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枭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出兵平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江易一番思考过后,决定前往邓州巡视。

邓州与卓州、商州、鄯州相邻,既可以震慑那些叛军叛将。

也可以了解当地民情,他不会过多干涉刘狄他们指挥作战。

也相信他们能做得更好,把三人叫到面前商议一番。

数日后,三万禁军随行,沈蓉让江易把述律柔带在身边。

让他们俩增加感情,在危急时刻,述律柔可以保护他。

述律柔骑射娴熟,最近几天又练习了步枪与手枪。

让她给江易当保镖,也能服侍他的日常起居。

述律柔也想多了解江易,同意了沈蓉的提议。

四月下旬,江易来到了邓州,就在这里等使者回来汇报情况。

常友良、唐瀚、刘狄已经在叛乱的州附近等待,他们每个人可率领五万汉军。

使者到达叛乱的州,劝说那些叛军回头是岸。

如若不然,平叛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镇压。

那三个叛将不听劝,把使者赶出他们所控制的州。

铁定心要叛变,要跟汉军对抗到底。

使者回到邓州,把事情如实向江易汇报。

“看来劝说是行不通了,就让刘狄、常友良、唐瀚率军前去镇压。”

真不知道是谁给那些叛军叛将的勇气,就凭三个州的军队跟汉军对抗。

平叛这事要快速利落,还要将此事公告天下。

让各州县管军队的五官尽好职责,要服从朝廷的安排。

刘狄临行前向江易保证,三个月内彻底平定叛乱。

那些叛军不一定会顽抗到底,他们只是服从命令罢了。

只要切断为叛乱的州提供物资,那些叛军要不了多久就会抓住叛将。

江易看着地图,赵虎和庞熊站在一旁。

“如今,大汉各地治安相对稳定。也没有亏待各地将士,有人冒着天大的风险叛变,真是想不通。”

明知道叛变不会成功,就算有国外势力暗中支持。

还好疏密未及时汇报,叛军叛将造成的损失还不算大。

还有一些火器没有落入外国势力手中,等这件事结束,对军队进行整改。

“他们不知天高地厚,也贪得无厌。陛下对他们不薄。却不知感恩,希望有些叛军能够及时醒悟,将叛将活着,以此戴罪立功。”

赵虎认为那些人真是糊涂,如果得到不公平对待,团结起来对抗朝廷。

这还情有可原,可这些年,朝廷没少给他们发军饷。

汉军之中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抵挡不了他国的诱惑。

根据枢密卫传回来的消息,这次的叛乱,跟大梁没有关系。

倒是跟松昌国有关,而那三个叛将曾经是大梁人。

他们跟松昌国的人暗中来往,双方达成了不可告人的协议。

松昌国与大汉并不接壤,这是一个南海岛国。

“根据收集他的情报,这些叛变武将被松昌国收买。事成之后,会把他们接到宋昌国居住,并授予高官。”

目前知道的就这些了,若是活着那些叛将,就能得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既然是松昌国暗中搞事,那就派兵灭了。”

赵虎想法很简单,直接征服松昌国,让所有国家知道大汉很强大。

“等平定叛乱再说,敢做出对大汉不利的事,我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江易的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先派使者前往松昌国,让对方给个交代。

若对方不答应,在派兵出征也不迟,这就是先礼后兵。

与此同时,刘狄率领五万汉军到达千阳县外。

“你们打开城门出来投降,陛下说了,只要肯认错,可既往不咎。”

江易确实说过这话,就是想尽可能减少双方的伤亡。

尽快活捉叛将,早点结束三州之地的叛乱。

千阳县守军看到冠武侯刘狄亲自率军前来,有不少人很激动。

“是骠骑将军,我们不要跟他们打,还是开城门吧。”

有人高喊着,都知道刘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一座县城根本难不倒他,再看他带来的汉军是精锐中的精锐。

城内守军只有五千多人,他们根本不想打。

就等着朝廷派兵来,到那时主动开城门投降。

“朝廷对你们不薄,我知道你们是执行军令。只要你们放弃抵抗,就可以既往不咎。”

毕竟城内的叛军没有犯太大的错,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过了片刻,城门打开了,城内守军陆续走了出来。

叛军放下武器,接受了刘狄的安排。

凡是参与叛乱的武官,或降职,或免职,那些普通士兵留军籍观察。

刘狄率军入城,千阳县官吏被关在牢中。

他们从始至终反对叛变,那些官吏不想与他们一起叛变。

他们宁死不从,当地武官没有杀他们,只是把他们关了起来。

认为做事不能做得太绝,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那些官吏被放了出来,让他们继续管理本地。

刘狄会将此事汇报给江易,还有几座城被叛军控制着。

要尽快拿下那几座城,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那些叛将派亲信接管几座县城,让他们率军抵抗汉军的进攻。

刘狄了解了基本情况,下一个目标就是商州天水城。

天水城距离千阳城不足百里,骑兵半天就能到达。

大部分汉军坐着马车,在千阳城留下三千汉军驻守。

天水城守军不会轻易投降,这也是刘迪了解的基本情况。

天水城内守军有一万,而且是叛将最忠实的军队。

他们也拥有火器,跟刘狄率领的汉军相比就差了点。

叛军使用的是火帽枪,刘狄率领的汉军使用的是杠杆枪。

射程和射速远高于火帽枪,再说当地守军根本就不想打。

只是军令如山,城内百姓欢呼着,他们就等着朝廷派兵来。

他们认为背叛朝廷是不会有好下场,毕竟大汉国泰民安,没有人会支持叛军叛将。

大部分汉军并没有在城内停留太久,有的乘坐马车,有的骑马前往天水城。

要一鼓作气拿下天水城,在三个月之内平定叛乱。

当天下午,汉军到达天水城外,先对城内守军劝降。

劝了小半天,对方不为所动,汉军准备工程。

城内一些百姓和民兵趁机将叛军叛将活捉,他们可不想受到牵连。

城外几声炮响,天水城首匠杨坤负隅顽抗。

他的家人已经送到松昌国,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

也清楚坚守不了多久,并提前把少量火气运到海边,松昌国有人会接收。

城内民兵和一些百姓行动起来了,他们堵住了叛军的退路。

任何物资都无法送到城楼上,只要消耗一段时间,叛军就会弹尽粮绝。

等到天色渐暗,杨坤等人又累又饿。

城内的食物和水没有送过来,还有一些弹药也没有送过来。

他知道败局已定,但并不后悔叛变。

因为松昌国给的东西太多了,这些是朝廷给不了的。

喜欢寒门枭主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寒门枭主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