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晋王的册封,以及世家在背后的扶持,使其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就连在朝堂上也有隐隐碾压太子的趋势。
转眼到了三皇子满月宴,毕竟是大晟立国后,出生的第一个皇子,是喜事,所以还是很重视的。
沈羡之这一日早早的就带着太子妃进了宫,只是皇后这边有点忙,所以留下太子妃帮忙后,自己就去了太后处。
寿安宫。
如今这里算得上是清净之所了。
“孙儿给祖母请安。”
太后虽然也高兴陛下新添一子,但是比起疼爱多年的大孙子,还是要往后站。所以一见到沈羡之的时候,连声说道:“来,快暖一暖。”
冷着谁,也不可能冷着沈羡之,毕竟他是太子,不过毕竟是祖母的一片慈爱之心,便站在火炉旁边略微烤了一烤,然后才脱下披风。
太后心疼道:“来这么早做什么?外头风雪虽停,可却冷得很。再说三皇子满月宴,只是你毕竟是哥哥,也不用太上赶着。”
沈羡之嘴角含笑:“今日是三弟的满月宴,我这个做哥哥的自然要贺一贺,更何况我也是想着宫里事情多,太子妃也好帮一帮母亲,我呢,就来陪着祖母。”
太后听了这话果然高兴,拍着沈羡之的手道:“果然还是你最有孝心。”然后又用眼睛不停地看向角落,似乎在等沈羡之主动发现。
他自然发现了,顺着太后的眼睛看去,只见衣桁(古代的衣架)上挂着一件白狐裘很眼熟,便想到了之前送给祖母几张白狐皮,于是故意顺势问道:“瞧着那件裘衣有些眼熟,不知是谁送的?”
太后见状笑道:“你认出来啦,这就是你前几个月送来的,我特意让人制了件白狐裘来穿。”
一旁的秦妈妈听了这话道:“前些日子,太后特意让人将这件白狐裘找出来穿,逢人便夸,可是高兴坏了。”
太后假装剜了一眼秦妈妈,“怎么,我孙儿亲自为我猎来的白狐皮,还不兴我高兴高兴。”
此时的氛围很好,时间也流逝得格外快,有小太监来请沈羡之前去赴宴。
毕竟只是孙辈的满月宴,而且还不是正室所出。所以太后并不用去,只需要着人送些东西过去就行。
因为是冬日,所以三皇子在玉华宫并未露面,只是有几个命妇去看了看,其余的只是等流程走完。
而三皇子降生虽是喜事,但也不是除夕,中秋等重大国宴,所以并没有在太和殿,而是在曲台殿。
“太子殿下到!”
随着小太监的通报,所有来赴宴的官员立即行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沈羡之脸上依旧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抬手道:“诸位请起。”
此次并不是所有官员都会参加,能来的都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沈羡之找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很快晋王也到了,众人又行礼迎接。
晋王叫起之后,仿佛才看见沈羡之一般,不慌不忙的行了一礼,还未等沈羡之叫起,自己便起身了,“不曾想太子竟然先到,我这个做弟弟的来晚了,还请太子勿怪。”
沈羡之也确实并未放在心上,他看着志得意满的晋王,嘴角露出一抹笑道:“怎会。”
晋王又假模假式的说道:“那就好,如此我便先告退了。”
“去忙吧。”
离开沈羡之身边的晋王,没一会儿身边就围了不少人,他们相互寒暄着。
临近宴会开始,门外传来一声通报。
“陛下到!皇后娘娘到!”
