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青之道法自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一切妙先生做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诶?派出去的人却是什么也打听不到?且是奇了!

又转念一想,不销说来,童贯的人!

若不是他的人,这京城中谁还有这水泼不进的本事。

想罢,便是暗通了开封府,莫要去管他。开封府表达的很明确!不介!得管!且是防着吕维的人再出什么幺蛾子。别人我不管,吕维这厮欺人太甚,宋邸的事这开封府虽然是个尽心尽力,但也是被那皇城司捎带了脏水在身上。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

为了洗刷这耻辱,也是铁了要与那吕维作对。别人闪避!我只盯他!没事我也给盯出点事来。

但凡踩死个蚂蚁我就告他虐杀动物!

那“晓镜先生”两次善举,让那本就青睐有加的吕维家大小姐更是一个刮目相看。

若那次义捐修缮漏泽园寺庙之事意气而为,这次便是大大的善举也!

便央告了那财迷弟弟带着她一睹陆寅这厮的芳泽。

诶?芳泽?不是说女人麽?你这厮有乱用词?

大哥啊,人家姑娘给钱了,人家姑娘想看“花样美男”,不看芳泽看什么?看秃头大肚油腻男?

你且看那陆寅现在是舍不得擦香水啊?还是头上不曾抹得发蜡?

这不见倒好,见了便是一腔的情怨,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那决堤的海,一发而不可收拾。

有才有貌有身材,文质彬彬却又孔武有力,这样的人哪找去?

美中不足倒是他身边的那女子饶是一个妖娆的讨人嫌,碍眼的很。

那身段,那模样,那小眼神,妥妥的一个狐狸精!怎不让人可可的生烦?

那听南若听了这话,便会媚眼如丝的回怼一句:哎吆,现在不行了呢,过去别人都叫人“小狐狸精”!

又见她那弟弟在台下,与那帮狂蜂浪蝶的官二代、富二代们,一起撕心裂肺的喊那“听南姐姐”。

且是花了贴己的大钱,这才问出那女子叫“听南”。

单单这“听南”二字,那三愁先生的《半死桐》诗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愁苦,便在耳边游荡开来,让人不禁泪目。

又听闻,这“听南姐姐”本是那“晓镜先生”妹妹。哇!再看那听南?咦!这身段,这模样,这小眼神,咋就这么顺眼呢?天仙亦不过如此也!

倒是热闹之时,那陆寅便被那穿了一身富商打扮,粘了胡子的周亮给拦下。

二话不说,便拉过来,递了一封拆了“军机”封条的密信与他。

陆寅赶紧接过,看了来文。

言与那周亮道:

“有此人!乃王安平胞弟是也,问他作甚?”

周亮听罢,也是一怔,王安平他且是个熟悉,然这王安禄只是在汝州听过,倒是不曾得见。

然,陆寅又见那密信有言,说这王安禄与龟厌同时到得姑苏,便是心下一怔。口中叫了一声:

“不对!”

且是又将那密信细细的看了一遍,且掐指算了算,便对周亮道:

“此中有蹊跷!”

周亮听罢也是心下一怔,且不知这陆寅口中的“不对”又是何意。

却听那陆寅拿了信,示于他道:

“汴京到姑苏两千余里,水路行船也要五日方可。小家主得急脚递送汴梁一路口信,才知‘家主在姑苏’。便即日乘船前去。然,急脚递从汴梁一路喊到汝州也需一日!”

周亮听罢也是一个掰了指头算来,抬头问了:

“你怎知是一日?”

这话问的那陆寅便是与他一个瞠目,道:

“张呈便是那汝州驿的驿官,驿马脚程,在下亦是略知一二!”

这话说出,倒是让那周亮无言可对,招啊,人家就是干这的,且是抬不了什么杠来。

正在想,却又听陆寅道:

“即便是那王安禄汝州得信当即出发,必也晚一天一夜的才能乘船出发。”

说罢,便又低头思忖了道:

“而且,还的是有船的情况下。然,汝州至姑苏城下水路较之汴京更长。所乘之船亦非官船,补水上粮,换取行牒需码头停靠,且有定时……”

自语过后,便抬头望那周亮,叫了一声:

“督职!这时间上不对,望姑苏城下小心应对!”

听了这话来,那周亮也是一惊,惊慌了句道:

“咱家这就去汝州查验。此人不善!”

