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记》
第一章 雨打砂仁
岭南的三月总裹着黏腻的雨,百草堂的青石板阶上爬满青苔。王宁蹲在药圃边,指尖抚过砂仁藤蔓上紫红的花苞,指腹磨出的厚茧蹭过带刺的蒴果,留下淡淡的辛香。他头戴竹编凉帽,藏青色长衫的袖口磨得发亮,腰间系着块浸透药汁的棉布围裙——那是二十年来泡在药罐旁的印记。
“哥,张掌柜家的药该煎了。”王雪端着铜药碾子从里屋出来,她梳着双丫髻,蓝布裙上别着个绣着“药”字的香囊,里头装着晒干的砂仁花。小姑娘踮脚往灶房看,“嫂子今早又吐了,要不要加把紫苏梗?”
王宁直起身,眉峰微蹙。张娜的孕吐近来愈重,昨夜他特意挑了粒圆实的阳春砂,用竹刀剖开,取种仁同紫苏梗蒸了蜜膏。正想说“已备着了”,却见街对面济世堂的幌子猛地晃了晃,孙玉国挺着油光锃亮的肚子站在门口,绸衫领口别着块玉佩,倒像个绸缎商而非药铺老板。
“王掌柜,”孙玉国的声音裹着雨气飘过来,“听说尊夫人胎气不稳?我这有批刚到的‘安胎神砂’,要不要匀你点?”
王宁没接话,转身进了药铺。柜台后,张娜正扶着桌沿干呕,鬓角的碎发被汗濡湿。她见丈夫进来,勉强扯出笑:“别听孙玉国胡扯,你配的药我喝着舒服。”王宁拿起陶罐,倒出琥珀色的药汁,沉声道:“砂仁性温,配紫苏梗理气,最适合你这湿阻反胃。他那‘神砂’来路不明,别沾。”
话音未落,李婶跌跌撞撞冲进来,粗布裤腿沾满泥点:“王掌柜!救救我家老头子!上吐下泻的,刚吃了孙老板的药,反倒更重了!”
第二章 以假乱真
济世堂里,孙玉国正给刘二狗使眼色。后者揣着个瓦罐,缩头缩脑往镇外的山泉走。孙玉国捻着山羊胡,盯着账本上的“砂仁”二字冷笑——这批绿壳砂是钱多多低价甩卖的,看着饱满,实则晒干时用了烟火,辛香尽失,偏能唬住不懂行的村民。
“孙老板,”钱多多掀帘进来,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那批砂再给我加两成价,我保准不再卖给百草堂。”他穿着锦缎马褂,指缝里还沾着药材粉末,眼神却瞟着窗外的动静。
孙玉国啐了口:“你当我傻?阳春砂售价高,这绿壳砂能顶用就行!”正说着,刘二狗跑回来,裤脚淌着水:“老板,成了!那山泉下游就是李婶家的田……”话没说完,就被孙玉国踹了一脚:“闭嘴!干活去!”
此时百草堂里,王宁正给李叔诊脉。老人面色发灰,手捂着肚子哼哼,王宁指尖搭在他腕上,眉头越皱越紧:“脉滑而濡,是寒湿困脾。孙玉国给你用了什么?”
“就是这玩意儿。”李婶掏出个纸包,里面的砂仁颜色暗沉,闻着有股焦味。王宁捏起一粒,指甲掐开,里头的种仁干瘪发黑。“这是用火焙干的绿壳砂,性燥伤胃,哪能治寒湿腹泻?”他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个陶罐,倒出几粒紫红砂仁,“你看这阳春砂,皮上的柔刺带霜,剥开有清辛气,得配白术、干姜才能温脾止泻。”
张阳蹲在灶前煎药,竹编药筛里摊着刚炒好的砂仁。他忽然抬头:“掌柜的,这几日患病的都是喝山泉的人家,会不会是水源有问题?”王宁心里一动,看向窗外的雨帘:“张阳,你去山泉那边看看,小心些。”
张阳应声拿起蓑衣,腰间别着把柴刀。他刚走到镇口,就见刘二狗鬼鬼祟祟地从山涧钻出来,手里还拎着个空瓦罐。“你在这做什么?”张阳喝了一声,刘二狗吓得一哆嗦,撒腿就跑。张阳追了几步,脚下一滑摔进溪里,等爬起来时,浑身湿透,冷风一吹,顿时打了个寒颤。
第三章 安胎风波
张阳回到百草堂时,脸色发白,捂着肚子直哼哼。王宁赶紧取了砂仁,和干姜一起放进药臼,竹杵捣得咚咚响。“你淋雨受寒,脾阳受损,”他边捣边说,“这砂仁配干姜,能温中散寒,比单纯喝姜汤管用。”
药汁刚煎好,门外突然吵吵嚷嚷。孙玉国领着几个村民堵在门口,手里举着那包焦味砂仁:“大家快看!百草堂用这种劣药害人!李叔吃了更重,张阳也病倒了,王宁就是个庸医!”
