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常养生常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智慧:与天地同频的健康之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老家院子的青石板上。母亲正在厨房忙碌,锅里熬着当季的白萝卜粥,淡淡的清香飘满整个院落。\"秋天要吃白萝卜,顺气通肠。\"她一边搅拌着粥一边说,\"这是你奶奶传下来的道理,跟《黄帝内经》里说的一模一样。\"我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邻居张伯伯因为秋燥便秘难受得很,母亲给他送去了同样的萝卜粥,第二天他就笑着来道谢,说比吃药还管用。

《黄帝内经》开篇就告诉我们:\"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看似深奥,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像我表哥,常年在北京做程序员,整天对着电脑,脸色蜡黄,总是感觉疲惫。去年秋天回来探亲,母亲看他气色不好,就按照《内经》\"秋收冬藏\"的道理,给他用沙参、麦冬、百合炖了汤,还叮嘱他晚上十点前一定要睡觉。开始他还不太在意,觉得这些老方法不如保健品来得快。没想到坚持一个月后,他特意打来电话说,不仅精神好了很多,连多年的口干舌燥也减轻了。

说到睡觉这件事,《内经》里特别强调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我认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中医,他每天日落而息,日出而起,雷打不动。他说这不是古板,而是在顺应天地之气。现代人总以为熬夜可以用补觉来弥补,其实就像春天的种子错过了播种期,再怎么补种也难有好收成。我的一个同事曾经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月,后来即使睡足十个小时也还是觉得累,这就是伤了根本的缘故。

饮食方面更是如此。《素问》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反而大量吃水果,这本末倒置了。记得楼下王阿姨的女儿,为了保持身材只吃沙拉和水果,结果脸色越来越差,月经也不调了。后来在一位中医的建议下,开始适量吃米饭、小米粥,配合当季的蔬菜肉类,气色才慢慢好转。最近遇见她,脸上红润有光,比用什么化妆品都好看。

说到四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顺应时令变化。春天万物生发,要多吃些嫩芽绿叶,帮助阳气升发;夏天炎热,要适当吃些苦瓜、黄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秋天干燥,要多吃滋润的梨子、银耳;冬天寒冷,就要吃些温补的羊肉、核桃。我母亲有个很好的习惯,每到换季时节,就会调整家里的食谱。立春要吃春饼,清明要吃青团,立秋要炖梨汤,这些看似简单的饮食习惯,其实都是在顺应天时。

运动也要跟着季节调整。春天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散步、爬山都很合适;夏天要避免在烈日下运动,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秋天运动量要逐渐收敛,以舒缓的太极拳、散步为主;冬天则要减少户外运动,多在室内活动。我家邻居刘爷爷,每年春天开始每天清晨打太极拳,到立秋就改为室内八段锦,这个习惯坚持了二十年,现在八十多岁还能骑自行车上街。

情志调节也很重要。《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人压力大,往往忽略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我有个朋友是公司高管,常年处于焦虑状态,后来得了严重的胃病。医生给他开的药方第一条就是\"保持心情舒畅\"。他开始很不理解,觉得心情怎么可能是药方?后来试着每天散步、听音乐,配合中药调理,胃病果然慢慢好转了。现在他常说:\"最好的药不在药房,而在自己的心里。\"

说到具体养生方法,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比如同样是吃参,气虚的人吃人参很好,但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反而会上火。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听说吃阿胶补血,就买来天天吃,结果出现了口干、便秘的症状。后来才知道她是阴虚体质,不适合单吃阿胶,要配合其他滋阴的药材。所以养生不能盲目跟风,要了解自己的体质。

现代人有个误区,总觉得养生就要吃昂贵的补品。其实最好的养生往往是最简单的。比如早上喝一杯温开水,饭后百步走,晚上泡个脚,这些不花钱的习惯,只要坚持做,比什么补品都管用。我岳父今年七十多了,一辈子没吃过什么保健品,就是坚持每天散步、泡脚,现在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好。

睡眠是最好的补药。《内经》告诉我们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好好睡觉,比吃什么补肝药都强。我的一个病人长期熬夜工作,肝功能指标一直不正常。后来听从建议,坚持晚上十点半睡觉,配合简单的食疗,三个月后复查,指标竟然正常了。他说:\"早知道睡觉这么管用,我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买保健品了。\"

现在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总是觉得累,但又查不出什么病。这时候就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了。比如久坐办公的人,可以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经常用眼的人,要多看远处的绿色植物;饮食不规律的人,至少要保证早餐吃好。这些小习惯看似简单,长期坚持下来效果惊人。我们办公室的小王以前总是喊累,后来坚持每天午休二十分钟,下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是要在生病之前就做好预防。比如秋天干燥,就要提前吃些滋润的食物;冬天寒冷,要提前温补阳气。我母亲每年立秋前后就会开始炖梨汤,家人在整个秋天都很很少咳嗽感冒。这就是\"治未病\"的智慧。

最后要记住,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就像种树一样,要耐心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每天坚持一些好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身体自然就会给你好的回报。读者朋友们,不妨从今天开始,选择一两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坚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养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早开始越好。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注意保养,等到出了问题就晚了。其实就像存钱一样,年轻时为健康投资越多,年老时的收获就越大。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喜欢日常养生常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日常养生常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