说罢,且是转身匆匆而去。

且留下那陆寅独孤一人,担心的张望了愣神。

杨戬得了消息虽是不敢耽搁,却也新官上任,但也是焦头烂额,官司缠身也。

诶?为何如此?倒是因为这内东头在这赈灾之事上拔了头筹,官家赏识,便是派下了知入内内侍省的职差于他。

于是乎,便官升两级,掌宫廷内部侍奉事务。

虽说是升了官品,但这杨戬确实高兴不起来。

只因手中少了内东头供奉这等实差,而且因赈灾之事,惹的朝堂百官殿上殿下弹劾不止也。

这做了好事也要被弹劾麽?

那是一定的,别说做好事,但凡你做了事就会有人说三道四。别人都躺平,就显着你了是吧?

咦?怎会如此?

又怎不会如此?究其原因,亦是个党争使然。

而且,这吕维惦记着这“内东头”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是顾及香火,倒是想把那不争气的儿子阉了送去。

不做事便是出不得错,但凡你做了事便也不是个滴水不漏。

强取豪夺姑且不说,这借赈灾之事贪污营私便让你脱不开个关系了。

那,说这杨戬贪没贪?那是一定会贪的,而且,绝对不会少贪了去。

“内东头”毕竟是皇帝的私库,皇帝不说话别人也奈何不得他许多。但,这赈疫的事属于朝廷的职权范围,你不声不响的就给办了,这事你得说清楚吧?征粮筹药也得桩桩件件写个明白吧?不说些个明细,公之于众吧,起码也得有个上奏,形成书面文字吧?

如此倒是着实的让人恶心了一把。

说白了,贪腐固然可恨,但也比素餐其位要强出很多。

此话倒不是为那些贪官翻案,贪腐的话,你总得做出点事情才能掩盖贪腐之事,如此看来倒是比那些道貌岸然隔岸观火的好出许多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素餐食禄,也是一种贪。

如今,这内东头供奉管事出缺,如此肥差且是让朝堂野下蠢蠢欲动也。

那文青皇帝倒是还清醒,便是升了杨戬的官,却也没免去他内东头知事的差事。

杨戬也是无奈,便是一个人两头忙,按那陆寅所说回了密信,让急脚递火速送到姑苏城下。一边让周亮派了冰井司的察子去汝州。

但,在这宋朝,信,也不是说到就能到的,即便是急脚递六百里加急,到那姑苏城下童贯手中,且是得个三日之后。

没办法,那会的信息交流就是这么尴尬。

疫情初定,倒是让那医者营地有些不安份,众医者央告了那王安禄请命,入城姑苏。

倒不为了别的,仅是想尽了绵薄之力,为医帅分忧。

说的也是,好不容易来到这姑苏城下,眼见着疫情即将结束,倒是一点力气使不上,整日的在城外配药抓药倒是辜负了连日来的辛苦。别人问了,你去姑苏平疫,都干点什么?

你横不能说,我们就在城下待着,哪也没去。别人也会问上一句,哪你去那干嘛?

于是乎,虽到姑苏,然城未进,且是心下大大的一个不甘。

众医者呜呜泱泱的一顿说来,让那王安禄也是个无奈。况且这事也不归他管。

只得上请了龟厌。别人他也说不上话。找到那旁越?这厮怀疑你还来不及呢,让你入城?想什么呢?

却在龟厌为此事作难之时,见孙伯亮领了两个破衣烂衫的道士来。

那龟厌见了也是个奇怪,怎的还有道士?看来这古寺城下,不仅是茅山来此。

见面起手,见那道士,大概其四五十岁个上下,一个稍显年轻也有个四十的左右。

都是个褴衫破履,白发随便扭了个牛鼻卷,上斜插了一个子午簪。

虽是衣衫褴褛,不修边幅,也不掩两人的道骨仙风。

然见这身风尘,想他那边也没少挨饿。

想罢,便赶紧起身,躬身施礼。

那两个道士,摘了面巾,望龟厌起手道:

“信州龙虎山,张朝阳起手!”

另一个亦是起手报上自家姓名:

“贫道,临江阖皂山葛丹阳,起手!”

