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开局有点惨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5章 前朝,后宫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自从太子殿下杀鸡儆猴,再也没有人敢闹事。而随着时间流转,很快就到了科考日。

而自从这些年征战以来,再也没有举办过科举考试,所有人都很期待这次重开的机会,所以几乎每个家族都有科考的。

与前朝不同的是,这次主考官以及其他副主考并无人争抢,尤其是世家官员。也正是因为本次科考的限制,使得这些人不得不放弃。

贡院门口,所有前来赴考的举子排起了长队,他们伸着脑袋朝前看。

“瞧着今年严了许多。”一个学子说道。

另一个眼神比较好,仔细看了好一会儿,指着不远处的好几个查验的差役说道:“瞧见那几个人没有,不仅分类查验,还分了初查,复查两道,所以今年的队伍慢了许多。”

就在说话期间,就查出一个在砚台中间夹带的考生,被差役当场缉拿,并且拷上木枷跪在贡院门口。

此时一位官员指着夹带之人,对着众人道:“诸位都是将来有望为官之人,可别学错了路,一旦发现夹带,冒名替考者,受枷拷之刑游街示众一月,通报籍贯地,罢黜功名永不续用,并三代内不许科考,并处罚枷号银,劳役十年,各位还是不要心存侥幸的好!”

此言一出,那些心存侥幸的学子,心中不由发寒。因为前朝之时,就有冒名替考者。

突然间,队伍中就有七八个人,迅速离开再也没回来;还有一些人将藏匿的夹带之物赶紧清理掉,又回来了。

有人见状立马附和道:“哟,还真有那些不怕死的。”

还有人咋舌道:“死算什么,丢脸才是大事,前朝也就是罚些银子,禁考三次。现在不仅功名没了,还要带累全家,更重要的是还要游街示众一月,乡里人都会知道,如此丢脸,还不如死了算了!”

“可说呢,这样的人,枉为读书人!”

只是没想到,已经如此了竟然还有心存侥幸之人,陆陆续续又查出五人。

勤政殿内。

陛下听到这个检查结果都吓了一跳。

“竟然有这么多?”

礼部尚书点头道:“这还只是查验出来的,还有一些弃考的,以及醒悟的还没算在里头。”

陛下听了这话,冷笑道:“想必那些弃考的都是一些冒名替考的,传令下去,今科凡弃考者尽数罢黜功名,永不许再考!”

礼部尚书拱手道:“是,臣遵旨。”

其实陛下心里也不好受,当年他科考的时候,那可真是千难万难,不仅要送礼拜师,还要托关系走门路,否则他连贡院的大门都进不去,这并不是说他学问不行,而只单单因为他出自寒门。

想到此处,不禁感叹,“前朝科举,寒门想要被录取,那是千难万难呐。”

礼部尚书听了这话,便明白了几分,陛下这是想起自己当年的事情,见状连忙赞道:“咱大晟国虽是初立,可就单单从此次科举来看,也是陛下英明的缘故。”

陛下自然明白这是礼部尚书在拍马屁,挥挥手道:“这也是太子提出来的,要是没有他,恐怕此次科举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礼部尚书道:“太子殿下聪慧过人,此举不仅整顿了科考风气,还为寒门学子提供了公平机会,实乃大晟之幸。陛下有如此贤明的储君,日后大晟必定繁荣昌盛。”

陛下微微点头,目光望向窗外,从这几日太子对寒门以及世家学子之间的弹压,以及老二与世家越走越近,甚至暗中许诺了一些东西。太子虽然强势,但所行皆是为国为民,两相比较便分出了高低。

陛下将目光落在了次子封王的旨意上,然后说道:“如今科举为重,老二封王的事情先暂缓吧。”

礼部尚书此次来除了科考的事情,还有就是二殿下封王的事情,如今听见这话,连忙拱手道:“是,陛下,臣知晓了。”

前朝热闹着,后宫也没闲着。

自从沈北渊登上帝位后,又纳了几名妃嫔。有世家,有武将家,还有寒门出身的,可以说是分布均匀。

其中世家的,就是因为申家受到了斥责,这才送进来一个,除了示好以外,为的就是能在关键时刻吹吹枕头风。武将家里送来的是唐胜的堂妹,寒门则是地方上来的。

因为申家犯错的缘故,所以申家的女孩封了五品美人;唐家的则封了三品嫔;其余两个,一个姓曲的因为长相好,封了婕妤;另一个王姓女子则是封了六品才人。

本来皇后是一面也不想见这些人的,只是依着宫里规矩,尽量减少请安次数,所以每逢十,逢五嫔妃都要去坤宁宫拜见皇后。

“臣妾\/嫔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看着底下请安的众人,并未为难,“都起来吧,赐座。”她说完这些,又看向张贤妃道:“你如今身子重,就不必过来请安了。”