“你胡说!”王雪冲出来,指着孙玉国,“我哥用的是阳春砂,是你卖假药!”村民们却半信半疑,有人喊:“听说他老婆怀着孕,他自己都敢用药,别是真有毒吧?”
张娜扶着门框站出来,脸色虽苍白,声音却稳:“我喝了当家的药,孕吐轻多了。孙老板,你若真为村民好,怎不看看他们的舌苔?寒湿腹泻该用温药,你偏给燥药,安的什么心?”
孙玉国被问得语塞,眼珠一转又喊道:“孕妇哪能用砂仁?《本草》上说‘性温伤阴’,你这是要害死肚子里的孩子!”这话戳中了村民的忌讳,人群顿时炸开了锅。连王雪也拉着王宁的袖子急道:“哥,嫂子怀着孕呢,真的没事吗?”
王宁深吸一口气,从药柜里翻出本泛黄的《本草纲目》,翻开一页给众人看:“你们看,这里写着‘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孕妇恶阻属湿阻中焦,用砂仁配紫苏梗,正是‘理气安胎’,何来伤胎之说?”他又看向张娜,“你摸摸自己的脉,是不是比昨日有力了?”
张娜按在腕上,轻轻点头:“是顺了些。”王宁转向众人,举起手中的阳春砂:“孙老板拿的是劣质绿壳砂,我用的是道地阳春砂;他不懂配伍,我以砂仁配白术止泻,配紫苏安胎,这才是用药的规矩!”
正说着,张阳捂着肚子走出来,脸色已好看些:“掌柜的,我在山泉边看到些黑色药渣,像是……巴豆壳!”人群顿时哗然,李婶尖叫道:“怪不得我家老头子越拉越重,孙玉国你好狠的心!”
孙玉国脸色煞白,还想狡辩,却见钱多多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举着本账册:“孙老板,你进货时明知是劣质砂,还压价三成,这事要不要我跟大家说说?”原来钱多多被孙玉国克扣货款,心里早憋着气。
第四章 护砂人
孙玉国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却被几个愤怒的村民拦住。王宁没理会他,转身对张娜道:“你身子重,先回屋歇着。”张娜却拉住他的手:“我没事,倒是林婉儿姑娘该来了吧?往年这时候,她都会送新采的砂仁来。”
话音刚落,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姑娘站在门口,背上的竹篓沉甸甸的,沾着草叶和泥土。她梳着单辫,发梢系着红头绳,脸上带着几道浅浅的划痕——那是钻进砂仁丛里被柔刺划的。正是林婉儿。
“王掌柜,”她放下竹篓,拿出个油纸包,“今年的阳春砂收得晚,雨水足,药性好。只是……”她咬了咬唇,“昨天见着几个陌生人在砂仁田边转悠,像是要毁苗。”
王宁心里一沉。阳春砂要长在山谷阴湿处,忌强光,林婉儿家的砂田在云雾缭绕的山坳里,是镇上最好的产地。“他们没动手吧?”他问。林婉儿摇摇头:“我放了几条菜花蛇在田埂上,他们怕是被吓走了。”她从小跟着爷爷采药,懂山里的规矩。
这时官府的人来了,将孙玉国和刘二狗捆了。孙玉国还在挣扎:“那砂明明能治病!是他们不会用!”王宁走过去,将两颗砂仁放在他面前:“孙老板,你看这阳春砂,得采自海拔六百米的阴坡,用竹刀割,阴干七日,才能保其辛温之性。你用烟火焙绿壳砂,还配错了药,这不是治病,是害命。”
孙玉国看着那两颗砂仁,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终于耷拉下脑袋。
第五章 砂香满园
半月后,小镇的雨停了。百草堂前的晒药场上,张娜正带着王雪翻晒砂仁,阳光透过竹筛洒在紫红色的果实上,散发出暖暖的辛香。张阳在旁边捣药,石臼里的砂仁与干姜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婉儿送来新酿的砂仁酒,陶瓮上贴着红纸,写着“安胎”二字。“王嫂子,这酒用三年的阳春砂泡的,每天喝一小口,保准生个大胖小子。”她笑着说。张娜接过酒瓮,脸上泛起红晕。
钱多多也来了,这次带来的是正宗的绿壳砂,虽然药效不及阳春砂,但价格低廉,适合平民用。“王掌柜,以后我只做真药材生意。”他递过账本,“这是进货单,您过目。”
王宁看着晒场上的砂仁,忽然对围过来的村民说:“大家看,这砂仁能化湿开胃,能温脾止泻,能理气安胎,可若用错了产地、配错了药,就成了毒药。行医用药,和做人一样,得讲本心,守规矩。”
众人纷纷点头。李叔提着一篮鸡蛋来谢王宁,他的腹泻早已好透,气色红润:“王掌柜,您说得对!这药啊,得遇着懂它的人,才叫良药。”
夕阳西下,百草堂的药香飘得很远。王宁站在药圃边,看着新栽的砂仁苗抽出嫩芽,心里明白,这小小的果实里,藏着的不只是药性,还有医者的仁心,和中药传承的真谛。风吹过,砂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着他的心思。
喜欢短篇中草药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短篇中草药故事集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