听得两人自报了家门,龟厌且是心下一愣,心道,便是三山同在这姑苏城下?倒也不敢慢怠了,赶紧抱拳触额,道:

“茅山龟厌!见过两位师兄。”

然这俩道士听得一声“龟厌”出口,且是个相视一愣,随即,便是个不约而同的再起手触了额头,躬身一个空叩,同声道:

“见过茅山代师!”

咦?这茅山代师的地位很高麽?

且不是一般的高,能代师教徒的地位且也低不到哪去?至少是个宗师级别的。况且,代师教的,且是那茅山的掌门!地位等同于掌教宗师。

龟厌自是不敢受了两人的大礼,赶紧上前扶了,叫了身边的伯亮搬来马扎了。一番烧水上茶。

三人坐定,龟厌便问了:

“两位真人,缘何来此?”

却不想,那张真人却不理他,提了鼻子四处寻来。倒是旁边的丹阳道长笑道:

“代师这里可有酒?”

那龟厌听罢,便觉怠慢,慌忙叫孙伯亮速去提来一坛。

再回头,便见两位道长且是双手捧了酒葫芦,拔了塞子,望那前去取酒的孙伯亮,那叫一个翘首期盼。

且是让那龟厌想起,出来此地亦是一个无酒,嘴里且是淡出个鸟来。幸得旁越即时到来,也是不管不顾,自家先抢了一碗一饮而尽,回想彼时尽管失礼,然也得了一个酣畅淋漓。

想必,这两位真人也没得童贯的偏爱,也只是一个粮食管够,酒没有。且没有那旁越将那军中的好酒不要钱一般的大车大车的拉来。

酒来,那张真人便是抢了个先手,起身扔下酒葫芦一窜而出。口中倒是客气,下手却是个狠毒。且是一把抢过伯亮手中的酒坛,捅开酒封,便是仰头一通的漫灌。

那龟厌也馋酒,见过馋酒的,但也没见过这见酒不要命的,直接抱坛吹啊!

且是三个人看一个,瞠目结舌。

倒是那葛真人先忍不住了,上前扥了张真人的衣角,小声抱怨了道:

“且留一些与我!”

却只见那张真人喉头上下,咕咚咕咚咽酒之声。那葛真人也是个无奈,只能用手接了些个,涂在口中解馋。

看这两位如此,龟厌赶紧推了那孙伯亮小声道:

“怕是一坛不够!”

那孙伯亮见两人这般的喝酒,也是个害怕,慌忙又去拿酒。

片刻,便听得一声惬意之声传来,龟厌再回头,便见两人异位,一个猛灌,一个挨旁边心疼的看了。仿佛,那喝下去的不是酒,是他们的血一般。

见龟厌看来,张真人便拉了拉那嘴不酒坛的葛真人,此时的葛真人且不愿意理他。张真人无奈,便望了龟厌尴尬了笑道:

“让代师见笑了,实在是馋此物久矣!”

见那伯亮道长又提了两坛过来,两人见罢,才算是个安生。于是乎,便又各自拿了酒葫芦,细细的分来。倒是忘记了来此为何?

对呀,就说俩人抢酒喝了,他们俩跑着干嘛来着?

倒是和那些个医者一样,来问啥时候能进城。

龟厌无奈,便叫旁越、济行禅师前来,与两位道长商谈医者入城之事。

那旁越倒是一个干脆,拱手道:

“一切妙先生做主。”

意思就是这就你官大,我们都听你的!

那龟厌刚要推辞,便又见两个道士一个和尚一起望了他点头。

于是乎,这三个道士一个和尚,再加上一个太监,便商量了一个完毕。

一致举手表决,让龟厌先写了信,问了他那城内医帅的爹,等他老人家回复了,再行进城事宜。

况且,前来姑苏的医者也不是这龟厌一个营地,听那两位道长说来,其他城门下也是有个不老少的。

人辛辛苦苦来在这荒郊野地,饿也挨了,罪也受了,寒暑都经过了,你总的让人看一个成果吧?

不过,那旁越这句“一切妙先生做主”且也不知道这厮心里咋想的?

你还想咋的!?

别说这帮医者,就连那童贯心里还巴望着这事呢!

这事,凭他自己也是个拦不住。

进城就进吧。况且,进不进城的,也不是他能说了算。

索性,倒要看看这王禄究竟是个欲意何为!

能做的,也只能多加些小心,着人跟紧了他便是。一个苍首匹夫,何惧哉?

于是乎,这进城之事也成个势必之态。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天青之道法自然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