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4章 才子贾宝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林思衡骑在马上,看着身后一队队兵丁士卒如流水一般,涌进前方雕梁画栋,碧瓦朱甍的彩楼中。

皇帝命他配合锦衣军查案,但实际上来讲,钱休究竟死于谁手,他其实并不关心,事态的发展对他很有利,按着当下的“蛛丝马迹”来看,梁王李祥这口黑锅已然是背定了。

早都已结下死仇的,林思衡当然也没什么兴趣替他讨个公道。

至于说查清真相,借此与李祥尽弃前嫌,结交盟好,那更是没必要。

刺客究竟是谁,林思衡一时还不大清楚,但刺客的背后主使之人,总还能猜出来几分。

楼中似煮沸的滚水一般炸开来,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人群,不断的有人被押解出来,这其中不乏公卿权贵,名士大儒,皆衣衫不整,不停叫骂。

但再见着林思衡身后那两队禁军之后,大多便也哑了声气,准备暂忍这一时之辱。

归根结底,狎妓嘛,能算多大事?大不了被御史弹劾一本,罚点银子得了,没必要跟禁军硬顶。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这样想得开,当中便有一老者,麻衣青袍,头发半白,面色红润,一看就是才刚饮了酒,一边脸上还有好几道胭脂唇印,可想这老官儿方才何等风流。

便连林思衡瞧见,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老官儿不是别个,正是翰林学士梅善儒,其有一个弟弟,现如今正是梁王府长史,前番儿还去薛家讹诈过一回。

梅善儒自然知道梁王将要失势,但他也并不太在乎,世家子弟,谁还不懂得狡兔三窟的道理?梅家的根基,到底是他这翰林学士身上。

况且他饱读诗书,广有文名,京中谁见着他不称一声梅公?

想他一介名儒,诗赋风流,怎堪折辱于粗鄙军汉之手?这般被人押出去,岂不是斯文扫地?

此真奇耻大辱!

别说今日只是林思衡这个后学末进在此,哪怕就是几位阁老在,他也敢上前去理论一番。

再怎么说,大学生不也跟他一样是个五品?就是申相跟前,他也能说的上话!

旁人怕那些禁军,他却是不怕的!

因而奋力挣扎,但到底年老体衰,哪里挣脱得了挟制,只得跳着脚骂道:

“小儿怎敢辱我!你师父林如海见了老夫尚要以礼待之!你不过是一介幸近,不思读书进取,报效朝廷,竟敢在京中耀武扬威!速速将你的人带走,再与老夫赔酒致歉,否则老夫定要参你一本!”

林思衡古怪的看他一眼,便知这老儿平日里是被人捧的不知眉眼高低了,实在没兴趣理会,便不作搭理。

郑阳随同护卫,听他叫骂,倒有意与他计较一番,上去就是当胸一脚,将梅善儒直接踹翻在地上,险些一口气上不来,嘴里自然也骂不出别的话来了。

这一脚下去,众人见堂堂翰林学士尚且如此,愈发不敢叫嚣,乖乖的被兵丁押着跪在门口,看热闹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便已将这些权贵名士认了个七七八八,竟愈发兴高采烈:

“那不是周主事家的公子?”

“哪儿呢哪儿呢?嘿哟,我还真认得,他身边跪着的不正是他老子?娘的,平日里一块吃酒,天天板着个脸,咬文嚼字的,他这脱了衣裳,白白净净,我还差点没瞧出来。”

“爷儿们两个一道跑来狎妓?这回脸可丢大了,这旁边就跪着一个姑娘,总不能他们爷俩就点一个姑娘伺候吧?也不怕把人给累着了。”

“那这说明人家俭省呐,家风清正,家风清正,说不能是互相伺候着呢...”

裘良跟在林思衡身后,听着周遭百姓的洗消,满脸苦涩。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西城指挥使,当下前头跪着的,好些人若在平日里瞧见,他这会儿就得上前点头哈腰的见礼,说不得还得替人把酒钱给结了。

就这么一会儿便得罪了遍,心中暗暗叫苦道:

‘你靖远伯深受皇恩,陛下信重,自是不在乎这些,却叫我如何担待得起?’

但林思衡暂代了锦衣军都指挥使,下了军令,更没有他拒绝的余地,只觉进退两难,眼下也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

林思衡也没心思理会裘良的心理活动,只是仰头瞅着眼前这清风楼的招牌,自己与这清风楼,甚至是其背后的北静王,都打过好几回交道了。

几次三番欲往自己身边安插人手,早有心将其拿掉,正好借着这机会“公报私仇”。

有今日这一遭,这伙人丢大了脸面,纵是日后清风楼再开起来,想恢复如今这般盛景,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且看看水溶可还有什么新花样。

翻着手里从锦衣军处带出来的册子,林思衡忍不住勾了勾嘴角,他原是只想着借此番机会瞧瞧锦衣军里的虚实,好方便日后埋下几颗棋子,倒不成想,竟还有意外之喜。

这册子中对李祥,李隆乃至于李景,在京中诸般产业记载的分外详细,甚至还有些流水往来,便是黄雀早也在打探,到底不能比这里头写的周详。

可见皇帝怕也是早盯着自己的几个儿子了,不过是因有些顾虑,一直隐忍不发罢了。

怪道自己提出要看锦衣军的卷宗,皇帝居然一口就应了...

他本就有心依着黄雀的消息清理四城,如今有这东西在,那更方便许多。

林思衡当即点了兵马,还刻意带上了两支禁军,四处查封几位皇子的产业,闹得声势浩大,沸沸扬扬。

崇宁帝对此果然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然没有要阻止的意思。

几个皇子间打生打死的,他当下也懒得掺和进去,倒不如先一心做皇帝的“忠臣贤臣”,站干岸上看热闹。

心里正筹谋着这两日要做的事,眼角倒瞥见一个熟人,忍不住笑了笑,摆手令兵卒放开,唤道:

“宝玉?你不是在府里休养?如何竟在此处?”

宝玉正耷拉着脑袋,被人从里头押出来,后来还跟着蒋玉涵,及其他几位认不得的俊美少年,皆举止妩媚,一眼便知多为优伶之属。

自上回与薛蟠等人宴饮,宝玉作了首艳诗,竟大受称赞,在脂粉堆里受用了不少的乐趣,况且又得与蒋玉涵暗通心意,这些日子正是恨不得“长相厮守”的时候。

因而这两日便时常对贾母和王夫人等说要出门“散心”,实则便与蒋玉涵约着往这些地方来,甚至蒋玉涵还帮他介绍了不少的“新朋友”。

宝玉每与这些人厮混,更觉“情投意合”,时辰填词作诗,皆多为巫山风流之作,竟在这圈子里,还搏了个“才子”的雅号,遂愈发流连忘返。

喜欢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