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电报让奕欣顿时坐不住了,他知道沈云峰一向爱惜人命,他提出以杀救人,那肯定后果是不可预料的糟糕。
于是立刻召开朝会讨论人口迁移问题,因为没有确实的证据后面几年会发生大旱,自然很多官员都反对,毕竟迁移这么多人是一件极大的工程,甚至有人抨击镇南王为了填补安南的人口,故意做此玄虚之举。
沈云峰料定此举突兀,比如很难推动,凭借“丰南号”力量根本无法实现,所以,不仅仅是去电报给了奕欣。还专门发了电报给同治,动用了隐秘手段,将消息传递给慈禧,请慈禧相助。
虽然众多人员反对,但在同治小皇帝和慈禧的助力下,奕欣强力推动,让人口迁徙一事在朝会上敲定。
户部、刑部、兵部都派出侍郎一级的官员参与到大迁移之中。朝廷先期拨款100万金元。
首先是清空山西、山东以及直隶、河南四省的监牢,所有人犯均分送外西北和安南,然后是孤儿和流浪乞讨人员,也是按照直隶、山东上船送钦州,山西河南送外西北。
然后开始强制征兵,从山西征兵十万到外西北,家属可以随迁。山东、河南、直隶各征兵五万,到江浙、东北和广东。
“丰南号”也要求“惠农公司”放弃大致划定的数省范围,把技术力量放到周边提高粮食产量去。
“惠农公司”的撤退,让很多人开始警醒,特别是在乡绅层面,这群人是最顽固的,他们的资产都在本地,轻易是不会离开的,即使出现荒年,他们储存的粮食也能保住一家老小。
但是他们也会算账,开始辞退一些长工,收缩开支,加大粮食的储存。
第一波迁移人口比较容易,第二波就开始抵制了,但是朝廷和督抚衙门给各州县都下了任务,于是就进入了强制迁移的阶段,外地流入的小家小户自然强行迁移,宗族大户衙门则摊派指标。
凡是反抗的,一律下大牢,下了大牢也是发配出去。遇到武力抗拒的,一律斩首。
即便如此,到了八月,也只完成进度30%。
在这件事情上,“丰南号”也只能出运力和出一些钱,毕竟这几省都在北方,鞭长莫及,沈云峰等人也只能尽人事看天意了。
安南投降的士兵最后愿意继续留在军队服役的将近有五万人,这是因为得知“丰南号”安保队的工资收入高。
“丰南号”进行了甄选之后,留下了四万五千人左右,这些人一部分放在了粤西,一部分替换了海外驻扎的安保队员,留在原安南境内的按照比例为二成比例,因为这些本地士兵对地形、风俗和语言熟悉,有利于沟通和作战。
这一番整编,再从迁移过来的人员中征召了一部分,陆上安保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9万人。
将安保队兵力提高到这么多,也是无奈之举。“丰南号”吞并安南后有了漫长的边界线,必须要有军队镇守,尤其柬埔寨有法军,缅甸有英军,可以说是环伺周围。
此时,“丰南号”已经全面停止粮食出海,对于兰芳国和文莱国的粮食缺口,要求他们从泰国等地购入。
货船没有空等货物的,从北方运送迁移人口来了之后,立即转载粮食北上。户部则在青岛、天津等地接收粮食,分散到各府粮库,尽可能保证这四省粮库都装满。
当官府动刀了,“惠农公司“彻底退出山西、河南等四省,有些将信将疑的人开始投亲靠友去了,与其被官府迁移到不愿意去的极北极南之地,不如自己找个有亲友的地方投靠。
此番大动干戈,若是北方没有按历史上记载出现清末大旱,沈云峰的名誉估计彻底毁了。
中国正在翻江倒海的进行人口大迁徙,忙的不亦乐乎,列强经过几个月的谈判拉扯,终于将围攻中国的兵力部署谈好。
日本出兵2万,此时日本的海军刚刚起步,并没有军舰可以参战,只能自顾自,用小型军舰和运兵船负责进攻山东。但是日本可以提供基地给列强的军舰,这是日本在谈判桌上的优势。
沙俄出兵20万,单独在外西北进攻,他的利益与他国不牵扯,所以沙俄在谈判桌上最为独立。但沙俄希望列强在南方进攻中国,能牵扯中国内地支援外西北的精力。至于外东北,沙俄打的算盘更精明,他要等南方取得胜利后,已经开始殖民中国,他再以极小的代价拿下外东北。
远征中国的海上主力还是英法两国,其余的几国也就能凑出二十来艘不同时代的战列舰,再加上各自国家的运兵船。
陆战士兵,英国出11万,法国出7万,美国出5万,意大利出1万,西班牙出2万,荷兰出2万,葡萄牙出5千。加上日本的2万,沿海预备登陆作战的总兵力达到31万5千人。
其中美国5万士兵先期运送到日本,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出发,也负责对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作战。合计9万军队主攻山东半岛、上海和宁波等地。英国的太平洋舰队和西班牙的舰队负责海上的进攻和掩护。
英国从缅甸安排2万军队进攻中国云南。法国人出动5万军队和意大利1万军队从柬埔寨进攻原安南,牵扯丰南号的军队。
英军9万人,法军2万人,荷兰2万人加上葡萄牙5千人,进攻南方沿海的香港、汕尾、汕头等地,吸取上次教训,不轻易深入,在海边城市站稳脚跟,连线成片再说。
另外,英国在缅甸殖民地的当地军队约2万人作为后备军,法国在柬埔寨的当地军队组织1万人作为后备军。东印度公司的兵力随时根据战局再进行调用。
此次英法投入之大,已经实际上超过了克里米亚战争,远征中国的费用远远要高于在黑海作战。
但是两次远征失败,两次赎回俘虏的军队,等于耻辱写在了英法两国的脸上,所以,即使谈判中两国在派遣军舰和兵力上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最终他们还是干了。
喜欢十万大山:1840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十万大山:1840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