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苏锦绣披衣起身,再次走到窗前。月光如水,皇城内外一派安宁。然而,她心中却隐隐不安,总觉得最近朝堂上的宁静有些异常。
\"主子还睡不着?\"巧儿悄然进入,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苏锦绣接过茶杯,轻嗅茶香:\"巧儿,你说,这太平盛世,会不会来得太容易了些?\"
巧儿一愣,随即笑道:\"主子这是说的哪里话?您这些年忙前忙后,殚精竭虑,哪里是容易的?那些大人们一开始何曾不是嗤之以鼻,若非主子您坚持不懈,哪有今日的成就?\"
苏锦绣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这几年,太后、丽妃、苏清柔,还有东宫余党,他们突然安静下来,未免太反常。\"
巧儿神色一凛:\"主子是觉得有诈?\"
\"不只是有诈,而是...\"苏锦绣放下茶杯,\"他们太安静了,安静得不像是认输,倒像是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巧儿沉思片刻,低声道:\"其实,奴婢最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什么风声?\"
\"荣嫔身边的丫鬟小桃与奴婢是同乡,她前几日透露说,太后近来频繁召见几位保守派大臣,连夜议事。\"巧儿压低声音,\"而且,太后还暗中联络了一些边境将领,其中就有当年东宫的旧部。\"
苏锦绣眼神一凝:\"看来,太后是不甘心失去权力啊。\"
第二天一早,苏锦绣便命人召来周伯。这位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如今已是凉国公府的大总管,也是苏锦绣在民间最得力的耳目。
\"老奴见过娘娘。\"周伯行礼道。
\"周伯,最近民间可有什么异常?\"苏锦绣开门见山地问。
周伯抚须道:\"回娘娘,最近确实有些蹊跷。首先是江南一带,自打陈海盐帮被剿灭后,本该安定下来,却突然冒出几个新帮派,在短时间内控制了盐业。这些帮派表面上互不相干,实则暗中勾连,似有一股隐秘势力在操控。\"
苏锦绣若有所思:\"继续说。\"
\"其次,北疆几个州府的农田突然遭到虫害,情况十分严重。按理说,有了咱们的防治技术,这种大规模虫害不该发生。老奴派人调查,发现有人故意在关键时刻破坏了防治工作。\"
\"有人故意为之?\"苏锦绣蹙眉。
\"不仅如此,娘娘记得咱们在各地建立的粮仓吗?最近有三座粮仓不约而同地失火,所幸发现及时,损失不大。但这绝非巧合。\"周伯神色凝重。
苏锦绣轻叹一声:\"这是要釜底抽薪啊。若粮仓都被毁,民间有灾,朝廷拿不出粮食救济,百姓必然会怨恨朝廷,到时候...\"
\"正是。而且,老奴还发现,丽妃入冷宫后,她的几个贴身侍女并未如常规那样遣散,而是悄悄被安置在城外一处宅院。她们时常出入各大商贾之家,似乎在联络什么人。\"
苏锦绣站起身,在室内缓步踱行:\"这么说,丽妃虽被打入冷宫,但她的势力并未瓦解,反而在暗中重组?\"
\"娘娘明鉴。此外,东宫旧部虽表面上已归顺朝廷,但暗地里却频繁接触边境将领,似有不轨之心。\"
苏锦绣凝视着窗外的皇城:\"这些人表面上分散,实则一盘棋。太后在幕后操控,丽妃的余党为爪牙,东宫余孽为外援,再加上江南新起的势力...看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周伯恭敬地道:\"娘娘先前推行改革,动了太多人的奶酪。这些人不甘心失败,联合起来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不知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就在这时,王太医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娘娘!不好了!\"
\"何事如此惊慌?\"
\"太医院突然接到禀报,说北方几个州府出现怪病,症状是高热不退,浑身发红,严重者会呕血而亡。已有数百人感染,数十人死亡!\"王太医急切地说道。
苏锦绣闻言色变:\"可查明病因?\"
\"初步判断与粮食有关。那些地方刚刚收获了一批粮食,食用后便出现症状。\"
苏锦绣与周伯对视一眼,二人心中同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立刻派人彻查那批粮食的来源,同时准备救治方案。\"苏锦绣当机立断,\"再派农院的学生前往调查农田情况,看是否有人为因素。\"
王太医领命而去。苏锦绣沉思片刻,对周伯说道:\"立即加强所有粮仓的防卫,同时派人暗中监视太后、丽妃的动向,还有...苏清柔。\"
\"苏清柔?\"周伯有些意外,\"她不是已经被软禁在府中,不得外出了吗?\"
苏锦绣冷笑一声:\"那个女人心机深沉,绝不会轻易认输。我了解她,她一定在等待时机。现在太后他们有所行动,她必然会想法设法参与其中。\"
周伯答应一声,匆匆离去安排。
下午,萧承煜召见苏锦绣,面色凝重:\"朕刚收到边境军报,说邻国突然增兵边境,态度有些不友好。而且,他们取消了先前购买我国粮食的计划。\"
苏锦绣心中一沉:\"这恐怕不是巧合。陛下,臣妾怀疑,有人在暗中勾结外敌。\"
\"爱妃此言何意?\"