张贤妃嘴角含笑,道:“娘娘已经减免了请安次数,若是这样都不来请安,岂不是不知好歹,再说臣妾也想活动活动。”

其实张家也有人进了京,因为此次科举改制的事情,还有人求到她跟前,希望她吹一吹枕头风,只是张贤妃如今的重心都在这个肚子上,如何肯搭理,不过是左耳进右耳出。

申家本来就因为族中子弟言语不当得罪了太子,还受到陛下斥责,所以申美人一有机会就表现,“是啊,给皇后娘娘请安,本就是妃妾应尽之责。”

胡家如今因为有太子妃,所以对胡婕妤多少有些疏忽了,只是前几日,胡家老太太前来看她,虽然是暗示,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尽量多留意宫中的事情。

云婕妤(云婉)本来就不是争强好胜的人,更何况家里将她送进来不过是示好罢了,别无所求。

王才人出身寒门,又是位份最低的一个,如何敢张狂。

所以除了曲婕妤和唐嫔,大家竟然分外和睦。

曲婕妤的兄长乃是举人,参加了此次科举,心中难免有些担心,嘴里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娘娘,嫔妾听闻今日是学子参加科考的日子?”

皇后看向曲婕妤道:“怎么了?”

曲婕妤道:“听闻文昌庙的菩萨最是灵验,嫔妾想去道观里为兄长祈福。”

唐嫔是武将家出身,觉得打铁还需自身硬,听到这话便轻笑一声说道:“不过是参加个科考罢了,只要有才能,哪用得着去文昌庙祈福,难不成是对自家兄长的才学没信心?”

曲婕妤脸色一红,急忙解释道:“我只是想着多一份心意,兄长能多些运气罢了。”

皇后一直觉得这些嫔妃的年岁还小,她与这些人差的有些多,对于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有些不耐烦,现在两人更是起了口角,越发烦了。

摆了摆手,“罢了,祈福重要的是心意,让人请一张画像在自己宫里祈福便可,就不必出去了。”曲婕妤听后连忙谢恩,只是心里却觉得要不是唐嫔她就可以亲自去文昌庙了。

这时,胡婕妤本来宠爱就不多,如今陛下更是因为曲氏的美貌多有留宿,如今更是少的可怜,所以不由得阴阳怪气道:“妹妹这可真是情深义重,只可惜啊,如今科考制度严格,就算去祈福,若是兄长自身没真本事,怕也是无用。”曲婕妤咬了咬嘴唇,却也不敢反驳。

云婕妤见状,忙出来打圆场:“其实无论是才学还是祈福都很重要。”

皇后本来就嫌烦,便咳嗽了一声,说道:“都少说两句,这科举乃是国家大事,你们在宫中也莫要多议论,各自安守本分才是。”

众人瞧出皇后神色不快,赶紧请罪,“谢皇后娘娘教诲,臣妾\/嫔妾知错。”

皇后是一刻也忍不住了,赶紧将人打发走,“好了,本宫今日乏了,你们都各自回去吧。”众嫔妃纷纷起身告退。

曲婕妤心中满是委屈,回到自己宫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深知兄长为此次科考付出诸多,本想亲自去祈福,却被众人阻拦,只是既然皇后娘娘有令,也只能在宫里请一张画像祈福。

而皇后见众人离开后,这才揉着额头道:“之前不知道见这些嫔妃,竟然比处理宫务还难。”

房妈妈一边为皇后按摩肩膀,一边道:“她们年纪还小,正是争风吃醋的年纪,随她们去吧,只要太子殿下稳得住,娘娘就不必忧心。”

皇后点了点头,“我是心疼太子,他这次极力主张科举改制,算是得罪了不少人,可让老二得意了。”

房妈妈笑道:“且让他得意几天,太子殿下素来稳重,更何况此次改制也是为国为民,想必能选出不少有真才实学之人。所以啊,太子殿下如此为国为民,娘娘难道就不应该高兴?”

喜欢这个开局有点惨啊!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这个开局有点惨啊!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