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羡慕你和弟妹,还这么年轻,便已积攒下如此丰厚的家业,而我,即将步入不惑之年,却身无长物,除了那三间土坯房,再加上五亩薄田,便一无所有。”
想到自己如今的窘况,陈长安不禁黯然神伤。
“长安哥,你切莫这般想,其实你已然非常了不起了,我听闻,你刚从老宅分出时,似乎仅得了两亩贫瘠的田地,能有今日,实属难能可贵。
你瞧村中又有几人是靠着自己的辛勤劳作建房的,不都是仰仗着老人吗?更何况你还要养育五个孩子,没有丝毫外债。已是相当厉害了。
我与你不同,成亲时便有房可住,还分得了五两银子,外加六亩良田,如果爹娘没有给我这些,或许我的日子还不如你呢!
俗话说得好,“三穷三富过到老,穷不扎根富不长苗。”
困难不过是暂时的,只要脚踏实地、肯吃苦,日子定会蒸蒸日上,在我眼中,长安哥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年轻人。
想想你刚分出来单过时的情景,再看看如今,虽说日子过得清苦了些,起码一家人平平安安,儿女也孝顺,这不知比从前好了多少倍。”
陈家旺所言皆是肺腑之言,若是爹娘没有给予自己这么多,他的日子还真未必比长安哥强。
听完这番话,陈长安的心中顿时舒畅了许多,不再像先前那般憋闷得难受。
或许是被爹娘贬低得太久,他早已丧失了自信,觉得自己就如他们所言,无能且毫无本事。
如今仔细思量,白手起家到今日,确实已经非常厉害了,毕竟分家时,与一无所有并无二致,就连想多要床被子,都被他娘骂得狗血淋头。
就连那口粮也只给了区区二百斤,要知道那时距离新粮下来,尚有好几个月之久。
若不是自己起早贪黑去镇上寻活计,恐怕根本熬不到秋天,怕是早已被饿死。
“家旺,谢谢你,如此宽慰我,现在心情好多了。”
陈长安打心眼里感激堂弟,不但给了他赚钱的机会,还能如此开导自己。比他那亲兄弟都强。
“谢啥,你瞧大堂哥曾经不也与你一样,遭受爹娘的冷眼,如今又如何?虽没有大富大贵,起码衣食无忧,无需再看人脸色过活,也不必再如牛马般劳碌,却落不得半点好,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
此言一出,陈长安不禁有些难为情地挠了挠头,“嗯!文生确实厉害,听闻如今已与老宅彻底断绝了关系,满仓叔在此处做事多日,父子二人愣是没说过一句话,我由衷地钦佩他的决心,但凡我能有一丝骨气,也不至于让妻儿跟着我忍气吞声这么多年。”
陈家旺也随声附和道,“不过,细细想来,你可比大堂哥幸运多了,毕竟二伯和二伯娘只是对你不喜,并未像大堂哥那般,受尽了委屈,好在,如今总算彻底摆脱了那一家子,否则,所受的苦楚只会有增无减。”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这等奇事都发生在陈家,莫非是祖坟的风水出了问题。
“老爷,午饭准备好了。不知您打算在哪里吃?”
就在房内二人聊得热火朝天之际,乔婶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外面雨下得这么大,陈家旺实不愿去厨房用饭,便回了一句,“婶子,烦请您将饭菜端到屋里来吧!我实在懒得动弹。”
乔婶闻听此言,轻声应了一句,“好的老爷,饭菜这就给您送来。”言罢,便撑着伞回了厨房。
“这雨何时才能停啊!”李二狗望着那如瓢泼般从天而降的大雨,不禁眉头紧皱,满心愁绪。
他实在放心不下家中的妻儿,可这雨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自己也无法下山。
“瞧这雨势,傍晚能停下来就算不错了。”黑娃倒是一脸淡然,对他来说,住在哪里并无差别。
其实他对雨天还是蛮喜欢的,仿佛那雨水能洗去这世间所有的尘埃,尤其是雨过天晴时,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淡淡的青草香,让人心旷神怡。
“老爷,大雨过后,会不会长出许多菌子啊!要不雨停了,我去捡菌子吧!”
黑娃对菌子喜爱有加,想着雨下得如此之大,明日定然无法下田,便想去林子里采些菌子。
听到这话,陈家旺没有丝毫迟疑,爽快地答应了。
“好啊!我也正想吃菌子呢,咱们多采一些回去,吃不完就晒干留着冬日吃,也免得整日吃那白菜萝卜。”
“那也算我一个,家中的几个孩子也喜欢吃,我也去采些带回家。”
庄户人家,每逢大雨过后,那些勤快的妇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进山采菌子。
去晚了,可就什么也采不到了,毫不夸张地说,这采菌子的人,比那菌子还要多,漫山遍野都是晃动的人影。
然而这里却与众不同,深山之中鲜有人至,菌子自然也多,而且还没有人争抢,真是再好不过了。
陈长安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那一大片肥美鲜嫩的菌子,正欢快地向自己招手。
“好,雨停了咱们一起去。”陈家旺已经许久没有感受过采菌子的快乐了,此刻他的眼中满是期待,巴不得这大雨即刻停下。
乔家母女动作迅速,很快就撑着伞,将那丰盛的饭菜端进了房间。
午饭竟有三菜一汤,那浓郁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有那黄绿相间的韭菜炒鸡蛋,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瓜片炒肉,还有清爽的黄豆芽,以及一盆热气腾腾的青菜粉条汤。
这些菜呀,都是赵桃花特意送去老宅的呢!上山的时候,又被乔婶一并带上,这才有了如此丰盛的午饭。
这一顿饭,大家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啊!尤其是那热乎乎的菜汤,喝下一碗,仿佛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了,身子瞬间变得暖融融的。
饭后,陈长安心满意足地摸着自己那圆滚滚的肚子,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哎呀,完了完了,自打吃完你家这饭菜,我感觉你嫂子做的吃食,那简直就是难以下咽啊!这可如何是好?我真想赖在这里不走了,如此一来,就能每天吃到可口的饭菜了。”
毫不夸张地说,他家的年夜饭,远不及堂弟家普普通通的一顿饭。
由于家境清贫,每次过年,最多也就做两道菜,一荤一素。
吃得最多的菜品,大概就是那酸溜溜的酸菜炖冻豆腐,这可是他家每年必备的一道菜,另一道则是那黄澄澄的炒鸡蛋。
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两道菜,孩子们却吃得津津有味,毕竟平时家里吃得最多的,就是那白菜土豆,还有萝卜了。
喜欢村尾人家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村尾人家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