苏锦绣将今日得知的消息一一告知萧承煜,包括粮仓起火、农田虫害、北方怪病,以及太后、丽妃余党的异常活动。
萧承煜听完,面沉如水:\"看来,确实有一股暗流在涌动。朕会立即派密探调查,同时增兵边境,防患于未然。\"
\"陛下,臣妾以为,这些事情背后必有一个总指挥,将各方势力协调得如此默契。\"苏锦绣沉吟道,\"臣妾怀疑,此人就在京城,甚至可能就在宫中。\"
萧承煜眼神一凛:\"爱妃怀疑是谁?\"
\"太后。\"苏锦绣直言不讳,\"自从太后被迫交出六宫大权,她表面上安分守己,实则不甘心失败。如今臣妾将被册封为皇后,她更是坐不住了。\"
萧承煜沉默片刻,叹道:\"太后毕竟是朕的嫡母,若无确凿证据,朕不便轻举妄动。\"
\"陛下明鉴。臣妾会派人暗中调查,找出确凿证据。\"
离开御书房,苏锦绣径直前往农业学院。她要亲自安排防范措施,防止更多农田和粮仓遭到破坏。
学院大门前,一名青年学子匆匆跑来:\"娘娘!不好了!学院西侧的试验田发生火灾,许多珍贵的试验作物都被烧毁了!\"
苏锦绣闻言大惊:\"何时发生的事?\"
\"就在刚才!现在学生们正在全力灭火。\"
苏锦绣立即赶往现场。只见西侧试验田一片狼藉,浓烟滚滚,数十名学生正在奋力救火。这片试验田是专门用来培育新品种的核心区域,里面种植着多年心血培育出的优质种子,若全部被毁,损失将无法估量。
\"娘娘,火势已经控制住了,但损失很大。\"农院院长赵明远满脸焦急地迎上来。
\"可查明起火原因?\"
\"初步判断是人为纵火。守卫发现有陌生人潜入试验田,还未来得及抓捕,对方就点燃了火种逃跑。\"
苏锦绣眼神冰冷:\"看来,是有人要釜底抽薪,毁我农业改革根基。\"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递上一封密信:\"娘娘,周总管刚刚派人送来的。\"
苏锦绣拆开密信,只见上面寥寥数语:\"太后秘会礼部尚书,议定三日后在祭天大典上发难;丽妃余党联络盐帮,准备劫持粮船;苏清柔离府失踪,疑投奔太后;东宫余党已联系边境三位将领,恐有兵变之忧。\"
读完密信,苏锦绣面色微变。她转身对赵明远低声道:\"立即派可靠学生前往各地粮仓,加强防范;同时准备应急种子,以防不测。\"
赵明远领命而去。苏锦绣又命侍卫去请王太医,安排医药储备,以应对可能扩散的疫病。
回到宫中,苏锦绣立即召集心腹密议。巧儿、周伯、王太医、赵明远等人纷纷到场。
\"诸位,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苏锦绣沉声道,\"敌人这次是要全面出击,农田、粮仓、边境、疫病,四面夹攻。若我们应对不力,不仅农业改革成果将付诸东流,甚至可能引发全国性的动乱。\"
众人听闻,面色凝重。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王太医问道。
苏锦绣冷静地分析道:\"敌人虽然气势汹汹,但也有弱点。第一,他们各自为政,协调不易;第二,他们失去了民心,百姓站在我们这边;第三,皇上对我们信任有加。\"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们要分而治之。王太医负责疫病防控,立即派出医学院优秀学生前往北方,查明病因,全力救治;赵院长负责农田和粮仓安全,加派人手巡查,防止纵火和投毒;周伯负责监视太后、丽妃余党和苏清柔的动向,掌握他们的每一步行动;巧儿负责宫内安全,防止有人在宫中兴风作浪。\"
众人纷纷领命。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苏锦绣强调道,\"我们要收集确凿证据,证明太后等人勾结外敌,意图谋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击他们,绝后患。\"
就在众人商议对策时,一名侍女慌张跑来:\"娘娘!不好了!有人在凤仪宫的饭菜中下毒!幸好膳房总管事先察觉,才避免了灾祸!\"
众人闻言大惊。苏锦绣却露出一丝冷笑:\"看来,敌人已经迫不及待了。也好,这反而给了我们先机。\"
她站起身,目光如炬:\"诸位,敌人已经开始行动,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从现在开始,全面反击!\"
周伯担忧道:\"娘娘,对方势力庞大,我们要如何应对?\"
苏锦绣胸有成竹:\"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敌人了如指掌,而他们却低估了我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空间。\"
她转向巧儿:\"立即启动备用计划,动用空间储备的种子和药材,确保关键时刻能够应对任何危机。\"
巧儿会意地点头。众人虽不知空间为何物,但对苏锦绣的判断向来信服。
夜深人静,苏锦绣站在窗前,望着皇城的灯火,陷入沉思。
\"来得好啊...\"她轻声自语,\"正好一网打尽,绝了后患。\"
从手中接过密报,她提笔写下回复:\"一切按计划行事,静待时机。祭天大典那天,便是我们反击之时。\"
将密信交给一名心腹侍卫,她吩咐道:\"务必亲手交给周伯,不得有误。\"
侍卫领命而去。苏锦绣重新凝望窗外,眼神坚定而锐利。
喜欢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