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5章 先进的无后坐力炮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
  

所谓的攻坚工事破坏测试。

就是对凝土碉堡、掩体、坑道等的测试,来测试弹药的穿透深度、结构破坏范围。

碉堡、坑道都已经建设好。

并且这次建设用的还是c50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或许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年代却是不一样。

仅限于特定领域的小规模应用。

不仅如此,碉堡更是搭建了几座3米 x3米 x2米的碉堡,墙壁的厚度达到了0.8米。

李枭几人的测试距离还是200米,一炮下去就直接打穿了碉堡,并且还造成了小范围的塌方。

看到这样的威力,杨团长不由道:“前两年咱们国家要有这种武器就好了。”。

闻言吴教授也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那一场战争他也有参与,了解过战场的真实情况,如果当时就有这种武器,那将会减少很多的牺牲。

而看着两人的表情,李枭也能猜出是怎么回事。

他虽然没看过战场,但看过不少资料,在抗美援朝时候,对付敌人的碉堡没有太好的办法,就是靠着火力的掩护,拿着炸药包炸碉堡。

要不就是利用坑道攻势,缩短冲击距离,然后再趁着敌人不备,迅速占领敌人的表面阵地,来一个瓮中捉鳖。

或着用手榴弹、机关枪在抵近后来消灭敌人。

单无论哪一种都会造成不小的伤亡。

至于利用火力掩护进行攻击,那就太奢侈了,并不是每一支队伍都能搭配火炮、迫击炮的。

也只有在大军作战的时候,才有炮兵的,也就是后期有了毛熊的援助,600余门变成了3800门,但就算如此仍不足同期m帝的三分之一。

这也是“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由来。

随着测试的进行,82mm无后坐力炮的威力也逐渐展示了出来,这款炮去除炮架只有21公斤重,完全可以扛在肩膀上发射。

并且效果出奇的好,在100米范围内,一炮就可以摧毁3个混凝土掩体,对混凝土掩体的穿透,最大能达到1米厚,不过对钢筋混凝土的工事来讲,就只能穿透0.3米的厚度了。

但这厚度也很了不起,炮弹打进去后一炸开,就能再一次扩大洞口。

这年代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大多都是0.5-1米厚度,最多三四发就能够摧毁一座碉堡,这在这年代已经算是很优秀的了。

就算是复合型堡垒,最多也不会超过5发。

这意味着什么杨团长太清楚了。

有着这种无后坐力炮,足可以让火力支援层级下沉,甚至在他看来可以下降到连排级单位,分出一个班配上几门炮,就可以进行火力压制。

测试完对混凝土碉堡、掩体、坑道打击测试后,马上就又开始了单兵操作测试、协同作战测试。

结果自不用说也很理想。

82mm无后坐力炮每分钟可以进行四到五次火力打击,如果一个连配上两三台无后坐力炮的话,足以对一片区域进行火力覆盖。

众人测试完82mm无后坐力炮,在吴教授的带领下,又紧接着测试起了54式90毫米无后座力炮(原pV-1110 90mm无后坐力炮)。

两种炮弹前一种还好说,但后一种当火光冒起,破甲弹四散开来,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一炮直接把坦克炸出一个大洞。

“我滴乖乖,这是一炮一个坦克啊!”,有人忍不住道,看向54式90毫米无后座力炮的眼神都变得有些炙热。

虽然在这之前人们知道“m\/77 破甲弹”肯定不会小,但资料上写的预计500mm对于他们来讲,确实有些难以想象。

毕竟炮就那么大一点,可这威力比起它重三倍的大家伙还要大。

不仅是其他人,就连杨团长和吴教授两人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一般来讲预计总会比实践低,之前吴教授到做好了达不到预计那个标准。

但他没想到这威力比起李枭的预计还要大。

“刚刚距离有多少米?我记得是800吧?”,而被这一炮干的脑子有些乱的杨团长,愣了片刻道。

吴教授点了点头:“800。”。

得到确定杨团长呼吸都变急促了几分,连忙招呼道:“快,快过去看看。”。

等到众人来到近前,那一辆坦克的侧边已经被打了一个大洞,都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的情况。

见到此李枭也是吃了一惊。

因为按照他所查的资料,800米的距离进行打击直线破甲最多是480mm,而看眼前的情况远远不止。

不过他想了想也就想明白了,坦克的护甲能力并非只取决于厚度,厚度只是护甲的一部分,还有像是所用的材料、坦克的结构、一些外部装甲的倾角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坦克护甲能力。

据李枭所知50年代以前的坦克,大多都是均质钢装甲,结构的设计也都是垂直或小倾角,而这之后的坦克就不一样了。

不仅用上了复合装甲,结构也从原来的垂直或小倾角,变成了大倾角、多层间隔装甲,这些都能够增加坦克的防御力。

“小枭恭喜你,你成功了,你这可是又立了一大功。”,吴教授惊喜道。

闻言李枭心中也很是高兴,这种炮放在1970年之前足够用了,至于放到80年之前,虽然因为导弹的应用,使这款无坐力炮战术价值迅速下降,但也不容小觑。

一天的实行测试完了基本的性能后。

李枭就坐车离开了试验场,至于之后的其它测试,李枭就不打算管了,毕竟像是恶劣气候的测试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

在李枭走后,吴教授两人也赶紧把这消息报告了上去。

如果按照所负责的部门划分,常规武器的研究,像是枪炮、坦克、火炮之类的,本应该是军械部负责。

不过因为李枭人在一机部,消息先报给黄部长,黄部长这才又给军械部的部长打去了电话。

“什么?”,听完黄部长所说,王部长还以为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不由反问道。

“我说李枭同志新研究出了一款,直线穿甲500mm的反坦克武器。”。

“500mm?”,闻言王部长有些懵逼,那可是500不是50,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