

一名高个子军官拿起彼得罗夫刚刚放下的样品。

彼得罗夫脸上立刻堆起职业化的笑容,流畅地报出一串精心准备的技术参数,语气热情又不失专业。

李海镇在一旁配合着打开工具箱,展示着“配套”的、实则为武器伪装的零件,内心却在读秒,计算着西尔斯基可能移动的时间和方向。

这几分钟如同几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那几名北约军官满意(或者说失去兴趣)地离开了。

两人刚松了口气,一个穿着休闲夹克、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科技记者模样的男人微笑着凑了过来。

他看起来很普通,甚至有些书卷气。

“打扰一下,”男人目光落在彼得罗夫的工具箱上,“我对你们公司展示的无人机传动配件很感兴趣,能了解一下售价吗?”

彼得罗夫心中一凛,但面色不变,同样用俄语回应了一个大概的报价范围。

他听完,点了点头,笑容不变,甚至更加温和。

但他接下来说出的话,却让周围的空气瞬间冻结。

“价格很合理。不过,比起这个,”他向前微微倾身,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三人能听见,如同毒蛇吐信,“我更想欢迎来自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彼得罗夫少校,以及……朝鲜侦察总局的李海镇大尉,大驾光临基辅。”

时间仿佛凝固了。

李海镇感觉全身的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猛地冷却下来。

彼得罗夫的瞳孔急剧收缩,但脸上的肌肉只是微微绷紧。

那男人——

这位SbU的高层,依旧保持着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

“二位真是让我们好找。不得不说,你们在基辅市区把手机扔掉这一招,很专业,差点就让我们跟丢了。可惜,还是差了最后一步。这场注定失败的刺杀之旅,可以结束了。”

他的眼神扫过两人,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和掌控感。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李海镇的眼角余光捕捉到至少三个方向上,有看似普通游客或展商的人,正以一种不易察觉但快速收拢的态势向他们靠近。

口袋里的手枪零件冰冷而沉重,袖中的刺刀仿佛在灼烧他的皮肤。

没有时间犹豫了!

“动手!”

彼得罗夫几乎是同时低吼出声。

压抑到极点的沉默被猛地打破。

彼得罗夫的动作快如闪电,他一直没有离开工具箱太远的手猛地扬起——

袖中的刺刀不知何时已滑入掌心,带着一道决绝的寒光,直接捅向了近在咫尺的SbU高层的胸口!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转化为难以置信的惊愕和痛苦。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只有一股鲜血从嘴角涌出。

彼得罗夫没有丝毫停顿,就着前冲的力道,将他狠狠撞向旁边一个展台,同时另一只手已探入内袋,掏出了那把组装的简易手枪。

“砰!”

一声略显沉闷但极具穿透力的枪声响起。

彼得罗夫没有瞄准具体目标,而是向着天空开了一枪。

巨大的声响在封闭的展馆内引发爆炸性的效果!

人群愣了一刹那,随即,恐慌炸开!

尖叫声、哭喊声、桌椅碰撞声瞬间取代了之前的喧嚣!

“啊——!”

“枪击!”

“快跑!”

几乎在彼得罗夫动手的同时,李海镇也动了。

他像一头扑向猎物的豹子,向着从侧后方逼近的一名便衣特工冲去。

那名特工显然没料到他们的反应如此迅猛,刚伸手入怀掏枪,李海镇已经贴身靠近,袖中刺刀精准地划过对方持枪的手腕!

特工惨叫一声,手枪脱手。李海镇毫不留情,膝盖狠狠顶在对方腹部,在其弯腰的瞬间,夺过那支掉落的手枪——

一把格洛克17,比他那把简陋的自制武器可靠得多。

“砰!砰!”

他毫不犹豫,左右开弓,两发点射,精准地命中另外两个方向冲来的特工的大腿。

非致命部位,但足以让他们瞬间失去行动能力,惨叫着倒地,成为阻挡后续追兵的障碍。

鲜血溅在光洁的地板和昂贵的展品上,触目惊心。

混乱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西边!”

彼得罗夫一边用抢夺来的手枪(他从那名垂死的SbU高层身上搜出的配枪)向试图靠近的便衣射击,逼退他们,一边对着李海镇大吼。

他利用倒塌的展台和惊慌失措的人群作为移动掩体,向着西尔斯基之前所在的大致方向突进。

李海镇心领神会。

他手中的格洛克不断喷出火舌,不是漫无目的的扫射,而是精准、节制的压制射击,每一枪都旨在迟滞敌人的追击和包围。

他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混乱的人潮,利用人们奔逃时产生的盲区和空隙,快速向前穿插。

保镖的反应极快,枪声一响,他们就用身体将西尔斯基将军紧紧围住,试图强行将他带离现场。

但恐慌的人群成了最大的障碍,堵塞了通往安全通道的路径。

“让开!让开!”

保镖们粗暴地推搡着人群,但收效甚微。

这为两名刺客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李海镇看到一个保镖正举起手枪试图瞄准彼得罗夫的方向,他抬手就是一枪,子弹擦着那名保镖的耳畔飞过,打在身后的展台金属柱上,溅起一溜火星。

保镖被迫缩回掩体。

彼得罗夫则利用这个间隙,猛地从一个倒地的广告牌后跃出,连续几个翻滚,靠近了无人机展区的核心区域。

他已经能看到被保镖们死死护在中间、正弯腰快速移动的那个将军制服的身影。

“他在那里!”

彼得罗夫对赶上来的李海镇喊道,声音因为激烈的运动和肾上腺素的飙升而有些嘶哑。

李海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确认了目标。

西尔斯基的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但中间隔着拼命掩护的保镖、混乱的人群,以及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被枪声彻底激怒的安保力量。

二楼廊道上的观察员在大声呼喊着,指引地面的同伴。

更远处,军警吹响了刺耳的哨子,试图建立防线,但在一片混乱中显得徒劳。

展馆的灯光似乎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暴力而闪烁不定,破碎的玻璃、翻倒的桌椅、丢弃的鞋子和公文包遍布地面,昂贵的军事科技展品在原始的血腥暴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李海镇和彼得罗夫,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度、却因共同目标而捆绑在一起的刺客,此刻背靠着背,一个面朝追兵来的方向持续射击,另一个则死死盯着几十米外那个正在移动的、他们此行的终极目标。

口袋里的自制零件已经无用,变电站的倒计时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一切都被这提前引爆的决战所取代。

他们身上沾染着血迹,有自己的擦伤,更多的是敌人的。

呼吸灼热而急促,但握枪的手稳定如山。

狩猎时刻,以最惨烈、最不受控的方式,提前到来了。

而结局,尚未书写。

李海镇换上一个新的弹匣,咔哒一声清响,在短暂的射击间隙中异常清晰。

“冲过去?”

彼得罗夫喘着气问,眼神疯狂。

李海镇没有回答,而是用行动表示。

他猛地从掩体后探身,格洛克喷出最后的火舌,将试图从侧翼包抄的两名军警压制回去。

“走!”

一声低吼,两人不再顾忌流弹和阻挡,朝着西尔斯基的方向,发起了最后的、自杀式的冲锋。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