所有人立即行礼,“臣等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陛下和皇后一起进入殿内后,他瞟了一眼被士族官员围着的晋王,说了声“起!”众人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可就在这时候,一向深居简出的太后,披着一件白狐裘来了。
不仅沈羡之吃惊,就连陛下也是大吃一惊。不过是一个小辈的满月宴,哪里用得着惊动太后。
于是陛下与皇后赶紧上前扶着太后,“不过是小儿家的满月宴罢了,怎的劳累母亲亲自前来。”
其实按照原计划,太后本是不想来的,只是最近晋王风头渐盛,竟有隐隐压过太子的意思,所以这才想着出来露个面。
她一脸慈爱,笑着道:“本来是不想来的,只是哀家成日待在寿安宫,今日天晴便来转一转,诸位大臣不必拘束。”
既然太后已经来了,皇后便立即命人重新为太后安置了位子,布好菜品。
宴会开始,舞姬们翩翩起舞,美酒佳肴摆满了桌案。陛下端起酒杯,说道:“今日朕新添皇子,实乃大晟之喜,大家尽情畅饮!”众人纷纷举杯,高呼万岁。
就在众人言谈之际,太后拽了拽身上披着的白狐裘,这一幕被一旁的一个官员命妇看见了,便关心道:“太后娘娘可是冷了?”
太后可算是等着了,笑着摆了摆手,“不冷不冷,这是太子亲自猎来的白狐皮做的,怎会寒冷。”这话一出,殿内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沈羡之。
晋王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就说么,这样场合,太后怎么会穿一件寻常的白狐裘,之前在场的官员还以为是太后为了体现皇家节俭,没想到会在这时候特意提及太子的孝心,可见并不是为了三皇子而来!
那命妇又笑着夸赞道:“太子殿下真是孝顺。”
太后也笑道:“这白狐皮虽然并不十分珍惜,但最难得的是这一片孝心。”
沈羡之和旁边的太子妃听了这话,赶紧起身行礼,谦逊道:“这是孙儿应该做的,能让皇祖母欢喜便是好!”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对沈羡之的孝心赞不绝口。这个三皇子的满月宴,硬生生变成了太子的孝心表扬大会。
此时此刻,最难堪的要数晋王,之前还顶撞过太后,虽然陛下并未重罚,如今有了太子做对比,落在明眼人眼中,他们看到的都是晋王没有太子恭孝。
陛下也只是笑着点点头,并未多说一句,自从太后进来的那一刻,以他多年来对母亲的了解,觉得肯定有事,果不其然。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以前太后对晋王还有几分好,如今却是一心为了太子!
而皇后原本对于这满月宴心中还是有几分酸涩的,毕竟当年她的亲子自出生就体弱,时常病痛。当年满月之时,别说满月宴,就连百日和周岁也同样无人庆贺。
她如今记得的就是自己以泪洗面,不仅担心高扬加害于她,更是忧心才出生就吃药的儿子。
虽然亲儿子没了,可太子对他还是很孝顺的,如今太后也在明面上之间帮着太子,这也是向众人释放一个信号,太后不喜晋王。
可为什么不喜呢?
这就需要众人的联想,他们自然会下意识的想到晋王的不孝之举,这就变成了所有人心中的一根刺。
太后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此次更是打压了晋王的气焰。
想到晋王,就想到了他的生母高扬公主。想当年高扬不仅抢夺了皇后的正室之位,强迫陛下休妻,不仅如此,还不孝,更是将太后赶去青州,还不让陛下探望赡养。
当年高扬公主的恶名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晋王身为高扬的亲子,难道不孝也是一脉相承!
此时此刻的晋王在极力的忍耐,他从未有这般强烈的感觉,恨太后此时不管不顾的行为,甚至厌恶自己的生母高扬,当初仗着皇爷爷喜欢不管不顾,如今一些报应渐渐落在自己身上。
沈羡之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晋王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又与周围大臣谈笑风生起来,尽显储君的风范与胸怀。
直至直至宴会结束,晋王的煎熬才结束,只从此朝众人辞别之后,这才黑着脸离开了曲台殿。
而沈羡之则在太子妃的陪同下,不紧不慢地离开了,这场宴会,因为太后的举措,使他成了最大的赢家。
而那些世家官员看到了太子与晋王明显的对比后,心中并不懊恼,反而乐见其成。
因为比起太子的成熟老道,晋王明显有些不足,有些行为更是稚嫩。可也正因如此,将来晋王继位,那世家才能将其控制在手里,到时候一切还不是世家说了算!
喜欢这个开局有点惨啊!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这个开局有点惨啊!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