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北上迎亲的队伍终于回来了,迎娶仪式,算不上热烈,但也不算失礼,十六抬大轿前往码头,一路吹吹打打的迎接回来,安置进宫里,就算完了。
朱慈烺也只是例行的赏赐了一番迎亲的队伍,便安排人正常对待、正常供应这清廷的公主,暂且没有理会,如此,阿图来到大明的第一个新婚之夜,便生生的枯坐了一个晚上。
如此凄凉的境遇,她在来时早有预料,两国现在虽然看似和议,但实则积怨深厚,还能指望大明的皇帝如何好好疼爱她?
没过几天,第十六军李过所部南下已有两个多月,完成交接的安南郑氏主事人郑梉,终于由海军护送到达南京,全族百余口人,皆已北上。
“臣,郑梉,携全族一百三十八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为表重视,也算是给改土归流做榜样,千金买马骨,亲自前往江边迎接,见一个五六十的老头子,带着上百男女老幼下船拜见,嘴角扬起了满意的笑容。
“呵呵,爱卿一路辛苦了,走,随朕回宫,朕为你接风洗尘。”见他汉话说的很流畅,朱慈烺更加高兴,上前扶起,共乘御辇而归。
路上,郑梉自然感恩戴德,安南之地的无名权臣,每天提心吊胆,不仅要提防南阮的反扑,还要小心提防黎氏的反扑。
虽然他大权在握,但名义上,黎氏毕竟是天朝册封的正统,人心所在,万一哪天不小心,就会被黎氏钻了空子,联络底下人将自己一族拔除。
如魏武帝与汉献帝一般,在曹魏,汉献帝从来都是傀儡,但曹魏下面一直有反叛者,想要刺杀曹操,匡扶汉献帝主政,北郑的情况,和曹操差不多。
而且,更为糟糕,不光有自己国内的内外反扑,还有外部的巨大压力,西边的缅甸政权,已经将长矛抵在自己鼻尖了,随时可能侵略。
北方的宗主天朝,又磨刀霍霍,遣大军入境平叛,恐吓威慑意味十足,东边的海疆,又是天朝舰队,又是夷人纵横,可以说,整个北郑,现在是风雨飘摇,四面皆敌。
如此境遇下,既然天朝皇帝愿意抛出橄榄枝,郑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路。
既然难以维持,那就别维持了,直接交给天朝吧,自己在安南这穷苦之地,做个土皇帝,还不如到天朝的帝都做一个高高在上的勋贵来的实在。
国公啊,整个大明都没有几个,而且,是休戚与共,与国长存,只要大明存在,自己的郑氏一族,就永远成为了天朝的顶尖贵族,彻底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不得不说,这时候大明的户口,和大明的贵族身份,对周边藩属或土司都是具有极剧诱惑力的,自己啥心也不操,安安稳稳做个高高在上的贵族不好吗?
此等效应,倒是和二十世纪的绿本有异曲同工之处,强大,就是别人向往的所在。
回宫之后,朱慈烺邀在京勋贵为郑梉接风,放眼望去,除了守制的魏国公没到,其他的,没有一个比自己的爵位高,全场,唯有自己一个公爵,稀有、高贵程度可见一斑。
如此,便在郑梉飘飘然下,愉快的完成了接风,从此,郑梉就是大明户口了。
宴席散去,朱慈烺让李安亲自引导,将他们一家安置进了一所大型园林,作为府宅,更是乐得没见过世面的郑家,从上到下,皆是高兴的晚上睡不着觉。
五月初一,大朝会。
皇极殿广场,进行了盛大的册封授宝仪式,正式册封郑梉为大明-安国公,赐诰券,赏银十万两,赐宫人三十,敕工部按照国公府规制,修葺安国公府。
荫六子入监或入校,郑梉本人,则领国防部左侍郎职,入朝任官。
南京一片皆大欢喜,而此时的西北,也迎来了大战。
和硕特固始汗的长孙罕都,正是驻守灵藏的将领,朵甘地区南部和硕特大军节节败退,蒙藏大军已经死伤俘虏数千人。
接到消息的罕都,紧急集合大军,并向西、北两个方向求援,又组织兵力,集结了所有兵力,总共不到万余的蒙古骑兵,和强征的两万藏兵。
派出四千蒙古精锐,率领四千藏兵前往朵甘思招讨司(甘孜),抵御北上的曾英部,而自己,则率五千骑兵和一万六千藏兵,驻守灵藏,不容明军再肆无忌惮的北上了。
“军座,夜不收回报,前方山口发现敌人,官道已经被毁,此处地形,两山夹一沟,现在敌人占据山岭,居高临下,难以通过啊。”政委陈良谟气喘吁吁的说道。
“委座不必担忧,此地虽然山岭沟壑纵横,但山岭本身并不高,想凭地势阻挡我军,简直痴心妄想,只是,这些土人比我们适应环境,打不过就跑,我军还追不上。”
“此前一路走来,战事虽然顺利,一路没有太多阻碍,但不能将这些土人一网打尽,一路不断骚扰,阻碍我军进度,本座十分气恼,得想个办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如此,我军后续应该不会再有阻碍了,随军的锦衣卫审讯过俘虏了,和硕特部,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两万的骑兵,再给他算四五万的藏兵撑死,也就这么点人。”
“如此兵力,就敢占据青藏如此广袤的土地,也就是我大明在藏地驻军少,卫所腐朽,不然,何须五十万大军,只十万大军,就能扫平和硕特了。”曾英年少轻狂,颇为不屑。
“军座言之有理,可是,若是一路大军入藏,地域广阔不能兼顾不说,容易被敌人针对,现在我军四路并进,既能快速扫平全境,又能迫使敌人跟着分兵。”
“若是我军一支,光这朵甘东部都半年了才走完一半,扫平青藏全境,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参谋长莫宗文也是笑道。
“哎~也是,这藏地行军,确实缓慢,又有毛贼沿途袭扰,实在烦人。”曾英也是烦闷道。
“军座不必生气,这是地形使然,等过了朵甘和昆仑山脉,再往西往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了,到时候,天空地阔,还不是任由我军驰骋?”
《明中祖:朱慈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趣趣阁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趣趣阁!
喜欢明中祖:朱慈烺请大家收藏:(m.ququge.com)明中祖:朱慈烺趣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